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
最近,云南农业大学部分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饭卡里多出600元钱。这可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学校的一项暖心举措——隐形资助。“润物细无声”地给寒门学子“偷偷”打入饭卡补贴款,一方面照顾了学生的“尊严”,另一方面也温暖了寒门学子的“心”,此举受到全网称赞。
(5月15日《泉州晚报》)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在助学济困时,往往会采取“先公示后仪式”的方式,大张旗鼓地对受资助的学生进行助学济困。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助学济困原则,又彰显了资助方对受助学生的关怀和重视。殊不知,这种“先公示后仪式”的资助方式有可能在无形之中伤害受资助学生的自尊心。
众所周知,家庭经济困难不是学生的“原罪”,却是一种个人隐私。尤其是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他们其实并不希望自己的情况被更多人知晓,因此很多学生即使需要帮助,也不希望被大张旗鼓地资助。
近年来,不少高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纷纷摒弃“先公示后仪式”的资助方式,改为“静悄悄”资助,比如有的学校直接将钱充入学生的饭卡或银行卡里,这种不公布名单、不举办仪式的资助方式获得了受助学生的认可。云南农业大学采取“静悄悄”的方式给学生打入饭卡补贴款,充分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尊严,此举值得点赞和叫好。
希望各地各高校在开展助学济困时,不妨多些“静悄悄”,既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呵护他们的尊严。
□叶金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