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朱虹 傅晓晖:元宇宙生态下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08 00:5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青年记者

新时期的红色文化传播,必须探索新方式。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元宇宙作为近些年数字技术领域的新兴技术,在学界和业界都备受关注。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生态所具有的数字孪生技术、虚实融生技术、虚拟原生技术为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态、弥合红色文化传播的时空差异、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技术落地空间。

元宇宙并不代表某一种新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数字集合空间。元宇宙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数字孪生、物联网、人工智能、5G 等科学技术,从而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红色文化作为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充分利用元宇宙生态下的技术力量,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实现技术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切实助力红色文化传播提质增效。场景体验是元宇宙生态的关键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使得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具象化,借用多元动态介质符号可进一步外显红色文化的意象构境,从而调动多维感官体验,打造多模态话语模式下的红色文化感知场域,唤醒文化自觉;而多种穿戴式设备也可拓展红色文化传播的元信息收集渠道,扩大红色文化传播范围,优化传播效果。

一、多方主体迁移,构建文化感知空间

一方面,红色文化空间包含物质形态空间,如博物馆、纪念馆、街道等;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空间也包含承载红色精神的开放式空间,这类空间跨越地理区域的限制,融合一系列物质载体,如长征文化路线等。打造红色文化空间需要依托有形的革命物质形态空间,如革命旧址、革命文物等,方能为红色文化精神内核的呈现提供物质基础。但由于革命老区的地域特殊性,其红色文化资源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复制。那么,在元宇宙生态下,红色文化传播可以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打造红色文化元空间,将革命旧址、革命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复制,在元宇宙中真实映射物理空间;利用虚实融生技术还原革命场景,与现存的革命资源互补;依托虚拟数字人技术,实现历史人物虚拟化,弥补红色文化传播中革命人物的缺席。

元宇宙生态给予红色文化传播更为广泛的虚拟红色文化活动空间,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传统物理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的交互联动,并通过元宇宙空间的虚拟人数字叙事和用户参与者的具身实践,促进红色文化传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元宇宙空间,用户可以通过具身体验,包括革命场景、革命人物、革命旧址等,来解读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领悟每一个革命场景的象征意义。正如消费品成为被渴望的东西,需要象征意义的加持;而场所的可参观性需要文化身份的加入。无论是虚拟历史场景、虚拟数字人,还是线下的历史文化场所和文物,都依托其所蕴含的红色文化使其具备参观价值。由此可见,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才是元宇宙生态下红色文化传播的精髓所在。在元宇宙生态下的红色文化空间里,借助穿越时空的对话,受众可以体验具体的革命情景,重温革命事件中惊心动魄的时刻,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中汲取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在数字技术和红色文化价值内涵的碰撞中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进而增进全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

二、多模态话语交互,增强红色文化认同

红色文化感知空间还需要具象化的介质符号。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精神需要通过介质符号的传播,方能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人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等感知器官分别对应的是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和触觉模态五种交际模态。在日常的信息交换中,人们时常会使用多种交际模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单一的模态话语难以满足特定文化传播中意义解码的需要。在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中,红色文化精神内核的表达不仅需要语言符号,更需强调多类符号系统的优化整合,以此来调动多种交际模态,产生更加丰富的个人红色文化体验,共塑红色文化认同。元宇宙生态下,红色文化通过具象的介质符号得以呈现,辅以体感技术,调动人体的多维感官体验。

红色文化传播困境之一在于历史的时空情境与现代生活的脱离,加之红色文化精神内核的抽象化,使其更加陷于困顿之中。因此,若要打破这种困境,更需要将红色文化通过具象的介质符号加以表现,从而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在元宇宙中,红色文化传播的介质符号较为丰富:书本上的历史台词转化为虚拟主体口中生动的话语表达和人物配音,革命历史图片转化为动态的影像,革命文物转化为数字藏品,辅助后期加配的背景音乐,重构红色文化传播新形态。元宇宙生态下的体感技术能够打开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味觉模态、嗅觉模态和触觉模态;体感技术可以打开红色文化传播的新思路,“忆苦思甜”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借助体感技术,亲身体验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环境,如冰天雪地行军、“品尝”冻硬的馒头等,用户都可以在元宇宙中体验艰苦奋斗的真正含义,使得革命精神深入人心。通过元宇宙生态下的新兴技术,传播者可以凝练红色文化内核,将红色文化的精髓外化于介质符号,打破历史文本表达的局限性,丰富红色文化传播的表达方式,多维度延伸元宇宙的感官体验,实现从用户感知红色文化到理解记忆红色文化的重大跨越,更大程度上保证红色文化符号意义的有效传达。

三、提供多种渠道设备,提供精准文化服务

红色文化传播内容较为严肃,一直以来,红色文化的传播偏向硬性内容宣传,忽视对红色文化中软性内容的发掘;同时,从事红色文化传播的工作人员未能精准分析红色文化的用户定位,对红色文化的用户信息偏好不明确,从而影响红色文化传播效果。在红色文化传播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元宇宙生态下的信息推送可以利用穿戴式设备和体感设备收集用户的感知数据,通过分析感知数据来提取用户的情感变量,情感变量是察觉用户对于红色文化兴趣点和关注点的重要切入口。因此,传播平台在信息分发的过程中,可抓住用户的个人信息偏好,定制化传播各类红色文化内容,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使得信息传播触达至用户的知觉层面。同时,借助终端设备的定位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线下物理空间场景的精准把控,提供针对不同场景的个性化推送,将红色文化传播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提升红色文化的代入感和共鸣感,继而实现线上场景感知和线下场景感知的双向配合,共塑红色文化情感认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存在时空阻隔,如何增进红色文化认同一直是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难题。红色文化的讲述角度颇多,诸如红色历史故事、红色历史文物来源、革命先烈生平等,不同的讲述角度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不同,所唤起的红色记忆也不尽相同。通过体感数据的收集,传播平台可以清晰感知到用户对红色文化内容的喜好程度和接受程度,真正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私人定制化的文化传播服务。如何进行贴合用户兴趣的内容生产,一直是内容生产者努力的方向,对于红色文化传播工作者亦是如此。收集用户信息使用数据,感知用户情感变量、反馈用户体验数据为传播环节所用,实现元宇宙生态下红色文化的闭环传播。红色文化传播工作者可以利用元宇宙空间中所收集到的用户情感数据,分析用户对不同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情感变化,从而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用户的信息偏好相结合,生产更具传播力的红色文化内容,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结语

“信息技术革命的各种新技术,目标愿景都不同,似乎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元宇宙给这些不同方向的技术一个统一的愿景。”正如前文所言,元宇宙给予技术革命一个整合的想象空间,而元宇宙之于红色文化传播也是给予红色文化传播新的技术机遇。红色文化传播搭载元宇宙生态,将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效果等多方面碰撞出新的火花。从社会角度而言,元宇宙生态下的各类新兴技术为社会信息流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互条件,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传播、利用提供了新平台,而本着技术向善的目标,将技术应用到红色文化传播的方方面面,凝聚社会思想文化共识,也代表着向实现弘扬主旋律的目标前进。

(作者系南昌大学新闻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湾里管理局培特实验学校开展《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专题讲座活动
...生导师,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会长,江西红色文化传播大使、《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作者朱虹教授主讲。朱虹教授围绕《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一书,从“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2024-05-02 14:48:00
三环出版社两种图书入选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传承下去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作者朱虹是党史专家,红色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曾从事多年教育工作,他以大家写“小”书的情怀,俯下身段来重温、熟读小学语文课本,本
2024-01-17 13:41:00
...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江西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朱虹应邀出席会议。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剑飞,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罗勇兵,南昌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晔光
2024-05-14 18:28:00
...。《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是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虹第一次为小读者写的书,精选了27篇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中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课文,用12万字的篇幅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2024-04-22 16:40:00
...时通过“文化遗产+科技”的转化路径,开发数字武当元宇宙体验馆、汉江古航道夜游演艺等产品,构建“问道武当·探秘荆楚”跨区域遗产旅游体系,让游客在领略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感受科技
2025-04-25 10:06:00
“岭南文化数智化传播研究院”亮相文博会,打造新型视听生态
...传播研究院”还将联合中国信通院、百度等,深入探索元宇宙空间算法、虚拟现实、沉浸式VR等技术的多元应用,从而助力广东新型视听生态的加速打造。3加速“未来电视”战略布局与产业落地
2024-05-25 17:45:00
“5G数智新时代元宇宙生态样板城市发展论坛”在厦门举行
...元宇宙两岸青年交流驿站,打造集两岸资讯、两岸交友、文化传播“三合一”的元宇宙场景。新质内容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创新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移动咪咕始终坚持通过“内容+科
2023-11-05 11:47:00
...年在这里感受不同的文化。警民小学的绿色驿站通过“在宇宙中探索人类宜居星球”的故事,为学生讲述自然、生命和生态,驿站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对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有着积极作
2023-05-04 06:28:00
尔滨的数据“密码”、微短剧创新的未来,这场会议都告诉你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人民网成都3月28日电 (记者朱虹)“引爆了全民的狂欢,演绎了开年大戏,哈尔滨确确实实是这个春节冰雪游的顶流城市。”3月27
2024-03-28 14: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
“中国脑机谷”落户新奥新智感知产业园 政企研协同构建脑机接口产业新生态
河北新闻网讯(张新)9月26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举办。会上,由新奥集团旗下的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1 08:40:00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守护灯火庆华诞 主动运维显担当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损坏器件并调整传动系统并完成设备修复及全套试验。(纪长添 摄)东南网10月1日讯 9月28日
2025-10-01 09:19:00
9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正式启动。腾讯云作为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
2025-10-01 09:56:00
平望实小承办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吴江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2025年9月24日,由苏州市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年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在平望实验小学举行
2025-10-01 09:58:00
AI技术让抗战文物“活起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百度推抗战文物智能体
9月30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80年,80件》智能体和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
2025-10-01 10:00:00
新时达2025工博会圆满落幕 | 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2025年9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新时达以"智拓无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2025-10-01 10:00:00
从课堂到产线,河北工大学子开展智慧物流与“地狼”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
河北新闻网讯(胡广涛)组装调试机器人、体验智慧仓储系统、探索自动化技术前沿……近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在廊坊分校
2025-10-01 11:12: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30日,由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5-10-01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