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如何应对地震?中国地震局发布“防震减灾18条”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13 09:46:00 来源:中国网

2025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国地震局当天在湖南韶山举办全国第二届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正式发布共18条规范内容的《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及释义》(简称“防震减灾18条”),可助力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并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供依据。

这是全国层面首次编制的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行为技能规范,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基本行为和技能各9条,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防震减灾18条”强调,尽管地震发生不可避免,但科学认识地震致灾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防御和应急避险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减少地震灾害损失;防震减灾既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

基本知识和理念:防震减灾重点在防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发生不可避免,地震灾害可以减轻。

——地震活动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活动断层上。

——当较大地震发生在附近时,人们通常先感到明显的上下颠簸,数秒到十余秒后会经历更为强烈的震动或摇晃。

——破坏性地震会直接毁坏房屋设施和自然环境,并可能引发火灾、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震级衡量地震大小,地震烈度衡量不同地点受到地震影响的程度。一般来说,同一场地震,距离发生地震的断层越近的地方烈度越大。

——地震预测还是世界科学难题,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地震预警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发出的紧急警报,能给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地区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提前应对时间。地震预警有盲区,并且存在误报和漏报风险。

——减轻地震灾害,重在防御。城乡建设需要科学选址并做好抗震设防,社会和公众需要做好应急准备。

——中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防震减灾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需要人人参与。

基本行为和技能:学习知识养成习惯

——主动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积极参与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中小学校是地震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

——会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获取地震预警等地震信息服务,能够识别红、橙、黄、蓝四个地震预警级别。

——能够识别并且不传播地震谣言。个人如果怀疑某种现象可能与地震有关,可咨询当地地震部门。

——关注生活工作场所房屋设施的抗震能力,必要时会检查和加固住房,消除围墙、吊顶等附属构件的灾害隐患。自建房屋设施时能够满足当地抗震设防要求。

——养成防震备灾习惯,准备地震应急包,合理放置家具、电器和高大物品,熟悉周边避难场所分布和疏散路线,制定家庭应急避险计划并开展演练。

——遭遇地震时,能够因地制宜采取伏地、遮挡、手抓牢,强烈震动结束后移动到安全位置等合理可行的避险措施。在公共场所要听从现场应急指挥。

——若被困地震废墟,能够合理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耐心等待救援,根据所处环境和条件积极自救,尽可能摆脱埋压状态。

——在地震现场,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救助受困人员,懂得防范余震带来的危险。

【责任编辑:郭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地震局举办全国防灾减灾日首届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
...(记者 孙自法)2024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国地震局当天在浙江宁波举办全国防灾减灾日首届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旨在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高全社会
2024-05-12 19:34:00
...国地震局长会议以视频形式在京召开。会议表示,2023年中国地震局党组要继续构建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防震减灾事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质量地震
2023-01-18 16:53:00
...信息中心综合管理部部长、2022年天津科普大使庞群英和中国地震局骨干人才、防震减灾优秀人才谭毅培,分别为汉沽街道滨河家园社区居民和汉沽街道干部进行防震减灾科普讲座的相关内容讲
2023-07-05 02:19: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刘夏村)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14日表示,2023年要加快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新格局,从积极推进大中城市和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加大乡
2023-01-14 20:03:00
...特色品牌,实现党务、业务、服务工作的同频共振,擘画防震减灾新图景。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区地震局党支部在“找准思想聚焦点、明确行动发力点”上做文章,将主题党日活动“搬”进科普宣
2023-12-12 09:57:00
海南胜达种植养殖场和5所学校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
...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4日消息(记者 胡丽齐)中国地震局近日公布2022年度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认定评估结果,海南省琼海市地震宏观观测科普教育基地(
2023-01-04 16:58:00
“童声唱诵防震减灾”专项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举行
...水相连》精彩瞬间“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是由中国地震局、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联合主办并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承办的全国性活动。“童声唱诵防震减灾”专项活动作为主题活动
2023-04-22 10:17:00
吉林省地震局与吉林省科技馆联合举行“震震有词”地震科普知识志愿讲解员风采展示现场活动
...大地震47周年,为了铭记历史,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学好防震减灾知识,吉林省地震局与吉林省科技馆联合举行“震震有词”地震科普知识志愿讲解员风采展示现场活动。50余名学生、教师及家
2023-07-30 21:02:00
...州市防震减灾中心。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应急管理部和中国地震局提醒,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的说法无明显科学依据。数据显示,1900年以来,全球每年平均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8级以
2023-02-24 08: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因公司未缴社保,西安市长安区女子张方春(化名)提起劳动仲裁,要求陕西御赋华医健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赋华医公司”)进行支付
2025-11-04 08:04:00
热点追踪 热线电话029-88880000针对女性的温柔陷阱 情感外衣下的投资迷局山东、江苏女子近日来到西安“投诉”陕西“修xx”公司
2025-11-04 08:04:00
“你说我这个天天宣传反电诈、反诈骗的法制节目主持人,竟然也会上当受骗啊。”近日,《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李晓东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
2025-11-04 08:04:00
伴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我国健康体检需求持续增长,商业体检机构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然而,随着个别负面事件的曝光,与商业体检相关的一些问题浮出水面
2025-11-04 08:05:00
好吃吗?“新奇贵”面包登鹭 有单品贵至76元
售价39元的网红牛角包。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39元的牛角包、76元的欧包……“新奇贵”正成为外来品牌面包店的新标签
2025-11-04 08:08: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彦铭)近日,针对“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活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消费提示和电商平台合规指导
2025-11-04 08:13:00
平山县东回舍镇南庄村一养殖场发生火灾  知情者:系人为纵火
11月3日,据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河北石家庄平山县东回舍镇南庄村一养殖场发生火灾。知情者告诉记者,火灾属实,为人为纵火
2025-11-04 08:15:00
“看不见的电厂”通过智能服务平台,将张家口、唐山两地蓄热式电锅炉聚合成整体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启用河北日报讯(潘文静
2025-11-04 08:1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厦法宣)昨日是《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施行后的首个工作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审查我市首例个人破产申请——一家物联网技术企业创始人申请个人破产
2025-11-04 08:38:00
河北昌黎一钢铁厂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地应急管理局:司机不幸遇难
11月3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称,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钢铁厂发生塔吊倒塌事故,疑造成一人死亡。视频显示,一处三层厂房旁的塔吊发生倒塌
2025-11-04 08:50:00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热点论文数量世界占比首次过半,达53.2%
2025-11-04 08:52:00
11月1日晚,“苏超”决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在现场62329名观众的见证下,泰州队战胜南通队,夺得首届“苏超”冠军
2025-11-04 09:00:00
为更及时、有效地解决市民在供暖季遇到的难题,华商报开通了五大反映渠道。这五大渠道,就像五座桥梁,连接着市民与供暖部门,确保每一个声音都能被听见
2025-11-04 09:08:00
大皖新闻讯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记者从近期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本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
2025-11-04 09:33:00
中国网11月4日讯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瞄准我青年学生群体,以求职兼职等名义,拉拢、利诱甚至胁迫我个别青年学生为其从事涉密资料搜集等间谍活动及其他违法行为
2025-11-04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