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沅陵县就业帮扶车间黄壤坪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加工现场。宁茜 摄
早春二月,春山苏醒。湖南沅陵官庄镇黄壤坪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忠代表全体村民,将印有“真心为民办事,倾心为民解忧”的一面锦旗,送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邓以勤的手上。满载村民谢意的锦旗正如这万物迎春的季节,送走了寒冷的冬天,迎接着温暖的春天。
一面锦旗虽然普通,背后却有暖心的故事。
黄壤坪村位于沅陵县官庄镇东北部,总面积3.8平方公里,共19个村民小组,671户2169人。
2021年6月,邓以勤作为沅陵县荷花池小学的一名教师,带着县教育局和学校的使命进驻黄壤坪村开展帮扶。近两年来,他坚持“精准+发展”帮扶理念,充分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做实“八个推动”,全心全意为黄壤坪村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驻村近两年时间,邓以勤深深扎根于此,在官庄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携手村支“两委”和广大群众,攻坚克难,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如今累累硕果盈枝头,当地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满意度迅速提升。邓以勤所提出的“八个推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县被推广,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为民解忧愁,替民办实事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哪里来就要回到哪里去,要把热情挥洒在这片热土上,帮助群众解决忧心事。”邓以勤的眼中透露着似水的柔情,也有着一颗坚定地决心。
青龙咀的蒋美珍是黄壤坪村监测户中比较特殊的一户,上有俩老年过七旬,下有俩小正在读书,配偶患有继发性肺炎,全年医药费负担较重,更让人担心的是两个小孩读书的问题。为了让小孩顺利完成学业,邓以勤到县里有关部门争取帮助,只为兑现“老百姓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的郑重承诺,最后争取助学资金2000元,他个人又资助其1000元,解决了蒋美珍俩小孩读书的困难。
与此同时,他还帮助蒋美珍修建了一座过户桥,解决了她的家庭出行不便的问题。在此之前,蒋美珍一家人需要绕一条很远的小路才能走出村,这座过户桥被村民们誉为“惠民桥”。
邓以勤做的好事还不止这些。村民们春种秋收,留守老人及儿童有个头痛脑热,他都有求必应,尽己所能给予帮助,得到了乡亲们一致点赞。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
“自从村里建了树脂加工厂,现在不用外出务工也能在家里挣钱!”黄壤坪村中心组的胡胜朝满脸笑容地说。
胡胜朝是厂里的一名环卫工人,负责日常的卫生清扫工作。他口中所说的树脂加工厂就是沅陵县黄壤坪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是邓以勤带领村民建立的一家就业帮扶车间,有效地解决了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37人的就业问题,胡胜朝就是其中一员。
同时,村里还大力发展种养业,其中,有冬桃33亩,茶叶基地500亩,金秋梨基地200亩,楠竹基地600亩。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8万元。
无暇顾己身,欣然接使命
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之前,邓以勤也在沅陵县楠木铺乡溶溪村脱贫攻坚一线奋斗多年。
2016年,邓以勤接到学校征求驻村意见电话时,正因糖尿病和面瘫在医院住院。他不顾家人反对,欣然领命,带着一大包药进村走访,入户调查,快速转换角色投入工作。爱人也盘下村里的小卖部,随他一起住在村里,成了“扶贫夫妻”。
“老邓身体不好,下乡扶贫我不放心,就把小卖部盘掉,跟他到村里来了,这样也方便照顾他。”彼时,在楠木铺乡溶溪村扶贫队办公室,工作队长邓以勤的爱人罗连秀也成了编外的扶贫队员,她每天忙着向群众宣传解释扶贫政策,帮人手不够的老乡下田插秧,帮干农活的妇女带孩子……爱人盘掉小卖部,跟着干部去扶贫,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只要百姓需要我,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愿意竭尽所能。”邓以勤的话掷地有声。他表示,虽然今年7月13日即将退休,但是心里时刻牵挂着黄壤坪村百姓的事,郑家组大病户郑开榜的病情是否好转,养猪大户彭春秋家的猪崽是否好卖,罗家桥组入户道路还需要加大硬化力度……这一桩桩事,萦绕在心中,使他时时放心不下。
一面锦旗是一份肯定,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与激励。锦旗背后的一件件故事凝聚着邓以勤驻村工作上的真心、决心和耐心,他与群众同心同行,为群众谋取福利,帮群众摆脱困难,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同心同德的和谐乐章。(瞿云 宁茜)
黄壤坪村给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邓以勤(中)赠送锦旗。宁茜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