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依江而建、因港而兴的张家港,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让绿色成为张家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近年来,张家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通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稳步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努力将张家港打造成为美丽和谐的宜居之城。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2024年3月5日,张家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张家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工作要点》中提到,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钢铁、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
沙钢超薄带
位于张家港市锦丰镇的沙钢集团,近年来不断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其中,沙钢超薄带项目就是沙钢集团在高端、智能、绿色新型钢铁领域进军的生动实践。这条世界最先进、亚洲首条超薄带生产线,从根本上变革了钢材制造流程。与传统工艺相比,超薄带流程更短,能耗更低,单位燃耗减少95%,二氧化碳排放是传统的四分之一。
此外,该公司在全行业率先开展“无废集团”试点建设,不仅带动企业整体绿色转型,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消耗社会废弃物,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过去一年,张家港全面完成3家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成为江苏省首批钢铁行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县市;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首批通过全省化工园区认定复核;9家企业入选江苏省绿色工厂,入围数量创历史新高。
同时,张家港对重大项目实行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打捆环评、规划环评等审批方式,一方面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一方面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张家港市经济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
扎实推进生态保护
全力打造绿色环境
《张家港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厚植生态优势,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成员,张家港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近5年内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623.05亩,林木覆盖率由19.84%提升至20.36%。同时,强化岸线资源整合,大力推动长江岸线违规码头、船厂整改清理;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开展“百年江堤提升、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交通道路优化”五大工程,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秀带”的精彩蝶变。
在不断修复生态的过程中,张家港也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打造高颜值“绿色名片”。多年来,系统推进沿江岸线整体绿化造林工程,统筹生态布局,打造“城市绿肺”,相继完成张家港湾、大伯墩湿地公园、新海坝生态湿地公园等项目。仅2023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852.15亩,其中新增长江沿岸造林202亩。
逐年优越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动物汇聚到张家港。据观测,共发现鸟类达300余种,在近5年来苏州发现的51个鸟类新纪录中,有21个出自张家港沿江区域,其中包含多个国家一级、二级动物。自去年年末以来,在长江张家港段已监测到了9头江豚出没。
预计到2025年,张家港将通过持续推动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进一步构建沿江绿色廊道,使沿江绿色生态空间应绿尽绿,力争长江张家港段生态岸线占比提高至62%左右。
推动志愿服务落地
建设生态文明绿色生活
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苏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绿色低碳全民共建行动,积极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科普活动周、全国低碳日、环境日、低碳宣传进社区等主题活动,营造节能降碳社会氛围。
张家港积极响应,全面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共治共享,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局面。2024年3月23日,“法护长江 你我同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在常阴沙江堤举办。“生态环境80·90宣讲团”成员现场开展普法宣传,来自企业、高校、社会层面的80余名环保志愿者参与江堤“美颜”行动,在环保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共捡拾垃圾303公斤,随后,志愿者对捡拾的垃圾进行了二次分类,分类后的可回收物和废弃物由专业公司进行回收再利用。
近年来,张家港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着力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深度融合环保宣传教育和互动实践,将生态文明理念送企入户,为更高水平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港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2020年至2023年,张家港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总计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1122场次,参与志愿者14341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约34005小时,受众人数178085人次。
未来,张家港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用“绿色”铺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为建设美丽港城作出新贡献。
文/孙一鸣
编辑:张沛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