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博爱县: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7 06: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杜挺勇

本报通讯员 刘瑞瑞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近年来,博爱县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树牢大抓基层导向,着力提高基层组织力建设,凝聚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抓头雁树典型

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该县强力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三年行动,推出以鸿昌街道下期城村王小圈、月山镇图王村杨应芬、磨头镇南十字村刘伟杰等为代表的先进党组织书记群体,增强“头雁”矩阵效应。

磨头镇南十字村党支部书记刘伟杰放弃年薪50万元的工作,返乡跟种植能手等学习种菜技巧,高效节约管理村级土地、资源,带动周边4个村流转村集体土地1500亩,推广蔬菜、粮食规模化种植,年收益达到100余万元,让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鸿昌街道下期城村党总支书记王小圈发出“我们所干的,就是群众所盼的”庄严承诺,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开垦半架山,从垫石修路、覆土种树,到打深井、学技术,将曾经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

抓组织强产业

激活发展红色引擎

该县不断强化县级组织力,撬动各方项目资源聚合,探索公益基金、村企共建等模式,整合各类资金1750万元作为公益基金,投入支部建设硬、发展势头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开展党建引领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精心筛选30家经营效益好、社会责任强的优质企业与乡村振兴示范村签署共建协议,明确组织联建、资金投放和文化共融等共建内容,尤其是把资金投放与企业经营效益深度捆绑;用活银行等金融资源壮大公益基金,县政府与农业银行焦作分行签署合作协议,围绕乡村振兴、农业项目建设等开展深度合作,降低县域市场经营主体贷款、融资门槛。

为助推产业发展,该县通过区域化联合党委,深入谋划延链、补链和强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例如,该县以月山镇乡村旅游产业片区党委为试点,整合区域内“三村一景区”,在产业、人才和运营上下功夫,把产业形态补全,把产业品质提标,把零散业态串成一条线。通过召唤“归乡人”,把在外能人招回来;吸引“新乡人”,把行业精英引进来;留住“原乡人”,把本地村民用起来,为村庄治理、建设和发展聚智献力。充分发挥强村公司、职业经理人等专业人才作用,建立完善一套党建引领下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抓支部聚人心

绘就为民服务画卷

该县探索推广“支部领办、党员骨干、群众主体”机制,以党组织为核心,每名“两委”干部牵头领办乡村振兴一项重点任务,热心群众通过参与自治组织活动加入乡村振兴工作队伍,变“干部干、群众看”为“一起干、齐点赞”。在月山镇图王村党支部书记杨应芬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遇事冲在前,带头作表率,带动村内党员群众先后改建了村西暗河工程,解决了下游村庄和村内三个村民小组土地、竹林灌溉难题,村庄路况坍塌隐患得到了全面整治;拆除了危旧老房10余座,废弃猪圈2处,为5户群众解决宅基地问题;利用优势、整合资源,联系企业无偿提供材料,硬化背街小巷路面220米;对沿路九小场所实行关、停、整,有效提升出行环境。

抓人才重培育

汇聚不竭发展动力

该县选优配强“三农”一线干部,注重从一线识别考察干部,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汇聚到“三农”队伍中,落实“选苗、育苗、用苗”链条式培养计划,通过引路子、给位子、压担子,帮助他们脱颖而出、快速成长;着眼村级干部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通过召开“春节恳谈会”、走访返乡人士等方式大力挖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中的优秀人才,储备一批管用能用的村级后备干部。推行党组织书记队伍导师帮带制,将优秀人才进行提前试岗锻炼。如大胆起用柏山镇水运村33岁年轻支部委员冯路路,由老党支部书记手把手帮带,突出思想武装、政治历练、群众工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帮带任务。通过半年多的“老带新”试岗锻炼,目前已成长为一名能干事、干实事、群众认可的农村支部书记,在乡村建设示范村打造中冲在头、作表率。

在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力建设的同时,博爱县总结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突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依托自然、人文、旅游等资源禀赋,打造出五种类型特色精品村。

乡风文明型。立足各村村情村史,打造了钟庄村“义务工+积分制”、水运村“礼、信、仁、义、智、孝”特色品牌的村庄发展模式。产业带动型。注重挖掘乡土资源优势,依托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如南朱营村搭温棚、办企业,发展果蔬产业,小王庄村打造“科普、研学、共享”的特色菜园。文化引领型。深入挖掘非遗、历史、红色等乡土特色文化元素,以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形成了以“齐心、齐力、齐家”为核心的齐村三齐精神,打造了以英雄人物刘聚奎故居为主的柏山村红色旅游基地。乡村旅游型。围绕竹林、泉水、人文等本土特色资源,融合发展农村文旅文创新业态,打造了以西张赶村、泗沟村等一批“竹林水乡”品牌。城郊融合型。充分发挥王庄、下期城村等城乡融合地带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仓储物流、优质水果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成效反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博爱县:民族石榴花红 “妆点”乡村振兴路
...磨头派出所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博爱县民族团结的“石榴花”争相绽放,呈现出越来越多团结奋斗的乡村振兴新景象。文旅提质,振兴发展“劲头足”打造特色美食。重点推
2024-06-12 06:48:00
博爱县“牵手”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博爱县“牵手”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七个方面发力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讯(记者王爱红)记者从博爱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日该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签约,
2024-01-30 06:58:00
博爱县许良镇:“空心村”治理不断推进
...做通工作,务必迅速行动。”6月15日下午,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组织辖区23个村支部书记召开了一场专题座谈会,怎样整治“空心村”,怎样变成“美家园”?镇、村干部现场剖析问题
2023-06-16 19:43:00
博爱:果蔬丰产增收忙
...毋东霞)插拱杆、盖薄膜、打苗穴、除杂草……这几天,博爱县清化镇街道王庄村的果蔬大棚里,村民们不误农时不负春,用勤劳双手为今年果蔬丰产增收忙碌。“趁着天气好,提前把西红柿苗、辣
2024-04-02 06:43:00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本报记者 杜挺勇 冯新瑞博爱县磨头镇南十字村建起特色蔬菜大棚129座,年产蔬菜3000余吨。中站区龙翔街道赵庄村建设标准化卫生所、图书馆等,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023-01-13 06:44:00
博爱县:“五星”创建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种满了花花草草,感觉非常幸福!”对于家门口的变化,博爱县许良镇南道村村民郑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五星”支部创建以来,博爱县各乡镇(街道)村风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县紧
2024-01-19 06:58:00
...督后,村民对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能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圈对鸿昌街道纪检监察干部说。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解决“三资”管理混乱等村级监督难题,博爱县
2022-12-31 06:01:00
...她”力量。观模式、学方法、拓思路。杨鹏杰一行先后到博爱县怀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京优五洲商贸城等地进行实地观摩。每到一处,观摩成员与各企业负责人认真交流,全面了解企业发展先进
2024-05-16 06:48:00
春耕备战忙 大家财险“一喷三防”护航河南小麦生长
...装载有混合药剂的植保无人机,在春耕关键节点,对当地博爱县磨头镇际西村120亩麦田实施“一喷三防”作业;另一大片麦田里,为避免农药误洒到旁边蔬菜地,大家财险组织驾驶员启动地面自
2024-04-29 18: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