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小麦麦穗,农民对生活充满希望最坚实的底气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26 15:42:00 来源:阿宅社会

过了小满,气温持续升高,小麦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波浪起伏的麦田开始由绿变黄。村寨田野上空时而划过的布谷鸟“呱咕呱咕,磨镰打锄”的叫声,似乎在提醒人们,麦收季节到了。“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默念着欧阳修的诗句,在这绿意葱茏,万木茂盛的季节,迎接小麦的丰收是最虔诚最快乐的事情。

小麦麦穗,农民对生活充满希望最坚实的底气

在我国有着4000多年栽培种植历史的小麦,和人类关系密切,特别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是一个普通而绝对,平凡而伟大的存在。小麦麦穗不大,穗穗关平国计民生;麦粒吊小,粒粒皆是人间烟火。世界上几乎所有能想到的面食都是小麦的化身,作为滋养生命、哺育文明的最基本的食物食材,没有谁敢说能够离开它。

小麦从播种到收割,从绿油油的麦苗到金灿灿的麦穗,需要经过出苗返青、分蘖拔节,孕苞秀穗,扬花灌浆等环节,在一年中要占据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前期傲霜凌寒,栉风沐雨,大半年的时间都在默默积蓄。漫长等待,小满之后,用尽全力将所有的能量和养分朝麦穗上聚集,专注而热烈。南风一吹几乎一夜之间,经冬历春的小麦就会成熟的彻彻底底。小麦以昂首挺拔的姿态,以直刺天穹的豪迈,把生命的最后一刻展现得无比灿烂,让最极致的美好浓情挥洒在天地之间。

眼前的麦田一望无际,像闪着金光的辽阔海洋。小麦浓郁的清香吸引我走进麦田。站在麦垄上,籽粒饱满的麦穗随风摇曳,似身披铠甲的兵阵,又如胖胖的娃娃笑脸相迎。这麦穗是农民眼中的黄金呀。不,比黄金还珍贵。它是农民汗水的结晶,是农民对丰收的渴望,是对生活充满希望最坚实的底气。质朴无华的麦穗,以最原始极精致的状态镶嵌在共和国的国徽上熠熠生辉,接受国人的注目和敬礼。小麦这个几千年来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农作物,从根到梢萦绕着动人的歌谣,从头到脚蕴含着迷人的故事,通身浸润着文化的根脉,是华夏民族绵亘久远当之无愧的精神图腾。

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小麦有一种天然的缘分和感情。尽管我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生,未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没有饿的不行的记忆,但在小时候,整个社会还是徘徊在温饱边缘。没少吃高粱面、玉米面蒸的馒头,如果能吃上白馍那会是莫大的幸福。我们经历过把馍篮吊在房梁上的年代,馒头不是想吃随时就能吃的,即使吃面条也是汤面居多,偶尔能吃上一碗捞面条就会感到美滋滋的。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对细粮的渴望成为每个人心中很实际的念想,粮食的主贵让人们对小麦更是有异乎寻常的情结。

我在麦田里俯下身子,闻着麦草和秸秆特有的青气,这麦田好多年没有涉足了,但依然是那么亲切和熟悉。我小时候和其他农村孩子一样,星期天放假要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经历过几次三夏大忙,和小麦有过亲密接触,烙在脑海里的印记现在还是那么清晰。麦子发黄成熟,庄稼人脱一层皮的日子就到了。收麦无疑是一场虎口夺粮的战斗,考验着人们的体力和意志。我们也是天不明就起来步行到很远的麦地里,手握着磨过的镰刀,几个人一组排开,压荐割麦,弯着腰左手拨拢着麦子,右手用镰刺啦刺啦地割断,成排放在麦茬上。割麦时一直不停,不敢直起身,稍微站一下就会被人超越,想再追赶就会很难。大热的天毒辣辣的太阳当头晒着,麦芒扎人到处刺挠。汗水流到眼里也顾不上擦,往往一晌下来累的腰酸背疼,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用桑杈装麦,菜耙楼麦,秸秆捆麦,我们也是啥活都干过。那个时候小麦脱粒没有机械,把割下来的麦摊在糙好的土场上,牲口拉着石磙来回转圈,把麦籽碾下来。麦收时节最怕的是变天,看到天突然要下雨,就赶快往场里跑去拢麦,和老天抢时间,怕把麦淋湿发霉。在大集体那个时代,全靠人工,效率太低,一个收麦季要持续很长时间,把人都累的筋疲力尽。当时怕中暑,用大锅熬炖绿豆汤,赤脚医生把仁丹送到田间地头。几分钱一根的冰糕是解暑解渴的最佳物品,有人把冰糕装在棉被裹着的纸箱里骑着车四处叫卖,那叫卖声充满磁性,对我们有着十足的诱惑力。

小麦麦穗,农民对生活充满希望最坚实的底气

我上高中时,农村已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分给各家耕种,我星期天从学校回到家也和父母到地里干活。当年从生产队攒价分了一匹骡子,父亲找人焊了个铁平车,算

是运输工具。我记得那年收麦父亲在下面用木权把麦往车上挑,我站在车上踩麦,把麦垛好压实。拉麦回村在村口拐弯时,由于车上装的麦多轮胎又窄,一下子麦车翻倒在路口,我也从车上摔下,左手摁地手心被石子划破,里面的肉都露了出来,我也顾不上疼,只是看着一车麦子横七竖八堆满一地,急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当时扬场没有场地,就在南地路边上,趁着有风把掺在麦里的杂物扬走。父亲把麦扬在空中,我把落下的麦草扫到一边。看着父亲肩上搭着一条毛巾也顾不上擦汗,扬起的麦粒在空中划出道道弧线,我感到那扬起的颗颗麦粒分明就是父亲沉甸甸的汗滴。参与过辛苦的劳作,我更加清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仅是书本上简单的诗句。当我带着一袋袋白面去县一中上学交到伙房换取粮票时,我更能知道那一张张饭票里隐藏的都是父亲沉重的喘息。我明白了父亲为啥对种好地多收麦子那么近乎迂执的上心,小麦对我们这些农村家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后来像候鸟一样的收割机从南向北,成排进入麦田劈波斩浪,收麦就不再有过去那么辛苦了。机械化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对很多家庭来说原来的三夏大忙放到现在也就是一天半晌的事,沉重的收麦话题也渐渐定格在人们的回忆里。随着农业科技推广,小麦种子的繁育更新,小麦产量也在不断攀升。小麦不再是保证人们温饱的必需品,也在不断满足着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我工作过的延津县小麦生产闻名全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小麦产量连年提升,去年实打验收,千亩丰产方地块单产超过900公斤,再创黄淮麦区高产记录。有着“中国第一麦”美誉的延津县,有三万多亩专供茅台酒作为原料的小麦基地,让醇香浓厚的国洒里浸润充溢着小麦的芬芳。县里引进的“鲁花”“克明”等国内著名面食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在深加工领域深耕细作,生产的高端产品丰富着人们的味蕾,滋润着百姓的生活。看着小麦在具域经济里挑起大梁,扮演重要鱼色,我也是打心眼里高兴,小麦在产业发展里应该有它独享的地位,应该有其被世人尊敬的荣光和辉煌。

前两天下雨,刮起了大风,我在担心着快成熟的麦子是否会受到影响。从路上看麦田整齐没有倒伏的现象,由此我想到了我认识的著名专家、河南科技学院茹振刚教授。他带领团队试验研究解决了小麦倒伏、高产和病虫害……等一系列问题,培育的百农系列小麦品种成为黄淮地区的主打品种,累计已种植3亿亩以上,增产效益无法用数字来计算。也就是说,全国很大面积的麦田里种的都是茹教授培育的品种,我们吃的馒头里有很多是他的贡献。现在,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小麦的品质上,以期让更多人能吃到“有妈妈的味道”、营养更高口味更好的面粉制品。我每次见到茹教授,都对他充满敬意。我说您研究的课题关系民生,您的辛苦付出让很多人都在受益,你把论文写在了广袤的大地上,写在了农民的笑脸上。当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各种面食美味时,可能不会想到这里浸透了很多像茹教授一样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副食品的增多,人们对面食的依赖没有过去那么紧密了,对粮食生产也有了放松的苗头。有一个阶段一味强调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粮食生产带来了影响。还有的乱占耕地,甚至连用来种粮食的基本农田也被改变了用途。粮食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是必须认真抓好的首要任务。国际形势的变化,自然灭害的发生,对粮食的生产供应带来了挑战。“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饭碗里面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对我们的警示迫切而深刻。

说到这顺便说一个话题,新乡市新区正在建一座高楼,正在装修,外观设计是麦穗的形状,曾经有人对这个设计有意见,我倒是认为,除了它本身对称象形的美感以外,在新乡这样的粮食主产区矗立起这样一栋宏伟建筑,有其深刻的内涵,远比有些被大家诟病的奇异建筑好看。它是一种代表地方文化的地标,也是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对粮食安全的敬重。

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保证小麦为主的粮食生产,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关键是增产止损。既要挖掘潜力提高产量,也要统筹注意生产,运输,加工各个环节制止跑冒滴漏,杜绝浪费粮食现象。中央文件提出增产千亿斤的目标,作为河南省也做出了打造中原农谷,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战略决策,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上浓黑重彩,布局谋篇。新乡市作为中原农谷的主要区域,也是领导重视,政策引领,市场运作,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按照规划如火如荼地进行。

小麦麦穗,农民对生活充满希望最坚实的底气

获嘉县是“中原农谷”重要组成部分,从2022年冬天开始就着手搞农田设施大会战,全县动员,确定地界,填培路肩,修河整渠,为今春建设奠定了基础。“一轴二区五点”30万亩高标准农田规划正在从图纸上变为现实,维形初品。走在位庄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站在数智中心二楼平台上,向田野望去,阡陌纵横,一方方麦田波浪翻滚,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在这里建有土壤肥水测试中心,和成套的灌溉排水系统。通过数字技术能使偌大的地块自动化灌溉,无人机打药施肥。通过一键操作,粮食生产可以高效管理。现代科技为小麦生产插上了翅膀,金黄色的麦田里正在上演让老辈人连想也不敢想的新时代童话。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观刈麦》被后世传诵千年,其中更多的是对种田人辛勒劳累的同情和怜悯,对劳而无获的忧思和感叹。而今,又到了小麦覆陇黄的时候,即将到来的麦收不会再出现以往繁忙的情况,麦收会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在大家不知不觉中完美收场。

小麦,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亲密伴侣,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演绎新的传奇,金黄色的麦田始终会是最好看的风景。如果让白居易再来看一番,不知他会有怎样的感慨和惊讶,不知会写出怎样动人的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6 17: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色麦浪,守望丰收”
...尽收。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的田间地头,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人民网报道,长街镇田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率先启动麦子收割,数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麦田中忙碌穿梭。伴着阵阵轰鸣
2024-05-24 04:35:00
沿河:万亩麦穗脱粒归仓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当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26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季,全县各地正抢抓时节收割小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近日,在该县板场镇东红社区种植户冉启斌的80亩小麦基地里,只
2024-05-15 07:59:00
【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安全】麦穗飘香迎丰收
...建伟说。5月29日,在绛县郝庄乡南庄村的麦田里,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一派丰收景象。大型收割机在田野间来回穿梭,割麦、脱粒一气呵成,饱满的麦粒从收获仓倾泻而下,装上运粮车。目前
2024-06-04 06:42:00
...实步履在大地上刻写“国之大者”的庄严承诺。当每一粒麦穗都闪耀着汗水与智慧的光芒,当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生机与未来的力量,大国粮仓的根基就在这春华秋实的永恒律动中愈发稳固深厚。(
2025-07-03 08:52:00
惠水:四万亩小麦丰收成定局
...植示范基地,成熟的小麦颗颗饱满、粒粒金黄,沉甸甸的麦穗将麦秆压弯了腰,种植户正组织收割机开展收割作业,实现颗粒归仓。测产专家通过随机抽取样本田块,对小麦进行收割、脱粒、除杂、
2024-05-12 15:43:00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拾麦穗的好传统不能丢王怀宇近日,网络上的一段视频引来众人关注。视频里,一位老人正在收割后的麦茬地里拾麦穗,竟被子女数落一番,老人生气地说:见不得有人糟蹋粮食!这
2023-06-21 14:49:00
全市193.15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里,农机手驾驶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一簇簇成熟的麦穗顺着传送带进入收割机仓,小麦收割、麦穗脱粒、灭茬还田等作业环节一气呵成。为保证夏收顺利进行,正宁县农机化服务中心组织专业
2024-06-14 01:56:00
夏粮测产,测出丰收底气
...攻关方进行田间测产考评。一株株小麦长势喜人,饱满的麦穗挂满枝头,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颗颗麦粒尽收机舱。专家们经过测面积、称重量、测算含水量、去除杂质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宣布
2023-06-19 16:33:00
麦田里的丰收“密码”
...粮收益和积极性。在优质小麦繁育基地,看着金黄饱满的麦穗,苏元镇龙勿村种粮大户李永鹏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说:“提纯后的小麦种子好,小麦长势也特别好。”“夏收后,我们小麦基地
2024-06-25 06: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迈向全球的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2025-09-14 22:00:00
2025陕西科幻创作大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功举办
9月14日,以“科幻无界·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5陕西科幻创作大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房喻
2025-09-14 22:04:00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外科在医学顶刊《柳叶刀》正刊发表评论文章
大众网记者 李欣 东营报道2025年9月13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传来喜讯——该院儿外科副主任史济洲作为通讯作者的评论文章《Appendectomy in Children wit
2025-09-14 20:28:00
上海旅游节方队巡游首次空降虹口四川北路!中西潮流共启“华灯共庆”海派今潮·光映艺术季
随着第36届上海旅游节“经典活动季”开启,都市文旅盛会在全市盛大铺开。在虹口区,“上海旅游节·虹口欢乐节”经典季系列活动火热进行中
2025-09-14 20:22:00
潍坊市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焕新启航
潍坊市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近日全面升级,四大核心板块同步闪耀登场,让传承千年的岐黄智慧,借助科技之力“一键触达”每一位患者
2025-09-14 20:21:00
150斤野猪闯进居民家中 复合弓当场捕杀
大皖新闻讯 9月14日上午,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京都公馆小区,一头重达150斤的野猪突然将一户居民家的门撞坏,进了居民家里
2025-09-14 19:55:00
安徽作家许诺晨“紧急救援”丛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大皖新闻讯 日前,安徽青年作家许诺晨的“紧急救援”系列丛书分享会于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成功举办,获得业界广泛关注
2025-09-14 19:1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宿松县公安局凉亭派出所联合刑侦大队,用7小时快速侦破3起电动车盗窃案,成功将作案时佩戴面具的犯罪嫌疑人陈某及其同伙吴某抓获归案
2025-09-14 18:12:00
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 | 以爱为笔绘就逐梦华章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雅靓)“阶前桃李春秋换,案上星河日夜耕。”站在2025年的时光节点回望
2025-09-14 18:03:00
小区电动车突然起火 14岁少年化险为夷
大皖新闻讯 “多亏这孩子,再晚一点整个电动车棚就危险!”9月13日晚上7点多钟,郎溪县城一小区某栋楼下,一辆电动车突然失火
2025-09-14 14:05:00
苦不苦,想想先辈屈辱;累不累,想想抗战前辈!
长春街头这抹红刷屏了!9月14日“杨靖宇支队”荣归吉林长春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战旗迎风招展的画面无数市民自发走上街头龙嘉机场的清晨早被期待填满迎机的人们攥着小红旗举着“欢迎杨靖宇支
2025-09-14 14:22:00
9月10日上午7时50分,太钢炼铁厂的会议室内召开了一场“瘦身”的生产经营会。26人参加,13人发言,仅用时35分钟。从今年6月底对会议和文件“瘦身”以来
2025-09-14 06:57:00
“杨靖宇支队”战旗归吉之路启航
6时许,部队代表护送杨靖宇支队战旗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乘PN6417次航班前往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归吉之路,正式启航!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2025-09-14 07:01:00
登机!战旗归故里!
晨光微熹,9月14日清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备受万千网友关注,“杨靖宇支队”战旗,即将搭乘PN6417次航班,飞往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据悉,6时许,飞机准时起飞。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
2025-09-14 06:30:00
2025山东新能源及储能产业主题展览会圆满落幕
大众网记者 闫晓辉 济南报道9月11日—12日,由山东电协电力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2025山东新能源产业展览会暨第五届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展览会在济南成功举办
2025-09-13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