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如果只比武功不比其他技能,好像没有哪位梁山能打赢玉麒麟卢俊义,但要说卢俊义打遍梁山无敌手,似乎也不十分准确:被智多星吴用骗到梁山脚下的玉麒麟卢俊义,曾与梁山八位好汉车轮大战,结果是一个都没杀掉,那八个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卢俊义根本就追不上,武松撤走的时候,卢俊义甚至都没去追。
八好汉轮战卢俊义,看起来更像一场游戏:李逵出场的时候“呵呵大笑”着拿卢俊义寻开心,打了三个回合,李逵笑嘻嘻地收起板斧跑掉了,鲁智深又大笑着挥舞六十二斤的水磨混铁禅杖冲出,还是打了三个回合就撤,只有武松一如既往地冷傲,象征性地砍了三刀后“拔步便走”,连一句话都懒得说。
卢俊义那把刚刚组装好的朴刀毫无建树,但是却对已经出场的李逵、鲁智深、武松表现出了不屑一顾的蔑视:“我不赶你,你这厮们何足道哉!”
李逵只有一把子蛮力,或许不足道哉,但鲁智深能倒拔垂杨柳,行者武松力能格虎,这两位高手的武功,在卢俊义眼里居然不够看,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怀疑:是卢俊义武功太高,还是眼眶子太大?
卢俊义很嚣张地跟朱仝雷横、刘唐穆弘李应打了两场不对称群殴,结果都是丝毫不落下风,但是林冲等人一出场,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只见霹雳火秦明、豹子头林冲,引一彪军马,摇旗呐喊,从东山边杀出来;又见双鞭将呼延灼、金枪手徐宁,也领一彪军马,摇旗呐喊,从山西边杀出来。吓得卢俊义走投没路。看看天色将晚,脚又疼,肚又饥,正是慌不择路,望山僻小径只顾走。”
不但大财主卢俊义(卢俊义在小说原著就是个当铺大老板,根本就没当过童贯手下,跟神机军师朱武也不是战友,那是某一部电视剧瞎编的)会被林冲等人的铁骑冲锋吓破胆,就是正规将军没羽箭张清,见了林冲的铁骑,脚底抹油也溜不掉:“林冲引铁骑军兵,将张清连人和马都赶下水去了。被阮氏三雄捉住,绳缠索绑,送入寨中。”
一个“赶”字,生动刻画出了林冲的勇悍和张清的狼狈,而在此之前,张清可以说是威风八面,连笑面虎宋江也被气得肝儿颤:“宋江见了,怒气在心,掣剑在手,割袍为誓:‘我若不拿得此人,誓不回军!’”
张清很厉害,但是在林冲面前好像根本就嚣张不起来,在张清连打十几位梁山好汉之后,林冲也曾催马上阵,但是张清却没跟他交手:“张清见不是头,弃了董平,跑马入阵……林冲、花荣把龚旺截住在一边,龚旺心慌,便把飞枪摽将来,却摽不着花荣、林冲。龚旺先没了军器,被林冲、花荣活捉归阵。”
林冲被金圣叹评为梁山第一毒人,“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眼看那么多梁山好汉都不是张清对手,林冲就是有擒斩张清的自信,也不会贸然出手:丈八蛇矛将张清挑落马下,那些挨石子的兄弟,面上须不好看!
林冲只有在该出手时才出手,张清一石子把花和尚鲁智深打破了头,林冲这才不客气也不讲武德地带出了不怕石子的铁甲骑兵,把张清这只旱鸭子赶下了水。
卢俊义和张清都曾公然或暗中辱骂鲁智深,因为话不文明,这里就不复述了,张清的恶趣味,也着实可恶——暗夜之中,不打戴戒箍的武松,专打鲁智深闪亮的光头。
林冲曾与鲁智深正式结拜,还认鲁智深为大哥,张清打了鲁智深,林冲自然要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替大哥报仇。
两个版本的电视剧都没演出林冲真实面貌:原著中的林冲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就像张飞照镜子,而电视剧里的武松,不是太过儒雅,就是有些尖嘴猴腮,那两个演员去演卢俊义或孙悟空合适,要演出形神兼备的林冲,还是李靖飞最合适。
卢俊义和张清藐视李逵、鲁智深,见了林冲却掉头就跑,而且还不一定跑得掉,于是有人说:马上林冲,步下武松,林冲加武松,能打孙悟空。
这个顺口溜当然是开玩笑,武松绰号就是行者,武松与悟空念起来只有一字之差,所以我们说武松有悟空四分之三的风范,也不是没有道理:行者武松与行者悟空,可不就是只有四分之一不同?
卢俊义在梁山脚下每“打退”一个梁山好汉就穷追不舍,但是武松一言不发打完就走,卢俊义却大笑着停下脚步,张清一石子撂倒鲁智深,武松出手营救,张清也没继续丢石头。
卢俊义和张清打李逵鲁智深的时候肆无忌惮,见了林冲和武松却换了嘴脸,尤其是见了林冲,基本都是脚底抹油掉头就跑,莫非林冲和武松的武功还在李逵鲁智深之上,卢俊义和张清对他们也心存忌惮?
说林冲武松比李逵强上多少倍都有人相信,但要说这二位比卢俊义和鲁智深还厉害,估计就有很多人不太赞同了:卢俊义在梁山坐第二把交椅,林冲在马军五虎将中也不是第一;步军十头领以鲁智深为首,武松位居次席,二龙山三大头领排序,是鲁智深居中,杨志第二、武松第三分坐左右。
武松能否在单挑中打赢卢俊义和张清,咱们放在最后再说,这是因为卢俊义和张清为何被林冲撵得走投无路,是最容易解释清楚的。
林冲的职务很难说清楚,有人说他是宋军聘请的民间武术教练,也有人说他是宋朝中央军校高级教官(跟高俅关系密切还能三番五次借宝刀),还有人说“原有殿前龙卫指挥从五品的官职”,所以他跟鲁智深初次见面的时候,穿的是六品以上武官才可以穿的绿战袍。
林冲的两个同事出征的时候都带着军职,林冲要是出现在征讨梁山的官军中,地位应该也不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禁军正副都教头的一长串官衔中看得出来:“这两员将军是谁?一个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丘岳;一个是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周昂。”
据操刀鬼曹正介绍,林冲在禁军中的地位,跟丘岳是一样的:“小人原是开封府人氏,乃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林冲的徒弟,姓曹名正,祖代屠户出身。”
不管林冲是都教头还是高级教头,他曾经跟高俅关系不错,家里也挺有钱,这都是事实,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真正称得上“将”的,也就是林冲等少数十几人而已,卢俊义这个大财主、张清这个厢军军官(不是都监,地位应该没有董平高,所以董平进五虎而张清在八骠骑中排名第五),面对林冲训练出来的铁甲骑兵,朴刀和石子,还真是只能挠痒痒,只有狼牙棒和浑铁禅杖才能对重甲骑兵造成伤害。
林冲声若巨雷势如奔马,麾下铁甲骑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而来,卢俊义和张清确实只能撒腿就跑,卢俊义钻小路逃掉,张清在河边无处可去,只能下水就擒。
卢俊义和张清惧怕的,应该是林冲带领的重甲骑兵,他们两个不追武松,可能就另有原因了。
武松跟卢俊义单打独斗,不但漫不经心,甚至可能还有些不耐烦:“斗不到三合,鲁智深拨开朴刀,回身便走。卢俊义赶将去。正赶之间,喽啰里走出行者武松,轮两口戒刀,直奔将来。卢俊义不赶和尚,来斗武松。又不到三合,武松拔步便走。”
水浒传里的武松,就像小李飞刀里的荆无命和绝代双骄里的血手杜杀,人狠话不多,卢俊义可能是看出了武松憋着一肚子气,如果真把武松追急眼了,没准会出什么事呢。
张清不组织武松营救鲁智深,读者诸君也能理解:红着眼睛的武松挥舞着寒光四射的雪花镔铁双借刀扑上来,耶律得重和方貌这两个“御弟大王”都得掉脑袋,张清只是宋朝厢军中级军官,肯定不愿意与这尊杀神死拼。
林冲和武松一个毒一个狠,一般的高手,确实都不愿意与他们生死相搏,于是我们最后的问题就出来了:拿着朴刀步战的卢俊义和骑在马上丢石子的张清,跟手持丈八蛇矛、全身镔铁盔甲或冷锻甲的林冲单挑,多少回合能分出胜负?武松像对付贝应夔、方貌、耶律得重那样,使出同归于尽的招数,卢俊义和张清能否在双刀下全身而退?
夫战,勇气也。林冲被逼上梁山后,就等于挣脱了全部枷锁解开了封印,“小张飞”的绰号也不是白叫的,而武松一向是只会进攻从不防守,不管对手招式如何变化,他只管挥刀向前,即使敌人的兵刃已经到了他的身上,他的利刀也是直奔对手颈项,绝不会迟缓半分。
林冲和武松都是“苦大仇深”生死看淡,所以卢俊义和张清忌惮林冲,也不愿意与武松纠缠,就可以理解了:高手对决,就怕遇到不要命的主儿——他们根本就不按套路出招,一个不小心,就是两败俱伤。
一无所有的林冲武松不在乎自己的死活,卢俊义张清和其他有钱有官的人,可不想跟他们同归于尽,在气势上先输了一头,所以读者诸君对卢俊义、张清、林冲、武松之间没有真实发生的生死之战肯定会有准确的评判:在您看来,大家都豁出性命死战,卢俊义和张清有几成把握,将林冲和武松打翻在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