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南大3900余名本科生告别鼓楼校区,寻根一年他们收获了什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20 22:22: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7月20日-22日,南京大学2022级约3900名本科生结束了一年的鼓楼校区学习和生活。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他们将在学校的有序推进下,整体搬迁至仙林和苏州校区,据悉,本次搬迁也是自2009年以来,南大最大规模的一次学生搬迁。

2022年9月,南京大学首开“寻根性办学”,本科新生大一年级全部入住鼓楼校区,完成一学年的大类培养后再进行学科专业分流。“寻根”一年,他们收获几何?

南大3900余名本科生告别鼓楼校区,寻根一年他们收获了什么?

隔空对话大师,“秉鸿鹄志,著济世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都将百年老校区的“文化滋养”打包进了行囊。

南大3900余名本科生告别鼓楼校区,寻根一年他们收获了什么?

“来到南大之前,我就读过余光中先生的《钟声说》,对‘常青藤攀满了北大楼’这一句印象尤为深刻。”开甲书院的女生温同学来自广西,2022年秋季学期带着对南大的情怀走进了鼓楼校区。“当我真的成为了‘南大人’,站在北大楼面前,看着满园的青翠,我总是不由自主去想,多年前那些在南大求学的人啊,是不是也和现在的我一样?”

虽然学习的是工科专业,但小温有一颗文艺少女心。她在北大楼前听过昆曲,也是南大校史博物馆的常客,一逛就是两三个小时。“一想到我走过的这条路,百年前曾经鸿儒云集,就在这梧桐树下品学论道,我的内心总会涌起一股神圣感。在鼓楼校区,每一次触摸历史的过程,都是在和大师隔空对话。”

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大地》的创作地“赛珍珠纪念馆”,秉文书院的男生赵昱昊和同学们一道,在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宪的带领下,畅谈人文学科的价值与阅读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给赵昱昊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的课堂不只在教室,甚至在每一句戏文或是歌词里。新生学院的原创歌曲《新声》中,有这样一句,‘秉鸿鹄志,著济世文’,这句话将陪伴我的整个大学时光。”

“我们的研究方向,一定要为国家发展而服务”

“鼓楼校区真的不大,和你擦肩而过的很多人,可能都是你的‘老学长’。”采访中,不少学生都表示,新生学院“南雍下午茶”环节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新生学院为学生们设置了独具特色的“南雍下午茶”,通过新生对话大先生,让青年学生濡染观摩,在经验丰富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学者影响下,精进学问、涵养人格。

南大3900余名本科生告别鼓楼校区,寻根一年他们收获了什么?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邢定钰院士的场景。我好紧张,但邢院士却是意想不到的和蔼。”有训书院的任禹宁同学告诉记者,邢院士以“老学长”身份,向同学们回忆起他在上世纪60年代,来南大求学的经历。“邢老师回忆,那时的条件不好,在草房中上大课,做实验也只能在北大楼的地下室,十个同学挤在一间宿舍,大家用脸盆打菜吃。对比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更有动力要勤学奋进。”

“施毅院长给我们讲过程开甲先生的故事。”健雄书院的毛靖淇说,施院长回忆,程开甲先生是一位“普通的老先生”,但他的一言一行之间,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施院长一直在强调程开甲先生的这句话,‘我们的研究方向,一定要为国家发展而服务’,我想这就是南大的精神传承。”

难舍回忆,新起点开启新学期

7月20日凌晨4点,开甲书院学生潘先胜早早起床,他是第一批出发的学生。下楼时,他发现辅导员已做好准备工作。搬迁进行得很顺利,整个搬运过程避免了拥堵。潘先胜告诉记者,学校提前一天就组织同学们把大部分行李都搬到了楼下,还分发了编织袋、纸箱等搬运物品。

南大3900余名本科生告别鼓楼校区,寻根一年他们收获了什么?

此次搬迁,学校调用了50辆厢式货车和25辆大客车,采取人货分离、有序循环的形式开展搬迁,两地三校区一盘棋规划,相关部门高效协调,学工干部全员参与两端衔接等措施保证整个过程平稳安全、有序。

中午12点,记者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看到,学生们拎着行李陆续来到搬迁工作上车点,分批有序上车。大巴车上,不少同学对着车窗外的图书馆拍照留念,记录这特别的一天。

当日下午3:00,记者跟随学生一道,来到了南大仙林校区。在各学院志愿者的帮助下,学生们有序前往宿舍区,而他们的行李早已等候在宿舍楼下。学生只需完成新旧宿舍卡的更换就可以拎包入住。文学院本科学生小周表示,自己来之前还有些顾虑,“女生力气不算大,不知道能不能搬得完,发现根本就不要顾虑这些。到了这里,学长学姐已经帮我们把行李搬上去了,非常幸福,特别周到,非常感动。”

南大3900余名本科生告别鼓楼校区,寻根一年他们收获了什么?

“当天,对新生而言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新起点,他们将启航到南大仙林校区和苏州校区开启新的篇章,这也是他们服务国家、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新起点。”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党委副书记施佳欢表示,2022级学生的搬迁,意味着学生们求学新阶段的开启。“他们即将进入专业培养阶段,相信他们在新的校区能够创新成长,青春奋进。一定能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知识和综合素养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据了解,搬迁工作主要集中于7月20日至7月22日。学生们还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健雄书院的学生被安排在最后一批搬迁至苏州,他们分批主动担当起帮助其他同学的志愿服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频萍陈兴民(实习生)/文佘治骏/摄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去年9月,南大鼓楼校区再次迎来本科新生,3907名2022级本科生在鼓楼校区开启“寻根之旅”,完成一年大类培养后再根据专业分流至各校区相应院系。施佳欢表示,在鼓楼校区的这一
2023-07-21 02:05:00
...热闹非凡。当天上午,南京大学技术科学试验班的460余名本科生从鼓楼校区(南京)出发,经4个小时车程来到这里。2022年9月,南京大学开启“寻根性办学”,本科新生大一年级全部入
2023-07-23 15:03:00
...最大的一次学生搬迁工作。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近4000名本科生集体搬迁至仙林校区和苏州校区,继续接下来三年的学习生活。据了解,南京大学从 2022 年开始实行“寻根性办学”,所
2023-07-21 09:14:00
权威发布|南京大学202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来了
...取得学籍并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生分别颁发南京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第四条 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的原则,通过全
2024-05-30 16:27:00
高考倒计时100天│南京大学公布2024年本科招生七大亮点
...流大学的道路上不断奋进2024年本科招生七大亮点 01提升本科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未来领军人才“在南大,人人都能学AI”
2024-02-27 16:00:00
拉开大规模建设序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雄安校区启动主体工程建设
...设内容为464间本科宿舍及管理配套需求,可满足1800余名本科生的住宿需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雄安校区主体工程建设启动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红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
2024-08-04 14:51:00
...艺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2021、2022、2023级本科生和全体研究生,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1、2022级本科生和全体研究生,以及学校行政机
2024-07-09 07:55:00
厦门大学首次举办校园半程马拉松赛
...和漳州三个校区举行。参加奔跑活动的选手既有厦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教职工,也有厦大校友和社会跑者,更有特邀公益跑者、官方配速员和急救跑者等专业人士。图为厦大思明校区校庆环校跑
2024-04-15 09:22:00
西安交大6000余名新生昨起报到
...,对于申请西安交大2023级“绿色通道”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缓缴学费及住宿费等费用。同时为新生补助1000元,免费提供床上用品一套,入学时已将床上用品在学生
2023-08-19 01: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烟台高新区:绿色科技绘就低碳蓝图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烟台高新区,以烟台阳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阳光新材料”)为代表的企业
2025-11-05 14:42:00
三轮车侧翻路中 郎溪热心公交司机和乘客伸出援手
大皖新闻讯 11月3日下午两点多钟,郎溪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城西换乘中心至白茅岭班线的驾驶员刘志农,驾驶公交车行驶至郎溪县迎宾大道与S202交汇口处时
2025-11-05 15:04:00
劳动课养出“团宠”!合肥这所学校两只大白鹅火了,课间互动超治愈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北校习友校区,两位新晋“顶流”火了。他们不是学霸,也不是社团达人,而是两只身披白羽、步态雍容的大白鹅
2025-11-05 15:05:00
15小时生死救援!绩溪多方力量合力救助坠崖驴友
大皖新闻讯 “从接到报警,到成功把人抬到山下,大概用了15个小时。”11月1日下午4点多钟,绩溪县公安局伏岭派出所接到求助
2025-11-05 15:07:00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
2025-11-05 15:23:00
近日,网络热梗逐渐成为中小学生作文“套路”的报道引发关注,“绝绝子”“破防”“包的”等网络热词替代原本语意丰富的表达,部分青少年似乎正陷入一种“不说热梗就词穷”的表达困境
2025-11-05 15:49: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护士及时救助晕倒男子 平凡善举温暖深秋烟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就是打个电话的事,没想到他还专门送来了锦旗。”当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五官血管通路病区护士秦聪收到孙先生(化姓)送来的锦旗时
2025-11-05 15:54:00
东平农商银行:零钱存银行 “碎银”也生光
鲁网11月5日讯近日,李先生手持满满两大袋零钱,来到东平农商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在工作人员耐心清点后,顺利将6.7万元零钱存入账户
2025-11-05 15:54:00
探秘地球脉搏,筑牢安全防线——山师附小雏鹰小队参观济南市地震科普馆实践活动
11月1日,山师附小2021级四班雏鹰小队的队员们来到济南市地震科普馆,开启了一段生动有益的地震科普之旅。一声巨响,地面在脚下剧烈扭动
2025-11-05 15:55:00
河北日报讯(许君强、李晴宇)在10月17日至19日召开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辛集市5家企业组团参展,在数字区域发展馆集中展示智能制造
2025-11-05 16:14:00
近日,中国银行河北路支行服务小队前往一位年过九旬,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为其办理银行卡。该行位于唐山市路北区第一大社区,日常客户量大
2025-11-05 16:19:00
88岁,余额38.83元,7枚奖章,520元党费,这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罗官章同志逝世时,留给我们的一串数字,从这串数字里
2025-11-05 16:20:00
描述醉人景色,是“绝绝子”;遇到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也是“绝绝子”;夸伙伴才思敏捷,还是“绝绝子”……最近,记者走访了10余所中小学的约50位学生
2025-11-05 16:32:00
潇湘晨报11月4日报道,近日,合肥火车站一名保洁人员细致擦拭候车室座椅的画面,在网络爆火。画面中保洁人员或蹲坐或俯身,仔细擦拭候车座椅
2025-11-05 16:35:00
李某(男,28岁)因工作纠纷扎伤两名同事!石家庄警方:李某当场被控制
11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2025年11月4日14时30分许,在该区民生路与大经街交口附近发生一起伤害案件
2025-11-05 1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