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5月10日一大早,钦州地区暴雨倾盆。
“南防线康熙岭至茅岭站间136公里105米处线路左侧路堤发生溜坍,溜坍长约55米,请立即组织人员抢险!”8时,钦州工务段副段长禹威华在巡查时发现一处水害,立即报告段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该段迅速启动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抢险人员携带防洪备品赶赴现场。
9时许,220余名抢险人员先后到达现场,钢轨桩、彩条布等抢险料具也由轨道车运输到现场。经过仔细检查,防城港线路车间主任舒建新立即制订抢险方案。
“大家三人一组,抓紧把钢管桩打入地基,防止再次溜坍。”舒建新指挥道。随着“哒哒哒”的声音响起,打桩作业开始,抢险人员三人成组,一人扶着钢管桩,两人共同操作打桩机,不一会儿钢管桩就顺利打入了地基。
“再来两名职工和我一起,抓紧时间。”看到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为党员干部的舒建新也扛着打桩机加入战斗。他边指挥抢险人员做好打桩作业,边提醒大家落实作业标准:“大家注意把钢管桩打深一些,预留30厘米就行。”
舒建新双脚沾满了淤泥,雨水模糊了双眼,但他顾不上这些,依旧指挥抢险工作有序开展。雨水不停地拍打着众人的脸颊,灌入脖颈,大家手不停、脚不歇,踩着黏糊糊的泥土继续抢险,号子声、机械声、装填石砟的碰撞声与雨水的冲刷声交织,奏响一支搏击风雨的冲锋曲。
2个多小时过去,经过通力协作,抢险人员完成了边坡打桩600根、码填砟袋1000个。“轨道车到了吗?这边打桩作业已经结束了。”舒建新环视现场,拿起对讲机问道。
不一会儿,只听得两声鸣笛,轨道车装载片石到达现场。“大家动起来!卸车组人员抓紧过来卸片石。”线路整修车间主任张永明一声令下,几十名卸车人员蜂拥而上,把120立方米片石卸下,压在路基边坡上,进一步确保安全。
16时40分,经过一番紧张作战,初步整治终于完成。“大家辛苦了!现场设置人员24小时看守,及时检查线路状况,确保行车安全。”舒建新看着布满彩条布的边坡说道。
李港兴 封荣权 倪章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