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DeepSeek掀起的热潮下,今年春季招聘伊始,AI(人工智能)便成为最具热度的行业。
据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2025年春招市场行业周报(第一期)》显示,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达33.4%,位居行业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师的求职增速达69.6%,位居职业榜首。人工智能行业招聘增长,人工智能工程师以21319元的平均招聘月薪领跑职业第一。业内人士表示,这进一步印证了国内AI大模型技术的迅速崛起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奔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通过主流招聘平台搜索发现,某头部科技企业发布的“AI大模型”岗位,明确标注月薪4.5万-7.5万元,16薪制,直接跻身高薪岗位第一梯队。该岗位要求候选人兼具大模型预训练优化、多模态融合及行业解决方案设计能力。
此前,小米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寻找的人才需要有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或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有相关工作经验,并且对多模态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主要应用包括大模型、Agent、多模态在内的AI技术,推进企业运营的数据化和智能化。
2月以来,华为、美团、滴滴、蚂蚁集团、京东等多家头部企业都在招聘AI方向的人才。
高薪是人才争夺战的首要条件。在最稀缺的岗位中,超三成岗位的年薪超过50万元。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5AI技术人才供需洞察报告》,近一年最稀缺的AI技术人才岗位是算法工程师,人才需求占比超67%;其次是图像算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在所有招聘岗位中,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占比最高,约31.0%。
科技领域观察人士表示,中国硬科技领域的薪酬体系正经历一场由AI技术驱动的结构性分化。在半导体、新能源、信息化、数智化等关键领域,掌握AI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壁垒溢价效应,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核心资源,也推动了薪酬格局的变化。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胡宇宁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张佳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