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倾斜19度的建筑里行走是什么体验?记者探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04 15:1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应急救援基层行

在倾斜19度的建筑里行走是什么体验?记者探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董兆瑞)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坐落于北京西郊凤凰岭脚下,建成于2008年,建有综合训练废墟、基础训练场、绳索训练场、钢结构训练废墟等训练设施,已经成为国内外救援队的重要训练基地,2023年10月,该基地正式挂牌“一带一路”地震救援培训基地。日前,“应急救援基层行”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首站便来到了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在倾斜19度的建筑里行走是什么体验?记者探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基地内用于日常训练的倾斜建筑。人民网记者 董兆瑞摄

走进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各种倒塌形式的“废墟”,倾斜的“医院”、坍塌的“社区”、被掩埋的“地铁站”……这里主要模拟地震灾害发生后常见的建筑物倾斜破坏场景。记者跟随综合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走进了一栋倾斜角度为19度的楼房,在上楼的过程中感觉到一阵阵眩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王念法介绍,这是供救援队员开展抗眩晕等适应性搜救训练的场景,是救援队员的“入门课”,真实的现场环境要比这里复杂得多。

在倾斜19度的建筑里行走是什么体验?记者探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倾斜建筑内部环境十分复杂。人民网记者 董兆瑞摄

然而,比起复杂的现场救援环境,救援队员还要克服更大的心理压力。在真实的地震救援现场中,适应腐臭味道是救援队员展救援工作的前提。为此,在训练过程中,气味训练也是参训学员的必修课。“我们会买来排骨,然后把它用密封盒密封起来,在炎热的天气下,至少密封三天,再让参训学员通过嗅觉来训练,让他们慢慢去适应、习惯这样的味道。第一次闻到那味道基本都会吐,一般人承受不了的。”王念法说。

如今,这里也成为社会公众沉浸式感受灾害体验的场所。今年5月12日至15日,防灾减灾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举办。开放日期间,公众可以在此多维度学习地震自救互救相关知识,了解应急避难生活、现场急救技术和社区应急响应志愿者需要掌握的搜救技能,还可以零距离接触搜索装备、营救装备、医疗装备及地震救援模块化装备车等。

在倾斜19度的建筑里行走是什么体验?记者探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基地展厅内展示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情况。人民网记者 董兆瑞摄

据了解,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隶属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该中心是应急管理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地震、地质灾害等灾害应急搜救及现场评估、专业培训、技术研发和国际救援等工作,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中国救援队两支国际重型救援队的组成单位之一,也是国家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搜救与国际救援支撑保障中心和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自2001年以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先后派出260人次参加了120余次破坏性地震地质灾害的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先后派出110人次执行了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青海雪崩等11批次国内救援和印度洋大海啸、巴基斯坦洪灾、莫桑比克热带气旋、土耳其地震等15批次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荣获汶川和玉树地震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以及玛多、泸定、土耳其地震应急管理部集体三等功。

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重要组成单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拥有一批技术全面、能力过硬的救援专家,为救援队提供灾情评估、决策建议、震区背景信息及基础图鉴等信息服务支持。确保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9年、2014年、2019年以优异表现通过了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和2次复测;同时为中国救援队的能力建设提供了核心的人员与技术支持,保障了队伍在2019年首次顺利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使中国成为亚洲首个同时拥有2支国际重型救援队的国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防灾减灾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举办
...应急搜救中心、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举办防灾减灾公众开放日活动。 开放日期间,公众可参观体验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区、4D动感影院、互救共救体验区、地震
2024-05-12 18:04:00
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第一届绳索救援技术发展研讨会正式召开
...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的决策部署,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第一届绳索救援技术发展研讨会暨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绳索救援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山东省地震应急
2024-04-27 11:16:00
三明市消防教育训练中心工程扩建项目(地震救援基地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封顶
三明市消防教育训练中心工程扩建项目(地震救援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三明消防 供图)东南网8月21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记者从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近日,伴随着
2024-08-21 12:22:00
两岸业界共探消防救援合作 护佑民生福祉
...震灾害防御中心总工程师蔡辉腾在2023海峡两岸(三明)消防救援融合发展研讨会上如是表示。11月6日,海峡两岸(三明)消防救援融合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吕靖中摄海峡两岸
2023-11-07 19:03:00
这场培训有看头!隧道救援昆明队开展地震技能培训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周黎隧道救援昆明队积极响应“全灾种、大应急”职能定位要求,打响队伍转型升级强能主动战。3月25日至29日,邀请国家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到基地,按照“理论
2024-03-29 14:16:00
潍坊市应急局严寒开展机动路面操作训练提升救援技能
...邑青山训练基地,一场机动路面操作训练结束后,市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副主任在训练场上进行复盘总结,提出改进方向。据副主任介绍,好钢是在烈火中炼出来的,快刀是在石头上磨出来的,通过反
2024-12-18 21:28:00
消防开展研学活动 学生体验应急救援
...为深入推进消防安全宣传进学校,昨日上午,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与消童行——零距离学习消防知识”研学活动,50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跟随消防科普讲解员参观学习南宁应急
2023-02-25 05:57:00
【2024蓝焰征程】遵义消防:做红色传人 显“蓝焰”担当
活跃在中国革命转折之城的消防救援队伍,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时刻守护着辖区百姓,用生命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铿锵誓言,展现新时代“火
2025-01-27 00:44:00
...文转自:中国西藏新闻网11月3日下午,我区召开西藏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五年来,全区队伍累计新建67个消防队站,新增各类消防车辆322辆、装备器
2023-11-04 10:5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指尖流金·共忆芳华:台湾村社区这场活动藏着时光的温度
大众网记者 孙忠涛 烟台报道“这台北极星座钟是我妈妈的嫁妆,走了六十多年还准呢!”8月的幸福邻里助餐点里,郝阿姨展示着照片
2025-08-15 17:52:00
南陵警方破获富硒梨盗窃案 两人被行政拘留
大皖新闻讯 8月13日,南陵县公安局三里派出所成功侦破一起果园富硒梨盗窃案,将两名涉案女子抓获归案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8月12日清晨
2025-08-15 18:06:00
近日,山东省地矿六队组织开展“美丽中国 美丽山东”少儿手绘地图活动,让孩子们在画笔流转间,尽情抒发对家国的热爱。活动中
2025-08-15 18:08:00
为提高旅游行业和从业人员的诚信经营、服务水平,市文旅局8月15日发布2025年首批旅行社、分社及导游“红黑榜”名单。红榜名单上的旅行社
2025-08-15 18:19:00
近日,福建运动员邱祺缘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录取并收到录取通知书。
2025-08-15 18:25:00
中国社会学东亚社会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2025年8月14日,由中国社会学会东亚社会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社会学东亚社会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2025-08-15 18:46:00
《远隔重洋的呐喊》:从历史报刊中汲取力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出版物《远隔重洋的呐喊》已正式与读者见面。这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
2025-08-15 18:47:00
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杵针疗法 让中医美容锦上添花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黄慧孜)8月13日上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记者见证了中医美容医生对爱美人士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杵针无痛刺激穴位消除“黑眼圈”的美容疗法
2025-08-15 18:56:00
高铁临停 蚌埠南站接力护航术后发病旅客紧急送医
大皖新闻讯 “我爱人月初才在老家做了心脏搭桥,大夫说这类心脏搭桥后的急症黄金抢救期很关键,多亏你们救了他!”8月15日下午
2025-08-15 19:15:00
壹点漫评|大学“家长式”管理,管到何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孔雨童 绘画 徐进近日,一则武汉理工大学“大一新生带电脑入校需先提交申请书”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2025-08-15 19:16:00
15岁少年突发截瘫,微创骨科急症手术半月助其站立行走
近日,山东省骨伤病中心微创骨科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15岁少年王明(化名)突发双下肢瘫痪,医护团队以“极速响应”完成检查
2025-08-15 19:19:00
七旬老人第一次乘火车 列车员全程守护如亲人
大皖新闻讯 8月15日,K1437次列车抵达浙江余姚站,77岁的毕振夺老人紧紧握住列车员陈述文的手,声音哽咽:“谢谢你
2025-08-15 19:53:00
充电宝3C认证新规今起实施 合规产品销量持续增长
近期,充电宝质量安全事件不时发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天起,移动电源锂电池3C认证新规将正式实施,根据规定,所有未取得3C认证的充电宝
2025-08-15 19:35:00
媒介的觉醒:露莎与沙的价值共生
当平凡沙粒被赋予灵性,成为叩问存在的哲思载体,其创作者——艺术家露莎(LUSA)的全球展演出场费已突破百万元量级。这一现象根植于她发起的媒介本体论革命
2025-08-15 19:22:00
法援案例丨一纸协议让工伤维权陷僵局,法律援助使尘肺电焊工获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2023年春节前夕,潍坊诸城市的常某收到法院执行到账的33万余元工伤赔偿款,连同逾期支付的利息
2025-08-15 1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