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1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以“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负责人张宝辉介绍,2023年前11月,中国人保累计为90余万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风险保障金额超900万亿元;共为13.2万家园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达到22.7万亿元;共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0.6万家,覆盖率达到22.75%;专精特新企业2.74万家,承保覆盖率24.21%,提供风险保障5.14万亿元。创新风险减量服务,累计为22.68万家安责险客户提供事故预防服务63.3万次,协助排查风险隐患30.96万个;完成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险等30款“双碳”产品开发,法人口径“双碳”保险产品提供保险保障金额4715亿元,保费增速10.4%。
对于创新风险减量服务,更加有效地降低经济社会总体风险水平的举措,张宝辉介绍,中国人保提出加快构建“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主要举措和成效包括,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风险减量服务深度,安责险终保保单服务覆盖率从2022年的24.3%提升到了2023年的58.0%,接近有六成安责险的保单得到风险减量服务的覆盖。二是围绕民生领域,提升风险减量服务广度。比如,服务建筑安全管理,2023年共为2.5万幢城镇住房、26万户农村住房开展了风险巡查,共计巡查30余万次,发现安全隐患8000多个。三是紧盯新兴领域,建设“网安风控”平台,升级集成电路产业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创新风险减量服务模式。四是强化科技赋能建设,自主研发万象天眼-智能风险减量平台,形成包括“气象眼”“海风眼”“集电眼”等一系列面向各类风险场景的“天眼”,提升风险减量服务能力。大灾之后,全力做好灾后的理赔服务工作,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下一步,中国人保将持续创新“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更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4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