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孙权晚年为什么废嫡杀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3 13:45: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250年,年已69岁的孙权做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决定。

废三子孙和太子之位,赐死四子鲁王孙霸,改立七子孙亮为太子。

孙权有七个儿子,分别为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吴,长子孙登被立为太子,周瑜之女为太子妃。

孙登是个好太子,可惜不长寿。241年五月,孙登去世,年仅33岁。

长子先他而去,孙权悲难自抑,每次谈到孙登都不禁伤心流涕。

孙权晚年为什么废嫡杀子?

孙登

但太子之位不能空悬,半年后,即242年正月,孙权立三子孙和为新太子。

孙和被立为太子,实无悬念。

其一,按序当立。孙和为孙权三子,而其二哥孙虑早在232年便已去世,年方20岁。

其二,孙和综合素质高,既爱好文学,又擅长骑射,而且礼贤下士。

其三,前太子孙登临终前留下遗言推荐三弟孙和为太子。

同年八月,孙权又封了四子孙霸为鲁王,在待遇上与太子没有差别。

对于这两个儿子,孙权到底更偏爱哪一个?

似乎连孙权自己也分不清,因为这哥俩同母,母亲是琅琊王夫人(此说有争议,另一种说法是孙和为王夫人所生,孙霸为谢夫人所生)。

王氏是通过选秀而入宫的,深得孙权宠幸,爱屋及乌,对她生的两个儿子自然也分外宠爱,二人虽各为太子和鲁王,但起初竟然没有礼仪上的上下之分,在同一宫室中饮食起居,直至后来群臣议论,认为太子藩王应该上下有别,孙权才为二子各设宫殿和幕僚。

孙权晚年为什么废嫡杀子?

孙和

而正是因为这无差别的宠爱,激发了鲁王孙霸的野心,酿出了一场宫廷大祸——二宫之争。

二子分设宫殿和幕僚后,孙吴大臣随之分为两大派。

在《三国志》卷五十九《孙和传》中,裴松之注引用了殷基的《通语》,而在《通语》中便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孙和与孙霸各自支持者的名单。

孙和的支持者包括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人。(《通语》: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

孙霸的支持者则包括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人。(《通语》: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

殷基是吴国零陵太守殷礼之子,又在吴国担任过无难督一职,因此他的记载可信度很高。

二宫争斗之初,孙权知晓后,便以太子和鲁王要集中精力学习为由,禁止宾客来往。而此举并不奏效,两派矛盾愈演愈烈。

手心手背都是肉,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孙权犹豫不决。

但之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孙权下令了决心——双弃。

孙权晚年为什么废嫡杀子?

孙霸

这件事来源于孙权大女儿孙鲁班的挑拨。

孙鲁班的母亲是孙权的宠妃步夫人,而自王夫人进宫后,孙权便把宠爱之心分给了她一半,后因为孙和被立为太子之故,王夫人虽未封后,但行掌管六宫之实。

为此,王夫人深为孙鲁班所恨,常在孙权面前进谗言。有一次孙权病了,孙鲁班对孙权说,王夫人不仅无忧,反而喜形于色。孙权大怒,王氏从此失宠,忧惧而死。

而在此期,年迈的孙权又迷上了年轻貌美的潘夫人。

潘夫人名潘淑,有“神女”、“江东绝色”之称。

因潘父犯法,她被发配入织室。孙权得知她的美貌,就派人去画一张潘氏的画像,孙权见后便动心了:她愁起来都让人心动,何况她欢乐的样子呢?随即召入宫中,之后,潘夫人便生下了孙权最小的儿子孙亮。

老夫爱少妻,老夫疼少子,孙权最终决定双弃了。

孙权晚年为什么废嫡杀子?

潘夫人

公元250年秋,孙权幽禁孙和,七月,孙权正式废太子孙和,并流放故鄣,同时下令赐死鲁王孙霸。

同年十一月,正式立八岁的七子孙亮为太子,不久又立孙亮之母潘氏为皇后,这是孙权生前立的唯一皇后。

以废嫡杀子为结局,长达八年的二宫之争终于落下了帷幕,两年后,即公元252年孙权驾崩,享年71岁。

这八年的争斗,让吴国的朝堂混乱不堪。

后世多将此乱归结于孙权晚年昏庸,性格变得多疑甚至残忍嗜杀。

如《三国志》作者陈寿所言:“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

人随年纪衰老,判断力难免出现误差,这样的说法也合乎常理。

但孙权晚年废嫡杀子,似乎更有其深层的考虑。

试想一下,孙和、孙霸两党内斗的结果已经让朝廷产生了裂痕,如果再让二人之中一人即位,势必会造成朝廷造成更大的不安,引发进一步内斗,甚至互相杀戮。

这并非妄测,如袁绍死后,儿子袁尚和袁谭便完全分裂成了两派,从而导致了袁氏势力的灭亡。

因此,另选和这两派势力都无利害关系的接班人,也许正是孙权最明智的选择。

此外,孙权在废嫡杀子的同时,对朝中重臣也进行了清洗,这和之后的朱元璋做法很相似,都在为他自己身后的接班人清理危害皇权的隐患。

而在此次事变中,孙权表面不偏不倚,对孙和一党和孙霸一党各有处罚,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被孙权或诛杀或严厉打击的基本都是江东名门。

孙权晚年为什么废嫡杀子?

孙亮

为什么孙权要打压江东名门?这要从孙吴政权的三大政治势力说起。

第一股政治势力为代表皇权的孙氏宗族势力。

孙氏虽然出身寒族,但为吴郡富春县大姓,宗族力量比较强大。如在孙坚起兵对抗董卓时,孙坚的弟弟孙静就可以纠合乡曲及宗族五六百人,以为保障。其后,孙策从淮南渡江攻取江东,便以宗族成员孙静、孙贲、孙辅、孙河等人担任重要将领。

第二股政治势力为流寓江东的江北人士。

江北人士多为孙坚和孙策的原部属,也有其后南下避乱投奔孙权者,如程普、韩当、周瑜、鲁肃、蒋钦、周泰、张昭、诸葛瑾等人。

第三股势力则是江东本土的名门大族。

这股势力是最后加入孙氏政权的。为此,孙氏采取了征伐和怀柔两种手段。

孙氏虽是江东人士,但却出身寒族。所以当孙策率部到江东时,便遭到了江东名门大族的激烈反对。为了征服江东,孙策只有大开杀戒。故此,郭嘉曾言:孙策“所诛皆英豪雄杰”。

而孙权接手江东后,局势严峻,内忧外患。在内,“江北人士”在犹豫,如张昭。“江东名门”几乎一片敌意;在外,曹操和袁绍争夺北方的统治权,无论谁赢,下一步进兵的目标都是江东。

因此,孙权要想在江东立足,就必须要得到“江东名门”的支持。

最终,在孙权的努力下,通过联姻、分享政治权利等多种笼络手段,成功地把大批江东名门人士拉进了孙吴政权之中,著名者如虞翻、顾雍、陆逊、朱桓、张温等。

在孙权统治前期,这三股政治势力大体平衡,而江东名门一派稍弱,如周瑜鲁肃吕蒙都为江北人士。

而到孙权统治晚期,这种平衡被打破了。孙氏宗族和江北人士骨干先辈谢世,后嗣多无成就或才能,力量不断削弱。

而江东名门势力则随之急剧膨胀。如顾雍、陆逊、朱据为相共25年,而在猇亭之战中,陆逊大败刘备,此后陆逊执掌兵权达23年之久。

军政大权完全落入江东名门士族之手,这让老年的孙权深感不安。

孙权晚年为什么废嫡杀子?

陆逊

而“二宫之争”便逐渐演变成为孙权打击江东名门世族从而加强君权的手段。

被“两宫之争”牵连而被严厉处置的重臣主要有:

陆逊,被逼致死;顾谭、顾承,被撤职流放交州;朱据,孙权次女孙鲁育的丈夫,被贬,后被赐死;张纯,闹市斩杀;陆胤,投入监狱严刑拷问;吾粲,被下狱诛杀。此七人都是江东名门世族的重要人物。

陆逊是拥护太子孙和的,因为受到了孙权多次严加责备而致死。而诸葛瑾之子诸葛恪也是拥护太子孙和的,却被孙权加官进爵,晋升为大将军。偏袒之心,不言自明。

公元252年,孙权病危,他所选择的托孤大臣为五人,即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

在这五人中,孙峻为宗室,孙弘为江东寒族,诸葛恪、滕胤、吕据则都是江北人士。

二宫之争,孙权以废嫡杀子为代价,重创江东名门士族,巩固了皇权,机关算尽太聪明,但其后因为孙亮年幼,吴国先后出现了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专权的局面,把吴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8:45:5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权晚年太子之争背后的权力博弈
...虽然有一定的波折和意外,但基本上还是很平稳的。而唯孙权在太子的问题上最波折,最意外,杀戮最重,杀得人头滚滚,最后就连陆逊都被逼死。孙权在太子选择上的摇摆不定导致了东吴内讧,极
2024-02-27 02:44:00
从布衣到丞相,他是三国时期最为出彩的逆袭者
...瑜、陆逊等文武双全,也或许不如诸葛瑾、鲁肃等和吴主孙权关系密切,更不如后起之秀如诸葛恪、朱据等天纵之才。但他为东吴的霸业鞠躬尽瘁数年,堪称不折不扣的股肱之臣。其实步骘的家世可
2023-04-21 18:16:00
陆逊之死:孙权对江东世家的猜忌与打压
...心,将陆逊等残存之人的半数送还扬州,陆逊方能保命!孙权的薄恩寡情可见一斑。孙权为何如此对待陆逊,其中关键一点就是陆逊就是江东世家之首,而孙权属于外来户,为了确保自己权力基础,
2024-01-25 13:25:00
陆逊最后为何死在自己人手里
...沙场却死在了自己的主子手中。东吴的形成到建立东吴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带领其父孙坚的部下一起打拼出来的,孙策曾在袁术帐下谋职,一心只为袁术打天下,在好友周瑜的劝说下开始有了“野心”
2023-05-31 10:08:00
聊聊前期英明,后期糊涂的帝王孙权
孙权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前期英明,后期糊涂的帝王,比如汉武帝、唐玄宗、清乾隆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吴大帝孙权便是他们中的一员。孙权这个人在历史上前后反差极大,前期是“坐断东南战
2024-05-11 13:52:00
百年东吴(六十六)孙权托孤太元二年(252年)二月,东吴大赦,并改元神凤,应该也有以祥瑞为孙权祈福之意。然而在病榻上躺了几乎半年之久的孙权却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如今他感到自己大限
2023-02-02 14:53:00
惨遭迫害的孙吴三十位功臣,有的连后代子孙也不能幸免
...嘘的是,这种迫害甚至延续到了他们的后代子孙身上。在孙权统治时期,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功臣迫害?这些功臣们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以至于连他们的子孙后代都难逃厄运?而这种残酷的
2024-08-29 11:32:00
孙权最中意的接班人究竟是谁
吴大帝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纵观孙权在位早期,其手段和魄力都令人为之叹服。小说中诸葛亮“草船借箭”,便是以孙权为原型的,当时曹操看了之后,都发
2024-05-22 16:58:00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入相”。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光辉人物”,最终却受到了孙权的逼迫,忧愤而死,到底是怎么回事?1.陆氏家族说到陆逊的家族,笔者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东吴的势力分配。东吴的皇族当然是孙
2023-05-10 10: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