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创新培养新时代文艺人才
王兢
“文艺是世界语言,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与高校地方舞种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递进逻辑和自然的依存关系,“创新”这个因子在高校地方舞种人才培养工程中,一直发挥着杠杆作用。
创新意识激发教育潜能。所谓“换代”,就是通过创新意识的增强,达成对现有教学方法的改良乃至改革,从而获得更为出色的培养成果。在所有的行为动作中,创新意识始终处于首位,强化新时代文艺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直接影响后续的教学成色。如对地方舞种人才培养的目的认知,必须让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把原有理念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与乡村旅游和文化建设有没有必然的关联”“能否表达地方形象的魅力展示”等。而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或改良,就要从“如何让人耳目一新”这一理念出发,思考如何既能保持本味又能推出亮点。创新中,教师这个“一传手”扮演的角色至为重要,教学者的创新意识,决定舞蹈学习者和舞蹈表演者的展现水平、人文素养和艺术气质。
创新手段推动模式构建。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启动阀,创新手段就是推进器,从意识到手段,这是一个提质升级的过程,也是实践的必要经历。教学过程中,深入民间采风是理论转场到实践、实践升华到理论的一个必要阶段,它能促进创新意识觉醒,同时在调研中分析出哪些地方需要坚定继承,哪些地方需要大胆改进。如晴隆县的阿妹戚托舞蹈的原生动作比较简单,考虑到受众的审美意趣和舞者的肢体表达,在教学中可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动作;平塘县毛南族的打猴鼓舞的原生动作也很单调,发掘者在整合中增加了翻滚、跳跃、奔跑等动作,增强了舞蹈的娱乐性。
创新目标推动文旅融合。创新的目的是推动既定目标的实现,新时代文艺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要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设定。从现实的角度看,高校的地方舞种人才培养,切入点应根据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惠民的需要来确定,“接地气、有看头”才是实现创新目标的基本面,因此,把培养工程当作长线工程来对待,显然是突显“需要”意义的重要选项。而长线对目标的确认,是建立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均已达成的基础上的。如在彝族火把舞的教学中,就考虑到手持火把进行舞蹈所渲染出来的火热场面,这个“场面”就是目标;布依族竹竿舞的观众参与性很强,可在舞蹈中将舞竹竿与打铜鼓结合起来,这个“结合”,让目标的创新更加明确。总之,创新目标都要围绕推动文旅融合来展开,有了目标,高校的地方舞种人才培养工程,才有清晰的行进线路可以遵循。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1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