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港口电煤装卸忙
10月2日,在黄骅港煤炭港区,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二部值班经理曹端亮在巡检设备运行情况。河北日报记者 贡宪云摄
10月2日,在黄骅港煤炭港区,一艘艘大型电煤船停靠岸边,数十米高的装船机挥舞巨臂,装船作业分外忙碌。
“煤炭比较湿,取料机注意控制流量,不要造成堵料停机。”当日9时许,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二部值班经理曹端亮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203泊位,用对讲机向作业人员发出提醒。
在他的旁边,停着“浙能1”号货轮。该船于10月1日抵达203泊位,正进行煤炭装船作业,预计总装载量7.36万吨。
受天气影响,这次装船的煤炭比较湿,容易引起取料机、装船机、转接塔等设备堵料故障。按照提前防范、以早为要的思路,曹端亮带着同事增加了巡检频次,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装完煤后,“浙能1”号货轮很快离泊,驶往我国南方地区。曹端亮又朝着另一艘货轮“神华513”号走去。
迎着习习海风,曹端亮穿梭在码头、堆场、翻车机房之间,巡检一趟下来需要近2个小时。
“现在港口作业迈向智能化了。”曹端亮说,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作业,现场已经看不到操作人员,作业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巡检完毕后,曹端亮来到中控室。一块巨型屏幕映入眼帘,上面呈现了铁路列车、堆场、货船、煤种等各类信息,一组组实时作业数据不断跳动。
在系统大屏上,公司班组生产任务和作业计划一目了然。通过智能化协同作业,一艘5万吨级的货轮最快只需13个小时就能完成装载。
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是国内最大的煤炭下水港。2024年,黄骅港煤炭港区完成煤炭下水量2.14亿吨,连续6年居北煤南运港口首位。
“能源保供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曹端亮告诉记者,黄骅港煤炭港区365天“不打烊”。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公司班组人员通过调休坚守一线,优化作业计划和流程,加强翻、堆、取、装等环节衔接,有效保障了船舶的“快进快出”。(河北日报记者 贡宪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