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月30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走完了88载人生历程。
跨越49年的坚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诠释。他曾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名副其实的“县官”,却在1997年退休后毅然返乡,住木板房、穿旧布衣,甘做一名“种地的老农”。他不是不能选择留在县城过安逸生活,而是心中始终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乡亲们的粮袋子鼓了,钱袋子却是瘪的。”这份“亏欠感”,正是他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最真实写照。
7枚奖章与520元党费,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仰见证”。无论是扎根基层攻坚克难,还是服务群众倾心付出,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对党的热爱化作实际行动,把责任扛在肩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7枚奖章是党和人民对他13年乡党委书记、8年对口帮扶、退休后重返深山的最高褒奖。520元党费,承载的不仅是一份心意,更是“我爱你”的赤子之心,是对党组织矢志不渝的忠诚。从在岗时的默默耕耘到退休后的初心如磐,他用一生践行信仰,让7枚奖章熠熠生辉,让520元党费温情滚烫。
手写3本观察记录,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不屈毅力。他用“愚公移山”的韧劲,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难关。为了掌握核心技术,他远赴陕西、山西取经,却屡屡碰壁;为了试验成功,他进行了100多次试验,甚至付出了两根手指被锯断的惨痛代价。但“屡败屡战”的倔强,让他最终收获了第一粒人工繁殖的天麻种子,也播下了牛庄乡产业振兴的希望火种。他没有将技术据为己有,而是免费推广、上门指导,带领村民从“茅草屋”一步步走向“砖瓦房”。
如今,牛庄乡的柏油路通了,老百姓的致富路宽了,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的蓝图正在绘就。这位把一生献给大山的老党员,虽然告别了他挚爱的土地和群众,但他的精神如同山间的松柏四季常青,他的初心如同不灭的火种代代相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朱亚男(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詹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4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