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本书的缘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19 19:47: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床头一直放着一本上世纪50年代初的高中文学课本,扉页上工工整整写着“韩裕兴”三个字,猜想是这本书的主人吧,只是我从来不认识这个人。

由于年代久远,课本封面泛黄,封底几近脱落。我从老家带在身边几十年了,几次搬家,这书一直是重点保护对象,不离不弃,追随我大半生。闲时喜欢翻看书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古典文学作品,名篇选编。我十分钦佩课本原主人的学习态度,他在课本的许多留白处,密密麻麻作的眉批、注释,如今依旧清晰可见,看得出这位高中生当年的勤奋和用功,也反映出代课老师扎实的古典文学素养,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

我真正感兴趣的并非教材本身,而是课本的原主人韩裕兴。他此生大概做梦也不曾想到,若干年后这本书会辗转到我手上。他是哪个村庄的人?就读于哪所学校?当时年龄多大?都是一团谜。

想找到韩裕兴先生并非易事。好奇心驱使,让我总是凭着有限的想象力“复活”着韩裕兴的生活轨迹。如果这位先生仍健在的话,至少耄耋之年吧?他极有可能生活在周边这几个村镇,祖辈也是农民出身。因为我在末页看到他写下的几个字:周末回家锄地。字迹隐约可见。懂事的他利用休息时间还要帮家人下地干活?娶亲、盖房、置田,这些都是农民首当其冲的大事,念书上学在当时则是边缘化的事情。父母是出于何种目的,供他念书一直到高中?如果出生在县城家庭,姊妹众多,这个年纪该上班养家了。当时能念到高中,不是每个平常人家都可以做到的,可能意味着其他兄妹辍学才成全了他。

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使当时上学条件非常艰苦。为求学,农家孩子要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全凭两条腿一路走到学校。即使住校,也要一星期回家背一次干粮。每次离家,纵然万般不舍,还得含泪转身。他一样有疼爱他的妈妈,会站在村口目送他渐行渐远。在当年的农村,一个农民家庭供孩子念书,全家人都要节衣缩食。这是何等的远见和毅力。寄托着全家希望的韩裕兴想奋力走出大山,成为寒门贵子,光宗耀祖,就要付出百般努力。想象着当年那个着青衫的翩翩少年郎,沉醉在浓浓的文学氛围中,心中定然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也许是此生最快乐的时光吧。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人更是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韩裕兴的书到底念成没有?是否如愿走出贫瘠的大山成为村里人羡慕的公家人?不得而知。

这本书是如何落到我手上的呢?回忆颇显伤感。

上世纪70年代末,我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务农。村里有一位从大城市回来的年轻人,和我家沾点亲,年龄只比我大几岁。我俩每天在一起干活,挺能说得来。当时,刚恢复高考,每天议论着村里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或中专,好生羡慕,并决心向人家学习。夏夜,我们被队长安排在田野看护羊群,夏虫啾啾,繁星点点,随心所欲地唱着歌,他信马由缰地讲述大城市的生活,劝我不要在泥土里荒废一生,趁着年轻应该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他还给我提供了诸多复习教材,其中就有这本他舅舅用过的旧课本。但我知道他舅舅姓商,不姓韩。我们还偷偷给报社投过稿,最后都石沉大海。后来,招工的机会来了,我到了煤矿,他到了市属企业。再后来,我到省城念书,离开了当地。那几年,寒暑假回家,总想着和他见见面,叙叙过往。直到有一天,得到他突患绝症离开了人世的消息。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这本泛黄的旧课本让我经常怀念那个叫韩裕兴的陌生人,还有送书并鼓励我读书的本家兄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西13岁孤儿捡垃圾为生,考完试立马蹲地捡瓶,最终707分上北大
...他和其他学生一样,这里将是他学习、成长的地方。看着课本和课桌,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他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但也坚定信心迎接新人生的挑战。昨天还在捡垃圾度日,今天他却已经身在北大
2024-02-18 13:47:00
她是老师,是“妈妈”,是大山里的“点灯人” |记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黄俊琼与她的孩子们
...老师表示不理解:“让学生花时间读课外书,还不如多读课本教材。”面对质疑,黄俊琼并不气馁。她制定阅读目标表:低年级读短篇童话,帮孩子种下“向往远方”的种子;中年级读成长故事,引
2025-09-16 22:01:00
临沂临港坪上镇大山小学举办课本剧大赛
...素养。11月27日,临沂临港坪上镇大山小学举办经典诗词课本剧大赛。课本剧是根据学生课本里的诗词改编成故事,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呈现,溯源诗词的创作背景,还原诗词创作场景,体验作
2023-11-28 10:23:00
95岁老教师叶连平:一生守护乡村孩子的梦
...当地孩子学英语的想法 刘晓生在院坝里教孩子朗读英语课本。图片由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提供最初刘晓生是一对一地辅导学生之后闻讯而来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多当地村民便将自家院坝和打米房打扫
2023-11-10 13:28:00
...活困难、缺少关爱的学生及时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激励村里的学生好好读书,走出大山。2021年,由“村两委”带头,引导乡党政干部、挂包单位、班主任、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等担任“爱
2023-05-30 00:59:00
大山深处 一名乡村医生33年的坚守
...洲赞不绝口。史永洲成为村医已经33年了,但是与村医的缘分,却是从小就结下的。“记得小时候,经常有人找上门来看病,爷爷的医术很好,我当时就特别佩服他,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从卫
2024-12-20 10:05:00
织金这个村,盛产大学生
...信仰。有人回乡就业有人创业他乡在金钟村每一本翻旧的课本都是改变命运的船票每一个奋斗的背影都是献给乡土的情书家乡的水土滋养着这里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绘就了金钟村的“人才图谱”这片
2025-02-19 17:49:00
“最美教师”彭玉生:“一个学生都没有少”
...自然。四季风景,山川河流,一草一木,都是他的教材和课本。看到孩子们变得开朗、大胆、爱说爱笑,看到他们能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让彭玉生感到很幸福。
2024-09-12 20:10:00
...神的富足。没有老师,他一个人开齐了10多门课程;没有课本,他自编乡土教材,让学生尽可能多学知识;没有教学器具,他砍树枝削树皮做教鞭,捡烟盒自制识字卡片;没有取暖设备,他用旧油
2024-06-18 00: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医药管理双中心 基层用药更安心
11月7日,在故城县医院,药学部主任秘相征(右)和审方中心主任冯晓林对已开具的处方进行复核。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11月7日15时
2025-11-14 07:5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近日,九江市民李女士(化名)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九江市“学车之星驾校”存在违规经营问题
2025-11-14 06:49:00
《诗经》里最潮的“打卡地”,为何都在河洛?
大河网讯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洛文化分布于黄河流域核心区域,地处中原的腹心地带
2025-11-14 06:48:00
温情入户 心愿到家——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社工助力“慈善微心愿”圆满送达
鲁网11月13日讯一袋大米、一提面包、一件厚实的棉衣……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是困难老人藏在心底的朴实愿望。近日,随着莱芜慈善总会“慈善微心愿”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5-11-13 11:10:00
多彩贵州网讯 对食管癌患者而言,手术台曾意味着三重考验:颈部、胸部、腹部的三道切口,术后不敢咳嗽的憋闷,以及漫长的康复周期
2025-11-13 11:22:00
守护“肾”命谱新篇——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肾内科启用一周年暨血管通路中心成立侧记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2025年11月,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肾内科病房迎来了启用一周年的重要时刻
2025-11-13 11:45:00
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石榴结同心 书香润校园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田东徽 石亮)近日,淄博市翗翗助学服务中心资助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的四个“红石榴图书角”正式“安家”校园
2025-11-13 11:45:00
11月12日,#家长距离老师只差教师资格证了#冲上微博热搜。起因是有网友近日发视频感慨:“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全能了。既要教孩子语文
2025-11-13 12:06:00
东南网11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肖蔚男 通讯员 黄钊伟)“你们来啦,快进屋坐!”南安市水头镇龙风村的小巷里,贺兰艳快步向前
2025-11-13 12:07:00
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冲上热搜。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证件背面一枚透明的“囍”字在光线映衬下显现出来
2025-11-13 12:50:00
近日,一位辅警“火”出了圈。连周围的商铺老板都说,就冲他这份认真劲儿,“火”是早晚的事。这位辅警名叫李超,在鄂州市杨湾路口执勤
2025-11-13 13:14:00
近日,鄂州李sir刷屏网络。晨曦微露时,他手持指挥棒守护行人安全;风雨交加中,他用身体构筑移动屏障;高温酷暑里,他的衬衣浸满汗渍仍激情不减
2025-11-13 13:14:00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六安市霍邱县交通运输局与霍邱县地方海事处发布了“关于拟撤销渡口的公告”,拟对王截流渡口、上台渡口予以撤销
2025-11-13 13:59:00
参会报名 | 2025世界物联网大会·交通车联高峰论坛
“技术启航,智慧重塑国际汽车贸易新版图”2025世界物联网大会•交通车联高峰论坛11月即将在京召开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
2025-11-13 14:40:00
农行沂水县支行营业部:重复上演的“未完待续...”
鲁网11月13日讯“大爷,早上好啊!今天水已经开了”“诶,你好同志,谢谢哈”,这是农行沂水县支行营业部大堂经理每天早上跟环卫工人孙大爷的简短对话
2025-11-13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