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罕见一幕!北上广深,全部负增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16 14:24:00 来源:城市观察
罕见一幕!北上广深,全部负增长

文丨西部菌

这几天,深圳惊现建市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讨论。

但实际上,还有更“活久见”的事——2022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全部减少。

在深圳公布数据之前,2022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4.3万,上海减少13.54万人,早就公开。

罕见一幕!北上广深,全部负增长

而根据最新公布的202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873.41万人。这相对于2021年末,减少了7.65万人。

于是,一个新的记录诞生了——四大一线城市,无一例外,常住人口全部负增长。

01

就单个城市看,一线城市人口负增长,其实早就开始出现。

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这是新世纪以来,上海市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创下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差不多在这之后,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就基本进入停滞乃至负增长状态。

比如,北京已经连续两年人口负增长。2021年,上海常住人口也只微涨1.07万。

但是,同为一线城市,深圳、广州的人口走势则明显是另一种画风。

罕见一幕!北上广深,全部负增长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在2010年到2020年(六普到七普)的十年时间里,深圳、广州的常住人口分别增加713万和597万,高居全国前二,成为妥妥的最大人口赢家。

相形之下,北京和上海分别200万上下的人口增量,则明显逊色太多。

但2022年,四大一线内部的人口分化局面终结,北上广深全部站到了人口负增长城市的阵营。

02

那么,一线城市人口是否会就此全部进入负增长通道?

这个当然是否定的。

必须要承认一点,2022年作为一个特殊年份,四大一线城市的表现,“偶然”因素的作用还是应该大于“必然”因素。

但是,哪怕是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快速膨胀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要想再像过去一样,每年揽下大几十万的人口进账,越来越难。

这个判断,有几个依据。

一,2022年,中国已迎来人口负增长元年。也就是说,各城市的人口竞争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现在就连北京、上海、深圳等都“破天荒”明确将有序放开设摊、允许商业外摆,背后的意味,你细品。

二,外贸结构变化,产业的迁移、转型等,也将重塑人口流动方向。

罕见一幕!北上广深,全部负增长

比如,2017年深圳市迁出制造业企业463家,2021年为4344家,4年间外迁企业数量增长近10倍。

三,社会预期的变化。选择一线城市,也就是选择高房价和高强度竞争,这象征的是年轻人的斗志和精气神,是对未来的更高期待和憧憬。

但这几年,大家能明显感到,社会的大氛围在发生变化。越来越觉得“卷不动”了,作为一种情绪,正在蔓延。

这股情绪下,“考公”,追求稳定,成为年轻人择业的第一选择,一线城市的重要性是不是就没那么突出了?

当然,随着2023开启正常化节奏,多数一线城市应该会迎来一波明显的人口回流。

但是,一线城市内部的分化局面还将继续存在。

比如,这几天的权威消息就说,要接续谋划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着手谋划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疏解转移。

03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其他二三线城市会成为受益者?

这个问题要相对来看。

要知道,在总人口负增长之下,各城市的人口竞争实际都进入存量时代,人口增势放缓,是普遍性的。

2022年,一线城市人口集体负增长之外,其他一些过往人气很旺的强二线城市,人口增量实际也都出现了腰斩。

也就是说,对于人口高增长时代的告别,是整体的,不只是哪一个城市。不夸张地说,未来能够保持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注定只是少数城市。

之前《人口大变局!强省会成“全村唯一希望”》中已经说过,多数省份,将只有省会城市能够保持人口增长。

当然,一些在产业、交通、房价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的强二线城市,人口活力可能会相对更有保证。

从2022年的情况来看,人口增量靠前的城市中,如仅有的5个人口增长超过10万的城市,就有4个来自中西部——长沙、合肥、西安、南昌。

罕见一幕!北上广深,全部负增长

这些城市,至少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近几年在关键新兴产业上,都有明显斩获。比如,长沙的高端装备制造,合肥的汽车、电子信息,西安的新能源汽车,南昌的电子信息等。

二是,都是省会城市,在本省的“统治力”越来越突出,或者都明确提出了“强省会”战略。

但这并不能改变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高增长大势已去的基本面。这也意味着,过去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些高歌猛进时代的景象,也将逐渐远去。

比如,地铁建设。

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细节是,前不久,深圳轨道交通5期规划传出将从13条线路变成9条,缩水三分之一。要知道,这可是GDP排名仅次于上海、北京的深圳。

但一如很多人没想到深圳人口也会出现负增长一样,过去觉得不可能,或者说应该更晚一点到来的事,现在都在变为现实。

变化,比大家想象中的来得更早,更剧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6 23: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急了!生娃就发钱,已经蔓延到一线城市了
...1962年以来的新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但自此之后便一路走高。直到2000年时,人口净增跌破1000万
2023-01-14 08:37:00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2经济大项排名出炉
...行的经济大项排名,充分说明了一线城市是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极,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源”。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教授指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增长极和
2023-12-15 17:15:00
...为1779.01万人,创历史新高;比上年末增加12.83万人,同比增长0.73%,增量位居北上广深之首。深圳市2022年统计公报显示
2024-04-28 06:57:00
...】首店经济热度不断升温选择变多了要问这几年合肥什么增长最快,回答是:便利店!根据2023年“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统计,合肥便利店数量增长率达到11.76%,在参与调查的城
2024-06-01 01:29:00
信心之火|专访陆铭:大城市要增加人口和经济承载力
...四线以下的城市,且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不少地方人口负增长,新城远离当地的中心城区,又建设得比较大,人口密度低。短期通过投资可以拉动当地的GDP和就业,但随着新城建设完以后,会发
2024-01-05 08:45:00
...才了?仔细想想,现在一线的门槛确实还挺高,况且人口增长空间有限。据悉,到2035年,北京人口上限2300万,上海人口上限2500万
2024-11-01 07:43:00
三四线楼市,逐渐“失控”……
...究院的数据监测:新政21天,深圳二手房日均签约量环比增长228%。上海纽扣一松,10月13日单日二手房成交量破了1300套
2024-10-25 08:15:00
上海、深圳出现了5个奇异现象,开始迅速蔓延,值得大家深思
...1、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下跌;2、一线城市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年轻人生育意愿明显下降;4、剩女现象越来越越严重;5、亲友之间的关系疏远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第一,一线城市
2024-06-11 17:58:00
楼市回暖的支撑点在哪里?
...测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贝壳50城二手房成交量指数同比增长,已接近2021年一季度水平;房价扭转17个月连续下跌趋势转涨。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都呈现供需两旺局面
2023-04-20 10: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绝绝子”“芭比Q了”“你个双肩包”“你个老六”“你好唐人”“你个双肩包”“yyds”……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交流中习惯使用网梗
2025-11-05 07:56:00
华商网讯 11月4日,温州技师学院就“平阳职专学生遭受殴打”一事,公开发布情况通报。情况通报称,针对近日网络上流传“平阳职专学生遭受殴打”的相关视频
2025-11-05 07:25:00
近年来,功能性饮料成了无数人熬夜加班、提神醒脑的“续命神器”,但如果把这“神器”当水喝,它可能变成把人送进重症监护室(ICU)的“毒药”
2025-11-05 07:26:00
当前,我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南方、北方省份检测到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H3N2亚型占比均超过九成
2025-11-05 07:26:0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11月4日公布《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旨在进一步规范健康体检行为,维护受检者健康权益
2025-11-05 07:26:00
发布会上看河北 | 跳动的数字 满满的信心
11月3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统计局专场来了这场发布会聚焦 “十四五”时期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成果每一组跳动的数字都带给我们满满的信心记 者丨方
2025-11-05 07:29:00
亳州男子翼装飞越埃及金字塔,用独特方式宣传家乡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段翼装飞行者如雄鹰般翱翔在埃及金字塔上空的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关注。这位以天空为画布、以勇气为笔墨的飞行者
2025-11-04 21:4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阳光洒过山间的侗寨,风吹过片片灰瓦溪水潺潺,宁静的山居等待被揭开面纱,露出文化的神秘。那是鼓楼纹案的玄奥,是传承至今的交响。为你展现历史的积淀来源 从江县融媒体
2025-11-04 23:19: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内容如下:经国务院批准
2025-11-05 02:24:00
近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食堂以999元/只的价格上架帝王蟹,面向学生售卖,引发网络热议。今天早上(11月4日),南京大学发文回应
2025-11-05 03:55:00
校馆弦歌|一馆见校魂!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书写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篇章
坐落于吉林艺术学院红旗校区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自2016年以来,便以专业实力与文化担当,成为吉林艺术领域的重要地标。这座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
2025-11-04 23:44:00
本报讯(记者王薇)“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活动来临,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购物风险,昨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1-04 14:45: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牛庄乡安详离世。这个沉默奉献的共产党人,留给世人的是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以及一生的无悔与坚守
2025-11-04 14:51:00
10月30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走完了88载人生历程。跨越49年的坚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诠释
2025-11-04 14:51:00
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亮相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
鲁网11月4日讯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品牌建设平行论坛上,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集中亮相
2025-11-04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