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了升官他也是拼了!居然以身试药糟蹋自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7 09:59:00 来源:戏说三国

为了升官他也是拼了!居然以身试药糟蹋自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很多人都怕老,总是想把自己捣饰得更年轻一些。

古人涂脂抹粉,现代人染发整容,数以千年,人类忙得不亦乐乎,老太婆弄得花里胡哨,老头子一头贼亮的黑发让人看上去很不舒服。

其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才好。有时候,老年人满头白发往往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

比方说当官的是个毛头小子,愣头愣脑,你相信他能办成啥大事吗?这并非俺一家之言,宋朝的皇帝也这么认为。

宋太宗上台伊始,打算力革前朝弊政,提拔一些有才能的官员,寇准就是其中之一。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十九岁的寇准中了进士,很多朝臣羡慕他的同时又心存忧虑,担心他年轻不会被皇帝录用,于是奉劝寇准虚报年龄,也就是说让他多报几岁。

为了升官他也是拼了!居然以身试药糟蹋自己

寇准一辈子正直,他不想刚踏上仕途,就欺骗皇帝,给人一种虚伪的印象,于是拒绝了虚报年龄的建议。

宋太宗虽然知道寇准才华横溢,但还是认为他太年轻,感觉托付重任给他有些不放心,于是决定让他到地方历练几年。

寇准被授官大理评事,随即派往巴东担任知县,后辗转到成安任知县。

由于他政绩卓著,数年之间,先后被提拔为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官职。

寇准进入朝堂任奏事殿中的时候,敢于大胆进谏,直言不讳。

所谓忠言逆耳,哪个皇帝也不喜欢臣子整天数落自己,宋太宗有一次听了寇准的唠叨很恼火,甩袖子要走人。

寇准不仅敢说,还敢动手动脚,上前扯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一定要把话听完整,弄得宋太宗哭笑不得,只好耐着性子,回到龙椅上听寇老西儿把话说完。

宋太宗心情好的时候,常常夸赞寇准说:“朕有寇爱卿,如同唐太宗有魏征啊,呵呵!”

淳化二年(991年)春,宋太宗任用寇凖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后改任同知院事,开始进入内阁,直接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决断。

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驾崩,宋真宗即位,提拔三十六岁的寇准为尚书工部侍郎,当时很想重用寇准为宰相,但是真宗皇帝也感觉这人太年轻又过于耿直,怕他难以独自担当重任。

宋代名相王旦的孙子王巩在《闻见近录》中记载:“寇准为执政,尚少”,宋真宗认为“寇准好宰相,但太少耳。”——寇准是个当宰相的好苗子,只可惜太年轻了。

为了升官他也是拼了!居然以身试药糟蹋自己

寇准知道此事后很郁闷,难道年轻是罪过吗?

思来想去,他决心采取措施,让自己快速变老。

不知道谁给寇准出的馊主意,“乃服何首乌而食三白,须发遂变。”就是拼命吃何首乌和“三白饭”——白萝卜、白米饭、白色的食盐。

《本草衍义》称:“何首乌,兼黑髭鬓,与萝卜相恶,令人髭鬓早白。”

何首乌原本是治疗白头发的药物,却与萝卜相克,配在一起食用反而会造成须发过早变白。

整天吃没啥营养的三白饭,寇准自然日渐憔悴起来,加上药物的作用“未几髭须皓白”,没多久就须发皓白如老翁,皇帝一看挺高兴,这才是真正的宰相范儿,“于是拜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宋宰相寇准的悲哀
...的悲哀。寇准,北宋宰相,非常有个性的一位人物,深得宋太宗、宋真宗赏识。寇准太狠,宋真宗担心议和不成,又不采纳,他让寇准专门负责军务,不要参与议和。1023年,62岁的寇准在雷
2023-08-20 17:43:00
宰相寇准为何被罢相逐出京城
...九岁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并不算十分早。但宋朝时期尤其是宋太宗时,少年官是很少的,皇帝更加信任年纪大一点的人,因此便有人提出在皇帝来视察召见时让寇准虚报年龄。但寇准很快就拒绝了,他
2024-04-24 20:38:00
寇准19岁中进士,40岁当宰相,辅佐两代帝王却晚景凄凉
...都难。有人建议他参加殿试时,把年纪报大一点,只因为宋太宗觉得年长的人更稳重,寇准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不屑于弄虚作假,何况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宋太宗嘴上夸寇准年轻有为,随后就安
2023-01-02 16:47:00
北宋名相寇准:从荣宠到贬谪的传奇之路
...经北宋三朝,年幼得志,仅19岁就考取了进士。据说当时宋太宗选取人才时都会将他们叫到殿前亲自测试,但是由于人才过多,所以他通常会直接免除年纪小的考生的机会,当时有人知道后就劝说
2024-02-13 20:22:00
一代名相寇准,为何结局那么惨?与寇准的三个性格缺陷相关
...里,下场不可谓不凄惨。寇准刚正不阿,才华横溢,深得宋太宗、宋真宗两任皇帝的信任,两次做到宰相高位。可是,这样能干的寇准,是怎样才会落到连魂魄都无法归乡的地步呢?归根结底,这一
2022-12-11 15:25:00
寇准19岁中进士,2次当宰相,为何晚年穷得买不起棺材?
...”的天子门生。之所以说是天子门生,主要是因为,当时宋太宗仍然信奉守旧之风,选择的进士、探花绝大多数是年纪大、老成持重的人。而为了得到皇帝青睐,许多科举取士的人会故意报高自己的
2023-05-20 11:37:00
...看涨。之所以如此上涨,首先是领导喜欢。特别是当时的宋太宗,从寇准中进士的时候,就格外留意这个少年人。不止因为这孩子有才,更因为他实在:当时宋太宗喜欢老成持重的干部,亲切会见新
2023-01-06 17:35:00
寇准从辉煌到落魄,一位北宋名相的传奇人生
...。”然而,走到半路,没钱了……寇准是北宋名相,历任宋太宗、宋真宗两朝,是宋太宗最欣赏的青年才俊。他19岁中进士,宋太宗非常喜欢他,直接给了他大理寺评事的职位,还准许他毫无忌惮
2023-10-02 20:17:00
哪位著名的宰相,力挽狂澜挽救了北宋王朝
...上著名的人物,他出身书香门第,19岁就中了进士,获得宋太宗的赏识。宋太宗死后,宋真宗即位,不久之后辽国大军南下,直扑北宋首都开封,宋真宗大惊,本打算放弃开封逃跑,寇准力谏,劝
2024-05-27 1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