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皓
6月14日,湖州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看见”之行。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20名市民观察团成员深入湖州基层项目现场、企业车间、老旧小区等实地考察,对城市发展“品头论足”。
吴兴区西山路三角塘桥人行道铺装整治有序推进;南太湖新区景观步道毁绿停车问题立行立改,坚持问题导向,率先开展桥下空间整治,开辟了停车位280个……考察中,湖州市民代表专门挑选了当地一档颇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栏目《看见》曾经曝光过的问题点位,实地查看曝光问题到底是否有解决、责任部门有没有敷衍。
同时,观察员们也实地考察了老旧小区的改造情况,比如文苑小区的口袋公园、凤凰一社区未来社区的城市手工空间等,老小区改出了“新空间”。
《看见》是2022年6月湖州市级主流媒体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的一档舆论监督栏目。节目开播至今,共推出监督报道124期,几乎期期有反馈有落实,节目通过全媒体传播,全网总阅读量超2亿。该栏目有个鲜明特点,在湖州市委高度重视下,所有监督报道当天20点播出,有关责任部门21点必须研究怎么整改,以闻风而动、事不过夜的作风推进问题解决。
“我看到了部门‘事不过夜’的作风整改,看到了在处理问题时实现了从‘就事论事改’向‘举一反三治’的转变。”在吴兴区西山路三角塘桥人行道铺装整治项目现场,市民观察员俞佳萍竖起了大拇指。她认为,湖州市委通过监督栏目撬动作风转变、推进问题整改很有效果,栏目反映的内容贴近百姓、问题一针见血、解决及时到位,这些“民生实事”的改善都得到了市民的点赞。
2023年,湖州市委又谋划推出了“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区县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工作,按照“春看谋划、夏看热潮、秋看攻坚、冬看蝶变”的要求,通过一地一域的持续变化,推动全市全域的整体蝶变。
“我们每一期都会去看不同的点位和内容,这其中,重大建设项目带给我的观感特别具有冲击力,体现了湖州这座城市正在不断的变化成长。”在实地了解三一装载机生产基地、湖州奥林匹克青少年文化中心、高铁湖州东站等项目的快速推进后,市民观察团成员姚李吉由衷点赞。他说:“每一次‘看见’都让我们对城市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也更坚定了‘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美好愿景。”
“通过VR来看未来城,未来也变得触手可及了。”在南太湖未来城CBD项目施工现场,观察员胡小龙戴上VR设备环顾四周,一幢幢在建高楼变成了未来可视可感的金融大楼,还有以休闲农旅特色体验打造城市田园新名片——金茂田园牧歌项目等,每一处都让观察员们感受到了未来生活的科技感、幸福感。
目前,湖州市看见办和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已组织了120人的市民观察员队伍,来自基层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已组织市民观察团“看见”行集中活动6场。
实地考察、现场体验,湖州围绕产业转型、环境治理、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城乡建设5大领域扬长补短实干争先,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在座谈会上,观察员们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意见看法。
观察团成员杨振华建议,希望接下来《看见》能从关注常见领域到关注新兴题材,不满足于提出问题,更力求为解决问题找寻答案,与新媒体相互“借力”,完成“接力”报道。
“爆出一个热点不难,一直留住热度才难。”观察员安霞建议,用好互联网平台,创作更多有湖州辨识度的创意作品,为城市打上鲜明标签、展现诚意,精准触动更广泛的青年群体,让更多年轻人能认识湖州、了解湖州、选择湖州。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形成了‘党委政府干什么、群众第一时间就了解;群众想什么、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就落实’的双向互动。”湖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市民观察团《看见行》先后走进了城市“隐秘角落”、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各县区“四季看变化”点位等多地,从市民角度看变化,从专家视角给建议,让更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美丽湖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9: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