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湖评论:躬耕荆楚文化广袤田野 以出色成果惠及百姓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6 20:39: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5月20日,在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诸多领导与专家齐聚一堂,共话社会科学普及与发展大计。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提出构建“三大新场景”,打造社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湖北样板;武汉大学邹薇教授倡议社科工作者要有责任担当,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人民做学问,在服务人民中积极作为。作为大学中从事文化传播与文化遗产的研究者,深受触动,愿结合自身研究经历,深入探讨如何在荆楚大地扎根,为文化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深挖荆楚文脉,筑牢文化根基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楚人“抚夷属夏”“与华夏同化”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从楚国八百年纵横捭阖的政治风云,到楚地出土简牍、丝织品、漆器等精美文物,处处彰显先辈智慧。深入研究这些历史遗存,是对文化脉络的精准把脉。以楚地出土的战国竹简为例,其上记载的文字,不仅是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宝库,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等。解读这些文字,犹如开启时光通道,让今人与古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作为研究者,我常将自己所属的传播学学科与历史学、考古学、信息管理学等多领域融合,对荆楚文化遗存进行全方位剖析。2024年,一次跟随武汉大学袁飞勇老师在襄阳“凤凰咀”考古现场的交流,使我深刻体会到了田野考古中,忍受烈日暴晒、蚊虫叮咬;整理碎片时,面对破碎的残片,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他们每一次的发现与突破,都让坚守变得值得,这是对文化根基的坚守,更是对真理追求的践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贞观政要·君道》)荆楚文化根基的稳固,为我们后续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了解荆楚文化的独特价值,为文化传承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勇担时代使命,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文化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的重任,荆楚文化研究者当仁不让。

一方面,要将荆楚文化研究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荆楚文化大有可为。许多荆楚乡村保存着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建筑等文化遗产。通过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荆楚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既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又能传承文化。例如,襄阳的卧龙农耕文化博物馆依托古老的楚地农耕文化,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和农耕文化展示,体验传统农耕、参与民俗活动等,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文化政策制定。作为研究者,应发挥专业优势,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古城管委会,提高保护水平;在文化产业培育方面,提出优化产业布局,扶持重点企业,促进文化消费能级建设等建议。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了荆楚文化繁荣发展。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作为研究者应树立崇高志向,将个人研究与国家文化强国建设紧密相连。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荆楚文化研究领域深耕不辍,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推动成果转化,彰显文化价值

文化研究不能束之高阁,要走出象牙塔,实现成果转化。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荆楚文化元素可广泛应用于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如以楚地传说为蓝本创作动漫,以楚国历史人物为原型设计游戏IP角色等,让荆楚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同时,加强与内外埠文化企业的合作,推动文化产品走向市场。作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教师,我们正在尝试与文化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将文创产品、非遗文化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行市场推广;在文化教育普及方面,编写通俗易懂的文化读物,编撰襄阳的地方文化方志、制作文化科普短视频,举办文化讲座等,向公众普及荆楚文化知识。在学校教育中,推动荆楚文化课程的校本建设,培养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开展荆楚文化研究,不仅要注重理论价值的释放,更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推动成果转化。通过与产业界、教育界等多方合作,对齐理论价值与实践应用之间的颗粒度,让荆楚文化研究成果落地生根,彰显其独特价值。

创新教育模式,培育文化人才

文化传承创新关键在人才,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创新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立足文化研究,尝试构建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除传统文学、文献课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等课程中设置襄阳文化、荆楚文化专题,涵盖文学、历史、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实地考察教学,组织学生考察“马跃檀溪”“风林古渡”“襄水河源头”等历史遗迹等,增强感性认识;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荆楚文化的魅力。在实践教学上,加强与文化机构合作。与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中心等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文化项目策划、文物保护修复、非遗申报等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培育文化人才是一项长远工程,大学应承担起这一重任,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出一批批热爱荆楚文化、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加强交流合作,拓展文化视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文化发展需要交流互鉴,在荆楚文化研究中,要加强交流合作。国内方面,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工作坊等,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进行联合研究项目申报,整合各方资源,攻克荆楚文化研究难题。让荆楚文化走出省域,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国际方面,积极推动荆楚文化走向世界。与国外高校和文化机构开展合作交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学者来华交流,选派学者出国访学等。通过交流合作,让世界了解荆楚文化,同时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丰富荆楚文化内涵。

坚守文化初心,践行时代担当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文化初心和时代担当,是在荆楚文化研究征程中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在荆楚文化研究道路上,要坚守初心,践行时代担当。面对学术困境时,要保持执着追求。学术研究充满挑战,如荆楚文化研究中,部分文献缺失、考古资料难以解读等问题,需要研究者坚持不懈地探索,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寻求突破。面对外界诱惑时,要坚守学术道德。在当今浮躁的学术环境下,要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坚守诚信、客观、公正的学术准则,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要以文化自信为支撑,积极传播荆楚文化。相信荆楚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勇敢展示荆楚文化风采;在国内文化普及中,坚定地将荆楚文化传递给大众,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在荆楚文化研究广袤的田野上,我们一如既往地耕耘劳作,这里的一座座古城遗址、一件件珍贵文物、一篇篇经典著作,皆为我们的研究对象。通过与历史对话,挖掘文化的深层价值,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我们将持续探索,以文化成果润泽人民生活,为推动荆楚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懈努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毕翔(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会员、湖北华夏人文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襄阳市文化襄阳研究会专委会副主任)

责编:周婵

【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推广农业可持续新发展模式56项,赋能三夏生产,守牢“荆楚粮仓”;在山东,潍坊、德州等地免费开放政府大院、文化广场等为晒场,助农晒粮解民忧。同时,多地以“乡村游”“暑期游”为契
2025-06-13 16:50:00
【孝昌网评大赛⑥】东湖评论: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孝昌和美画卷
...力产业”蝶变跃进的新孝昌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李楠(武汉经开区沌口街道)责编: 丁楚风征文启事:孝昌主题网络评论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首届大赛以“
2023-07-10 12:51:00
...兴工作新局面,实现乡村向往的生活的美好愿景。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文敏(武汉经开区)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伍佳佳】
2023-07-11 19:35:00
...力,确保各项部署从“规划图”精准落地为“实景画”。荆楚大地,沃野千里。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既是筑牢根基的必然要求,也是谱写“农业强省”新篇章的战略抉择。全省上下
2025-06-10 22:24:00
...地、楚文化发祥地、革命文化富集地,丰厚悠久的历史在荆楚大地留下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资源。数据显示,湖北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6473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拥有
2024-12-02 17:13:00
【楚天评】东湖评论:万人共庆稻香节,和美乡村气象新
...面貌新颜值新气象力促乡村全面振兴的嘹亮音符。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付云(湖北好网民榜样)摄影:王丽(襄阳市网络正能量传播大使)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
2023-08-19 23:34:00
...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关键坐标。在荆楚大地上,从江汉平原的智慧稻田到武陵山区的特色产业带,农业普查不仅是对生产数据的统计,更是对“农业强省”建设成效的全面检验
2025-07-01 00:18:00
...地才能真正成为承载梦想、收获幸福的希望之地。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章美玲(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2025-02-26 18:13:00
...精湛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乡村振兴贡献文化力量。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向君(鄂城区汀祖镇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
2025-01-07 19: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
11月1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临近,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11-01 11:06:00
石家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文晶晶、马文涛)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落下帷幕
2025-11-01 11:17:00
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 文化交流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探寻客家文化根脉,促进地域文化交流互鉴,服务文化强国战略,2025年10月31日下午,“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文化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2025-11-01 14:21:00
中国网11月1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境外学习、工作或者旅居期间,你是否曾遇到过不明身份人员的刻意接近?是否曾被情感拉拢或威逼利诱所困扰
2025-11-01 14:50:00
一座“冷门”城市,因为中国年轻人的分享走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纪录片《寻找杜塞尔多夫》举办中国、德国首映会。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2025-11-01 15:4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10月31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开幕。本届阳明心学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化力量”为主题
2025-11-01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