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形机器人上台阶这么稳,是因为有个“肚脐眼”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21 15:47:00 来源:缘之心

人形机器人“天工”,是由工信部和北京市共同支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设计研发的。

“天工”是纯电驱拟人奔跑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它可以稳定行走、奔跑、翻越障碍等,我们看到的“天工”,不仅是一个人形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的母平台。

研发人员介绍,机器人母平台可以作为一个基础平台,扩展出更多的功能。比如更换安装更为精巧的机械臂、更为智能的头部等。在机器人的胸腔内,还留存了足够的空间,方便它扩展电池续航和运算能力。目前,“天工”正在进行持续的迭代和开发,并且拥有了多项技术突破。

近期“天工”又掌握了哪些新本领?

人形机器人上台阶这么稳,是因为有个“肚脐眼”吗?

要实现诸多技艺有什么难度?

人形机器人能帮我们干哪些活?

“天工”最近有了哪些新本领?

此前,人形机器人“天工”已经可以稳定行走、奔跑、翻越障碍等,甚至还在学习如何惟妙惟肖模仿人体形态。经过不断学习迭代,人形机器人“天工”最近又掌握了哪些新本领呢?

最近,“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真实地形测试中,成功登上北京通州区海子墙公园最高点,实现了100多个台阶的连续攀爬,成为全球首例可在室外连续攀爬多级阶梯的人形机器人。

借助具身“大脑”和具身“小脑”,“天工”机器人能够在行进中精准识别前方地形,并实时调整全身动作和步态,在沙地、雪地、山坡等多种复杂地形中实现高速奔跑,奔跑速度已经由最初的每小时6公里提升至每小时12公里。

“天工”如何实现攀登百级台阶?

那么,人形机器人要实现攀登百级台阶 ,具体都有哪些难度呢?“天工”又是怎么实现的呢?攀登百级台阶,“天工”都有哪些好帮手?

无磕碰、不踩棱、不踏空,在北京的一个公园内,“天工”平稳攀登了134级台阶,这些台阶的高度不一,台阶缝隙甚至还存在破损和松动,对人来说都会有一定攀爬难度,“天工”是怎么实现的呢?

人形机器人“天工”之所以能实现户外场景攀爬100多级台阶的本领,主要依赖于它新增加的两个装备。

在它的头部有一个激光雷达↓

而在它的腹部也就是人类肚脐眼的位置,增加了一个摄像头↓

这样的两个装备组合在一起,就为“天工”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觉的眼睛,通过对周围环境视觉信号的实时捕捉,可以让“天工”在复杂的环境过程中自主进行识别和行动。

“天工”顺利实现了依靠视觉融合感知进行上下台阶。视觉的融入,相当于给机器人又增加一层复杂的数据输入,他们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计算和运动控制,决策和行动时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团队介绍,我们看到的人形机器人大多是不具备视觉感知能力的“盲人”。这些没有视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要依靠提前建模,迈出固定步幅去上台阶,或者依赖仿真训练的经验,尝试碰触障碍物的位置,再去判断如何迈步,在一些陌生场景下,踏空摔倒就很常见了。

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项目人员 魏嘉星: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要做到稳定的感知行走,其实对于它的整个计算能力是有非常高的要求的,要保持50毫秒以内的高频率视觉更新。同时我们会把视觉感知的一些信息和本体信息,在虚拟仿真训练的世界里进行部署。部署好了之后,会有成百上千台机器人结合这种算法进行优化和迭代。我们把效果训练好之后,再部署到真实物理世界的机器人身上,就可以让它具备一个很好的感知行走能力了。

"天工"是依靠"眼睛"来看路吗?

人形机器人“天工”其中一只眼睛在肚脐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另外,“天工”的运动过程中,是单纯依靠这些眼睛来看路的吗?

之所以把摄像头放在了机器人的“肚脐眼儿”上,是为了能够让摄像头更好看清脚向前行进的道路。

但即便如此,它所能获取的环境信息还是十分有限。

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天工项目人员 魏嘉星:我们的信息可能还是不够的,因为人形机器人在行走的过程中,还会摆动它的身体、手部或者腿部,也会对信息有一定的遮挡。我们通过对于运动算法的突破,能够让机器人从有限的信息,推测出更多全面的信息,从而实现它稳定的感知行走。

“天工”如何实现雪地奔跑?

除了普通路况,您知道“天工”是如何应对特殊天气和路况的吗?比如如何实现雪地奔跑?应对复杂地形的移动能力提升,将成为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在真实环境执行任务,甚至在山地、雪地救援、废墟等极端环境下作业的基础。

目前“天工”的最大奔跑时速已提高至12千米。在雪地进行高速奔跑,环境松软湿滑,对于机器人来说并不容易。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会在虚拟仿真场景下,给机器人注入一段短时记忆,让机器人能够知道,在特殊环境和情况下,如何更好进行本体的自我控制。

人形机器人如何变身电力巡检员?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愈加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一起来看看“天工”是如何变身电力巡检员的。

只见“天工”走进配电室,手持超声波低电波局部放电检测仪,对多台电柜进行多点位局部放电检测,高效完成巡检任务。同时还能顺利完成合闸、分闸等操作任务。

发挥如此稳定的“天工”,在日常训练中,也要面对很多不稳定的场景,增加它的抗干扰性。比如重达10公斤的大球,直接砸在“天工”身上,它简单调整步伐,很快就站稳了脚步。之所以做这种击打训练,目的就是让机器人在面对任何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击,如大风天气等,依然能够稳稳执行任务。【编辑:李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工开物 智破难关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天工开物 智破难关——北京人形机器人“天工”如何奔跑起来本报记者 曹政日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经开区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本报
2024-05-15 03:02:00
接近人类完赛时间!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半马夺冠,背后股东涉小米、优必选
“马上就要冲线了,终点线就在眼前……首位人形机器人的撞线时刻!60901号机器人天工成功完赛!”比赛现场,身穿运动服、脚踩黑色运动鞋的“天工Ultra”率先冲过终点线。图源:央视
2025-04-19 17:56:00
“奔跑”起来的机器人(在现场)
...记者 王昊男《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2日 第 04 版)让机器人也能像真人一样“跑”起来,如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已成为现实。今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
2024-06-02 05:37:00
...声中,身穿橙色运动背心,脚穿黑色跑鞋的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赛后,在距离终点线百余米的
2025-04-20 03:34:00
中国“天工”以6公里时速奔向你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全球首例能跑的人形机器人中国“天工”以6公里时速奔向你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经开区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能以6
2024-04-28 03:58:00
北京人形机器人研发迎来关键突破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本报记者 曹政昨天,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经开区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主持人一声令下,通体黑灰色的机器人从屏风
2024-04-28 03:59:00
“天工”人形机器人再升级!能登百级台阶、雪地高速奔跑、无惧大力撞击
全球首个实现拟人奔跑的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天工”再升级,通过具身小脑所带来的全身控制能力升级,面对复杂环境的移动能力大幅提升。澎湃新闻从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下
2025-02-17 18:11:00
全球首个!我国发布人形机器人“天工” 可拟人奔跑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经开区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全尺寸、纯电驱拟人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这款机器人身高163cm,体重达到43kg,拥有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并
2024-05-01 20:42:00
中国推出纯电驱人形机器人“天工”
...27日推出全球首个可做拟人奔跑动作的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在京亮相。(新华社)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的发布会介绍,该机器人高度为163厘
2024-04-28 16: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迁安市第七实验小学教师高飞艳:把读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今年3月,高飞艳带团队走进农村薄弱校送教。 受访者供图10月20日,迁安市第七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高飞艳提前10分钟走进教室
2025-10-23 08: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见习生 陈煜凯 通讯员 夏一保 )近日,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厦门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联合发布通知
2025-10-23 08:43: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为新征程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吹响了奋进号角
2025-10-23 09:16:00
大皖新闻讯 “小区住了十几年,没见着一分公共收益!”“物业说电梯广告没钱赚,可广告月月换新,钱到底去哪了?”这些业主的质疑
2025-10-23 09:33:00
聊城出台条例 供热不达标可退费!
鲁网10月22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22日上午,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聊城市供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
2025-10-23 09:3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通讯员 王晓琳近日,东明农商银行东明集支行工作人员以高效、暖心的服务,成功帮助一位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
2025-10-23 09:50:00
近日,“夕阳红”剧组在网络上爆火,35 岁小伙鲍小光带领二十多位平均年龄超七十岁的留守老人,用低成本翻拍影视剧,凭借“最低成本三国”成功出圈
2025-10-23 10:10:00
1.5亿老洋房两度降价、第四次流拍,拍卖公司:后续处置需跟业主沟通再决定
大皖新闻讯 10月23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平台看到,上海市愚园路上一栋百年老洋房末次流拍。此房是《安家》《三十而已》等影视剧的取景地
2025-10-23 10:46:00
10月19日,黄女士此前委托朋友捐赠一件白色蕾丝衣物。该衣物因一颗水晶扣缺失购买时曾获优惠,另一颗纽扣是至亲长辈发现袖子扣不上
2025-10-23 10:54:00
景区经济的“舍”与“得”
鲁网10月23日讯(记者 王玉龙)彩叶斑斓的山径上,游客们踏秋而行,云海、飞瀑与层林尽染的景致尽收眼底——这场面并非国庆黄金周的专属
2025-10-23 10:27:00
当红齐天领航2025元宇宙大会:AI与XR驱动下一代元宇宙产业生态平台
10月16日,2025元宇宙大会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33Meta Club隆重启幕。大会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主办
2025-10-23 10:16:00
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一张图教你学习生物
鲁网10月22日讯为深化学生对高中生物核心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表达能力,近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64级高三年级生物组主办的“细胞代谢思维导图大赛”正式收官
2025-10-23 10:24:00
河北新闻网讯(孙也达、崔岭)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在青岛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我国版权领域规模最大
2025-10-23 10:05:00
孩子说话“结结巴巴”,长大会自愈吗?这几个干预方法家长要学
鲁网10月23日讯提起孩子的“结巴”问题,很多家长头疼不已。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语言障碍门诊接诊的“口吃”患儿也不在少数
2025-10-23 09:40:00
能在小切口内“巧手”回春,也能在游戏场景下助力康复训练……“面试”现场,来了群“机器人高材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骨科手术室内
2025-10-23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