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15: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武王伐纣一事众人皆知,在周武王召集众人讨伐纣王后纣王自我了结,一向仁慈的武王竟然还不放过他的尸体,射了三箭后又将他的头颅亲自砍下。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让人不禁猜想武王记恨纣王的真相是否有更深一层的缘故,直到发现了两片遗留的甲骨,才能够离真相更进一步。原来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如若想要知道武王伐纣必为之的理由,那便要探究清楚文王的死亡,究竟是否与纣王有关。周文王享誉盛名,甚至被世人称赞为一个十分完美的圣人。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传说纣王生性残暴,相比起江山的风光领略更加喜爱与美人缠缠绵绵,当时的人们都知道纣王的性情,因此投其所好将几位美人送给他才将文王安全保释,最终还获得了纣王的奖赏。

不仅没有被纣王忌讳,还分给了他部分的权力,最终文王安然地活到了高龄。《礼记》中记载周文王活到了足有97岁,这点显然是存疑的,暂且不说纣王的残暴,其疑点也是重重。

《大戴礼记》有言“文王十五而生武王”,那么其兄长伯邑考就是文王在十五岁之前所生。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从《史记》对周武王的系族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其中武王还有两位同父同母的兄弟,即康叔封与厓季载,他们共同的母亲是太姒,与文王年纪相仿。

文王与正妻太姒在是十五岁前生下长子伯邑考,又如《史记》中所言武王克殷的时间是在文王离世的第十一年,此时康叔封与厓季载年纪不足以达到封国的要求。

即两人是文王九十多岁生下的孩子,显然不合常理。在九十多岁的高龄就算文王能够留下子嗣,太姒早已白发苍苍,在濒临生命尽头时不可能还生得出孩子。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从而将文王的死亡往前推,文王或许不仅没有活得那么久,很可能还是在经历了极为残酷的刑事之后逝去。有一推论是“文王死于非命”,这点的论据主要是根据武王伐纣时的疑点。

武王始终称自身为“太子发”,而不以王自居,甚至在他即将带兵讨伐纣王时将文王的木主携带着一同出行,木主在古代当是牌位的另称。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在更加久远的历史中,也确实有过出征队伍,携带着祖先的牌位之事,《周礼》中就出现了类似的行径,这并非稀罕的事情,同时还有提升将士凝聚力的作用。

而他自称为“太子发”应当是为了给文王正名,以文王的名义前去讨伐的纣王,此前文王所受到的胁迫应当不止一星半点,且很有可能文王就是因为纣王才死。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礼记》记载着周武王那一句近似强调的话语,前言是“予克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这透露出的信息已然十分巨大。

有一种解释为武王推翻了纣王,不是他自己有多么武力强盛,而是他的父亲文王先前明明没有罪却无端被纣王囚禁,囚禁一说是揣测却也应当是事实。

在1982年,出土的两片甲骨地点在陕西周原,据考古表明应当是来源于周文王姬昌所处朝代,上面所刻的字体较为纤巧,没有殷墟时期的那么大,虽都同样写甲骨文,更可能的是周朝的人所为。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两片甲骨都刻着“册周方伯”,“方伯”是商朝时期的领袖代称,在甲骨中其他地方还提到了“帝乙”,这也是当文王死后才有的称谓,所以“周方伯”所指应当就是周文王。

“册”一字有几种说法。如若是归类在战争开始前的宣告或是讨伐,通常后面还会带有“伐”一字,那不应当是周文王个人的前缀,先前并没有对象在一个人身上的说法。

另一种解说则带着些许的血腥,即将生物的四肢都斩断,仅留下躯干用作祭奠,可以称作“册羌”。甲骨上还刻有“又大甲”三字,再次隐喻了周文王的结局,被活生生地做成了人牲。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也有其他的说法是文王才是那位被纣王做成了肉酱的可怜人,《楚辞》有言“梅伯受醢,箕子佯狂”,此处的“梅伯”说的应该是文王。

上种推测在《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有相应提及的语句,在后世中大多数都将遭受了这种残酷行径的认为是伯邑考,实际需要更多的考究才能确定。

另有《史记》在《伯夷列传》中描述了那么一句“父死不葬”,这是伯夷等人的规劝中所提到的,武王并没有将自己的父亲下葬。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众所周知武王可谓是一个孝子,如若是他留有父亲遗体的情况下应当不至于如此,很可能是因为文王没有留下尸体导致武王无法下葬,将牌位在出征时携带也有了另一种缘由。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武王对于父亲周文王的死亡如此愤怒,并且还将这种愤怒付诸到纣王身上。文王享有的年份至今也存在争议,比较有可能性的是文王大致活到了六十几岁。

“文王受命惟中身”,这句记载出自《尚书》,“中身”就是一百的一半岁数,即五十岁左右,文王在被任命的时候五十多岁,后来又言文王在之后还有九年的时光。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算下来也就是六十多岁的年纪,更有《逸周书·文传解》与《古本竹书纪年》详细的讲解,武王活到了54岁,然后说武王比文王少了13个年头,文王具体的生命年限是67岁。

至于文王的死因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只能确定大多是非善终,很可能不是寿终正寝,更有秉持着文王是在羑里被纣王所杀害,所以最终才导致没有办法归国。

不过以上的说法并没有过多的依据可供参考,虽然有《史记》里“文王出羑里而归周”的佐证,但具体如何却难以经得起推敲,较为站不住脚。

历史上的文王竟然是被纣王斩杀祭祖,这种猜测是真是假

在人们的闲暇之时,武王伐纣此类更迭朝代的重大事件仍在谈论,文王与纣王的纠葛乃至武王的愤懑都不为现世众人所知,真实的历史严谨肃穆。

虽如今仅有蛛丝马迹可探寻,但也可将那些辩驳之处揪出来探讨一二,而诸如文王是否被纣王所杀乃至祭祖一事此种有争议的事件则保留着最初的私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纣王不祭祖,为何会成为武王伐纣理由?
...记载了周武王在灭商前发布的动员令,其中也同样提到了纣王“俾暴虐于百姓”,看起来武王伐纣也是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周武王口中的“百姓”跟秦汉以后的百姓概念是不一
2023-01-03 12:09:00
周公旦废止“人祭”制定“周礼”,是华夏文明的新生
...”,食子肉,立誓伐商姬昌在周原深得族人拥戴,引起商纣王猜忌。纣王听信谗言后怀疑姬昌有不臣之心,派人把他抓到殷都,关在商朝的国家监牢羑(yǒu)里(今河南汤阴北,距殷19公里)
2023-07-16 14:54:00
...能没有这么低贱,在当时就是名望很高的长者了,游说商纣王不被任用,听说文王贤明而主动投奔;又有说是文王被商纣囚禁在朝歌时,大臣散宜生、闳夭找到吕尚来帮忙;还有说周文王的祖父周太
2024-05-18 12:09:00
为何伯邑考这个名字很特殊,历史上他的结局如何?
...也是一个光风霁月的正人君子。他的父亲西伯侯姬昌,被纣王囚禁在朝歌,整整7年。纵使姬昌在离开西岐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伯邑考作为西岐少主,千万不能离开朝歌。可是,孝顺的伯邑考,怎
2023-09-10 01:33:00
《封神演义》中,纣王被描绘成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整天酒池肉林、沉湎后宫,没事干就拿大臣炮烙,剖孕妇肚子。而周文王,却是一个勤于政事、礼贤下士的贤君,没事就算卦玩,绝对的清心寡欲。
2022-12-07 14:51
周武王真实年龄揭秘:历史记载中的神话与真相
...在位93年,80岁继位,90岁克殷,他在90岁高龄时就征召了纣王,并亲自用箭射向纣王的尸体。大家都知道,即使今天科技发达如斯,90岁以上的人也很少有机会出游,更别说还要率大军
2024-02-18 13:09:00
周武王伐商以后,商朝为何还存在了4年
...《史记》中认为,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一举成功,打败商纣王建立了西周。20世纪末,我国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是建立在《史记》的基础上。专家们将西周青铜器——利簋的铭文释读,运用
2024-06-13 15:54:00
...),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其子武王姬发有天下后,追尊他为文王。主要事迹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
2023-10-22 20:31:00
为什么说周文王即使在羑里被杀,商朝依旧会灭亡?
...,商已死。对于这段历史,在《封神演义》的影响下,商纣王的形象深入人心。当然,在历史上,纣王生前是不可能得到这个谥号的。那时,他还姓辛。关于帝辛为何称帝不称王,在之前的文章中有
2023-05-06 13: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