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为何还会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6:03:00 来源:戏说三国

诸葛亮的能耐就是骂人,骂死王朗,骂死周瑜,可是碰到了司马懿就不管用了,司马懿面对羞辱谩骂坦然自若,倒把擅长骂人的诸葛孔明给气死了。诸葛亮不愿意出山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无奈刘皇叔三顾茅庐,为诚心所感动,去帮帮忙吧!况且人生在世,总得做点什么,只是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也不是彰显我诸葛亮办法,出去试试吧!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为何还会输?

曹丕220年已经篡位了,刘备221年才当皇帝的,纵然汉献帝还活着,他已经不是皇帝了,刘备就不能当了吗?你可以说按照禅位程序,曹丕的合法性还高,但你改国号魏了,刘备自称皇帝,但他声称继承正统,还叫汉(不是蜀,其他人称蜀国,蜀国都自称大汉的),在那个年代,难道诸葛亮坚持的不是心中的正统吗?

人家正统汉室还在位,刘备自己就称帝了,被曹操过份多了,谁才是真正的汉贼?真汉贼骂人汉贼,不和泼妇骂街一样吗,比的不是谁有理,而是比骂街水平。因为古代最大的伦理道德就是一个忠字!!而且汉室没有对不起士大夫阶层!!士大夫却有负于汉室!所以整个社会人心都说不过去!唯汉以强亡!!这是个有强烈自尊心的朝代!!大部分人都认可汉朝!!所以他连自己内心都说不过去!!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为何还会输?

大家说的都有理,而且也都说的是事实,关键是看你怎么看。王朗估计自己也认同诸葛亮的话,他毕竟是孝廉出身,礼义廉耻还是有的,没人揭伤疤也没多想,接来了就都是血。个人观点:王朗有真材实料,饱读诗书,但为人不正,心胸狭隘,被诸葛亮抓住了他的“亮点”,由此得此下场。诸葛亮虽知天道轮回,框复大业乃是逆天而行,但却忠心报主,如此大义之举,占据辩论之上峰。

从文字上分析,王朗字字在理,而诸葛亮出口成脏,以龌龊的语言攻击王朗,导致王朗大发雷霆而爆亡。当然,史记归史记,演义归演义,王朗Vs诸葛亮都是演义中的内容,都是罗贯中的功劳,我们后人把这件事当做笑话即可,如果当真你就错了。另外,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也是大脑井水。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为何还会输?

王朗摆道理,诸葛亮拿道德绑架他,王朗想怼回去吧,诸葛亮说的还句句在理,只能骂一句诸葛村夫,结果诸葛亮直接给他套上声誉的枷锁,王朗一想自己落得这个名声,不吐血才怪,古代的读书人都是很爱惜自己的名誉的,何况是可杀不可辱。其实和司马懿耗死诸葛亮一个道理,诸葛亮不也给司马懿送女人肚兜各种羞辱司马懿,人家高高兴兴收了,临了还说一句谢谢。

王司徒句句大言欺世。三国乱时,曹丕非正当继位。连曹皇后都骂他:我父在时,都不敢篡位。曹丕算正统还是算有德?还要浪称别人是无名之师?爹都不敢称帝落骂名,儿子竟称“继大统”。王朗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过,诸葛亮经常与人辩论,两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还有王朗的点也不是对的,诸葛亮也不是立不住脚,要是按王朗的论点,曹操早自己称帝了。曹操都在等别人先称帝,为啥?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为何还会输?

历史上王郎并不是这样死的,演义上是作者封了王郎的嘴,让他给骂死。换个角度说,让其他人写,也可以写出一百个王郎骂死诸葛亮的版本,终之都是写小说,不是写历史事实。总结一下,诸葛村夫一直没理会王朗说的话,只顾说自己的,王朗说了一大堆理论然后没被重视所以被气死了。本想牵着人走结果被反牵了。所以对骂时不要理会对方说什么,自己说自己的就可以了,认真你就输了。

王朗岁数大了,有基础病,情绪激动,血流加快,引起高血压,初步断定一是脑溢血,二是心肌梗死。这两个病种是世界医术界难题,就放在今天也有2--3分钟抢救时间,更何况华佗又不在场,如果兜里装着速效救心丸或可保命,即使能够救活也是植物人!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为何还会输?

王朗说的字字在理,但这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不行,他是东汉以孝廉入世,做的是汉朝的官,后来投效曹魏,官至司徒,就这,已经算是助纣为孽,图谋篡位了。所以他再怎么说的天花乱坠,在这一点上就是硬伤。要想扛住孔明的嘴炮,最好有张厚脸皮和一颗没有廉耻的心。

不管诸葛亮有没有理,但是他抓住了王朗的软胁,毕竟他身为汉臣却为魏做事,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脸上还是有挂不住的。诸葛亮就抓着了这点疯狂输出,王朗自然招架不住。再说辩论这种东西不是论谁有理没理,而是谁能抓住谁的痛处。总的来说,王朗还是要脸的,如果踫上司马懿这种脸皮厚得跟城墙一样的,自然不管用了。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为何还会输?

骂战,不在谁有理,在于攻于力度和身体、心理承受能力。王朗在与诸葛讲理,有君子之度,反观诸葛却夹杂人身攻击!王朗对生誉过于看众,这也是其地位基础,而诸葛注重实际,为人狡诈,借荊州不还,老赖之祖,气死周瑜诽善良之辈!王朗纯属文人,且年老体弱,可能还有心疾,平时少与人正面相争,而诸葛身强力壮,常年征战,实际还颇有武功,常主动攻击对手,心理素质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7: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诸葛亮和司马懿是最强对手CP呢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命运,从曹丕即位开始就紧紧依存在一起。对于毫不相干的两人为何会成为如此的CP呢?其实很真实的原因是这俩人的智商都太高了!并且两人几乎没有任何敌手,随便让一个人去攻
2024-05-11 19:36:00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人生道路是怎样的?
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初都是老皇帝的托孤大臣。但是最终,两人走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诸葛亮成了精忠护国的忠臣,司马懿则成了篡位夺权的奸臣。那么,为什么这两人,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发展
2023-08-11 17:25:00
司马懿到底有多强?曹操三次起杀心都杀不掉,难怪诸葛亮不是对手
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最强这个话题,历来争论是非常激烈的,谁也没办法说服对方。有人说,诸葛亮将司马懿打得只能龟缩据守,诸葛亮更强。也有人说司马懿成功耗死了诸葛亮,而且让自己的实力成
2024-11-04 10:40:00
曹真:三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武勇超过赵云
...时期最有名的谋士有谁,大家肯定不假思索地说:蜀国的诸葛亮、魏国的司马懿、东吴的鲁肃等。如果再问三国时期的名将有哪些,这肯定更难不倒大家,比如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赵云、黄忠。
2023-11-24 05:50:00
孟达是司马懿杀的,为何说刀是诸葛亮递的
...人,所以萌生不满之心,此时的孟达还没有生叛乱之心。诸葛亮在北伐之前,为了削弱曹魏的势力,曾经私下里联络孟达,期望孟达能够反魏投蜀,此时的孟达对曹魏心生不满,也想着给自己留一条
2024-07-18 22:18:00
魏国实际掌权者司马懿为何终生不进攻蜀汉
司马懿和诸葛亮以及蜀国历来都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相信很多人对司马懿都有一个疑问,在诸葛亮死后,他为什么终生不进攻蜀国?当时的蜀国失去诸葛亮之后,蜀国已经算是群龙无首了,而
2024-10-23 12:18:00
...,如曹丕、曹植、曹昂、曹彰等人,都只活了三四十岁。诸葛亮鞠躬尽瘁,只活了53岁,曹操、刘备等人算是比较长寿了,也只活了60来岁。倒是以前很少有人注意的司马懿,足足活了72岁,
2023-08-25 16:46:00
聊聊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第一次碰撞
...一句名言,罗贯中用这6个字,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周瑜对诸葛亮既自叹弗如又嫉恨交加的复杂心态。其实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与周瑜之间是合作关系,两人联手策划组织赤壁之战,一举奠定吴蜀联盟
2023-05-13 06:22:00
他曾效力刘备,被曹丕赏识,最后死于司马懿之手
孟达是三国时期的将军。后在魏国做官时,暗中联系诸葛亮,想投奔蜀汉,最后被司马懿所杀。孟达生于扶风县,后在乱世中漂泊蜀国。当时益州牧人刘璋占据蜀地,孟达投奔刘璋。建安十六年,汉中刘
2023-03-07 13:47:00
五丈原上,司马懿出征为何带了个老头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再次率领军队北伐,这已是他第五次尝试,然而前四次的北伐皆以失败告终。如今,诸葛亮已年逾五旬,他深感时日无多。怀揣着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他带领队伍踏上北
2023-07-12 2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