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我们的大气层边界处,可能隐藏着一个与失踪宇宙有关的巨大秘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4 11:58:00 来源:星空天文

暗物质或可与电离层相互作用发出射电波。

在我们的大气层边界处,可能隐藏着一个与失踪宇宙有关的巨大秘密

壮观的极光也发生在电离层。NASA

最新的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地球可能在一个暗物质海洋里游泳,而这个看不见的海洋产生的浪,拍打着我们行星的上层大气,会产生射电波。如果我们能够探测到这些射电波,那么就有可能发现神秘的暗物质。

尽管有人不以为然,但有大量的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证据指向暗物质的存在。这些证据隐藏在怪异的星系自转曲线,以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成长方式之间。很多试图用引力理论的替代品解释这些观测结果的努力均告失败。大部分天文学家认为暗物质是某种极少与光和普通物质发生作用的未知物质形态。

但是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又众说纷纭,所有的可能性都被提了出来,但又没有一种能够被证明。有人认为暗物质是由大质量粒子构成的,但寻找这种粒子的努力几乎一无所获;有人认为暗物质是由质量特别小的粒子构成的,比如假想中的“轴子”或一种奇异的光子。

如果暗物质粒子是一种质量极小的粒子,那么它就会有十分奇怪的表现。比如它的存在方式可能不是相互独立的点,而是像在宇宙中翻滚的巨浪。

近日一些科学家在对一种认为暗物质由超轻粒子构成的理论进行了探讨。根据这种理论,暗物质粒子并非完全不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不会互相影响,因而我们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但是在某些极为罕见的情况下,这样的暗物质会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并产生射电波。

如果这样的暗物质与等离子体接触,且暗物质波与等离子波的频率一致,那么它们就会发生共振,使得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被放大,产生可以被探测的射电波。

宇宙中充斥着等离子体,所有的恒星都会向太空抛射等离子体。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在尝试探索暗物质与包含等离子体的环境,比如日冕或星际介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射电波。而这一次,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离我们非常近的作用点:地球大气的电离层。

电离层位于地球大气的顶部。在那里有很多被电离的粒子。这些带电粒子组成的等离子体内部会天然地形成等离子波,并与假想中掠过地球的暗物质波相互作用。

要想探测到这样的射电波并不容易。但是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能够在特定的频率上进行长期监听,也并非不可能。

电离层作为暗物质信号源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电离层能够天然地将来自深空的大量射电波污染反射掉;其次它离我们很近,易于探测。

当然这是一个基于高度假想进行的推测。不过总要去试一下的,否则怎么知道事实是否真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什么是宇宙射线?
...,有哪些无形的力量从太空轰炸我们的星球,悄悄地穿透大气层,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穿过一切,包括我们?这些难以捉摸的旅行者,被称为宇宙射线,携带着来自宇宙最遥远地方的秘密。在本文
2024-06-20 09:50:00
月球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陨石坑,可为何地球上却很少有?
...量,导致地壳的变形和撞击坑的形成。 地球拥有浓密的大气层,这是月球所缺乏的。当小行星或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因摩擦和空气阻力而受到减速和加热,最终在大气层中燃烧或破裂。这
2024-06-05 14:33:00
地球怎么了?向太空发射巨大光柱,到底怎么回事?
...在执行任务期间,捕捉到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地球的大气层中,一道巨大的光柱破空而出,仿佛地球在向太空发射某种信号。这道光柱被命名为“蓝色喷流”,因为它在影像中呈现出醒目的蓝色
2024-01-25 10:26:00
冥王星上的巨大发现!为何人类选择不开采?
...要作用。科学家们使用探测器收集的数据,发现冥王星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组成,这个发现与地球的大气成分非常相似。这可能意味着宇宙中的大气组成在某种程度上相似,暗示着太阳系形成中存在
2023-12-16 11:15:00
3000万元的舱外航天服无法回归地球?秘密背后隐藏着什么?
...,也无法返回地球。空气环境:太空中的空气环境与地球大气层有着明显的差异。地球的大气层包含氧气和其他气体,对生命提供了必要的呼吸条件;然而,太空中几乎没有空气,而且缺乏氧气。宇
2023-08-21 14:54:00
太阳的“回礼”:地球为太阳带来了一场罕见的极光秀
...为极光是由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通过地球磁场线进入地球大气层所导致的。阿尔文的研究为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奠定了基础,这一领域探讨了电磁波在带电
2024-08-27 13:37:00
距离地球600光年的类地行星,大气中可能有水蒸气,表面温度适宜
...:这类行星与太阳系中的水星类似,表面温度较高,缺乏大气层和液态水。尽管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较低,但仍有少数科学家认为这类行星上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生命。2. 金星型行星:这类行星与
2024-06-21 10:50:00
参宿四为何被称为史上最危险的恒星:揭秘爆炸倒计时
...其中包括紫外线和X射线。这些辐射在到达地球时会经过大气层的过滤作用,但如果参宿四的辐射突然变得更加强烈,我们的大气层可能无法完全阻挡住这些有害的辐射。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和X射
2024-02-04 10:41:00
200年历史的浮空器:背后秘密还未揭晓!
...助气流的推动,自由地漂浮在各个高度,并逐渐积累有关大气层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空气压力、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对于预测天气变化和研究气象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浮空器开始成
2023-12-11 15: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最美银发”!70岁的她,跪地救人!
白衣执甲寻常处,车厢施救危急时。仁心瞬现诠大爱,银发妙手显担当。今年四月,泰安市一辆4路公交车上的故事给出了最动人的答案——70岁的泰安市中心医院退休职工
2025-09-01 17:38:00
跪地施救显担当 怀孕护士勇救晕厥老人获家属感谢信
老人家属将感谢信送到医院大众网记者 李鑫鹏 济宁报道近日,家住某小区的王先生突发晕厥倒地,生命垂危之际,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儿手术室怀有数月身孕的护士冯肖肖路过现场
2025-09-01 17:49:00
因为爱,他为患病妻子种下一片猕猴桃园
大皖新闻讯 10年前,妻子突患疾病,在医院治疗期间,他听说常吃猕猴桃对妻子身体康复有好处,便铭记在心。待妻子出院回家休养
2025-09-01 20:02:00
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老兵故事从相册走进少年心
河北新闻网9月1日讯(董颖)今日,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以“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大任”为主题,开展了开学第一节思政课
2025-09-01 20:05:00
河北迁安:非遗走进“开学第一课”
9月1日,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营中心完全小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窗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文芳向孩子们展示非遗作品。河北新闻网讯(郭强
2025-09-01 20:09:00
河北乐亭:“筑梦100行动”暖心助学彰显大爱
图为乐亭县红十字会代表为企业颁发捐赠证书。河北新闻网讯(赵翠婷)8月28日上午,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河钢浦项汽车板有限公司通过乐亭县红十字会
2025-09-01 20:15:00
河北省第七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在邢台市南和区开幕
河北新闻网讯(吕若汐、耿昭)8月30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北省第七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在邢台市南和区文化馆开幕
2025-09-01 20:16:00
【学习观】擘画发展新蓝图,习近平引领上合组织开启新征程
总监制:薛立胜监制:蔡晓娟整理:谢露莹制图:罗雅涵编审:蔡晓娟张艳玲王月博中国网新闻评论部出品【责任编辑:马旷】
2025-09-01 21:01:00
“墙倾斜的越来越厉害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修?”居民:因为维修经费问题一直搁置没有解决8月20日,家住西安市莲湖区草阳巷家业小区的王女士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
2025-09-01 21:25:00
丢了的苹果手机还能主动“找”回来 广西女孩点赞西安很神奇很OK
一位个性的广西女孩,一位善良的西安大叔,两个相距遥远的生命,却因一部遗落的手机相逢,上演了一段跨越城市的暖心故事。21岁机车女孩环行中国途经西安一隧道跌落手机刘芳林是位21岁的广西女孩
2025-09-01 21:25:00
大皖新闻讯 9月1日起,天柱山风景区、山谷流泉文化园和天柱山地质博物馆对全国公安民警免门票(不含景区交通、索道及其他经营性消费)
2025-09-01 21:46:00
七夕佳节,星河璀璨。当七夕的浪漫传统与婚俗新风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七夕期间,荆楚大地上演着一场场“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
2025-09-01 22:22:00
8月27日,中国共产党江汉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强调,要锚定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行示范区目标
2025-09-01 22:53:00
多学科协作 建立长效随访机制 贵阳妇幼为“气切宝宝”编织无缝关怀网
8月27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复诊患儿。牛牛(化名)是一名超早产儿,出生体重仅880g,由于出生时肺部疾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
2025-09-01 23:04:00
贵阳开学首日直击!家长的目送、孩子的雀跃,勾勒成长最动人模样
9月1日,新学期的起点。贵阳市实验小学。清晨的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门外,人头攒动。蓝白相间的简易汉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那是一批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的新生
2025-09-01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