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多哇镇特产多 下乡干部带货忙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01 03: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多哇镇特产多 下乡干部带货忙

多哇镇干部下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受访者供图

“书记,我们的土特产质量这么好,但销售渠道没有打开,卖不上好价钱呀!”3月29日,看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多哇镇的干部来了,尖德村的养殖户上前说着自家的困难。

多哇镇是一个纯牧业镇,尖德村是以前数得上号的困难村,易地搬迁后,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起了特色农牧产业,还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的牧民群众有了分红收入,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可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户们发现产品销路还是有问题。这次镇上的干部来了,大家都想着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目前的困难。

“我们这里有国家级绿色农畜产品认证证书,各村基本都有土特产,比如本地绿色天然牛羊肉加工成的罐头、绿色野生韭菜花酱、黄菇酱和酥油等。”多哇镇党委书记周加卡说,下乡干部发现其他村也存在土特产销路窄的问题。

怎么办?多哇镇把推动产业发展和百名干部下乡开展“一学三促”活动结合起来,想方设法为土特产“开路”,全体干部、职工为多哇土特产“带货”。

“这是我们多哇镇‘那甲才洛’公司的新产品,快来看看!”“藏式点心来啦,一会还有牛肉干和韭菜花酱推出。”一时间,多哇镇50余名干部的朋友圈火了起来,同时,还有会直播的干部帮群众带货,打开市场。短短两周,土特产销售情况可观,仅肉罐头就卖出500余罐。

“在大家的帮助下,本来为销售发愁的群众喜上眉梢,他们也学着用这种新方式来推销自家的产品。”多哇镇党委秘书王世鹏很热心地教养殖户使用直播平台。

“干部们不仅带来了党的好政策,还给我们想办法、出主意,解决困难,教我们用直播的方法推销土特产。现在,我们一家人都注册了账号,在网上卖我们的产品。”养殖户卓玛说。

“土特产销售额争取突破100万元大关。”这句话在多哇镇2024年工作计划中格外醒目,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多哇镇党委政府明确思路:聚焦“一地两创三促四园五带”产业发展布局,帮助村两委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依托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拓展“牧户+合作社+基地+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制约畜牧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症结。

“我们还将探索符合多哇镇畜牧业发展的新举措,有效盘活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家庭牧场,村集体经济初步实现了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转变。”多哇镇党委书记周加卡心里有一本账。

“多哇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基地将持续推出肉类、奶类新产品,尖德村在藏羊扩繁基地公羊数量42只、母羊800只的基础上,预计繁育率提高14%、20%。东维村犏牛养殖基地人工授精母牦牛330头,进一步辐射带动6个行政村开展犏牛养殖,实现‘小群体、大规模’,让特色养殖真正成为牧户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多哇镇镇长赵顺很有信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常联系,原本线下卖车的工作转换成线上售卖田间地头的土特产,抖音粉丝量飙升到2.1亿,点赞数几乎与粉丝数持平。受聘担任康都村的特聘村主任后,熊涛和其他乡贤一道,认领100余棵桔
2023-05-04 20:20:00
选调生进村 把甲鱼做成乡村振兴的“特色菜”
...通过扩大甲鱼养殖规模,线上推广和直播带货,为当地“土特产”打开了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年产值近千万元甲鱼养殖产业再次焕发生机走进竹篙镇九龙社区,成片的甲鱼养殖基地,犹如一面面方
2023-12-19 09:00:00
布拖黑绵羊产业再进阶
...举行的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现场,四川39个欠发达县域“土特产”以“一县一格”方式集体参展,代表凉山州布拖县亮相的是布拖黑绵羊。借力托底性帮扶,布拖正全力打造布拖黑绵羊高端
2024-05-26 06:15:00
“三色”产业兴 “三农”画卷新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郏县着力在“土特产”上做文章“三色”产业兴 “三农”画卷新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今天的安良之行,让我受益匪浅。在相似的生产环境下,我们镇一枚散养柴鸡蛋的价格
2023-07-22 00:38:00
化身助农“店小二”驻村女书记“跑堂”拓销路
...“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围绕湾道“土特产”品牌做文章。“依托粘火勺食品加工厂项目,组织发动村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扩大花生、芝麻、红豆、紫苏、粘玉米、地瓜等种植
2023-09-09 00:06:00
“土特产”成“香饽饽” 村民日子蒸蒸日上
...龙山镇特色产业发展见成效,村民节前铆足干劲赶订单“土特产”成“香饽饽”村民日子蒸蒸日上段海涛在蔬果种植基地内忙碌羊城晚报记者 李程春节临近,忙碌一年的人们已逐渐开启“放假模式
2024-02-02 07:22:00
...小河虾等“土货”,帮助各村百姓将“土货”卖出去,变土特产为现金,让老百姓一手交“土货”一手收现金,而这现金都是他们提前垫付。这份高效既源于对土特产品质量的高度自信,更在于不辜
2023-05-06 07:03:00
盱眙:党建引领促发展 品牌赋能助振兴
...县盱城街道新华社区党总支书记朱丽莉激动地说。做强“土特产”文章,不单要做强内功,更要“走出去”“引进来”。在管仲镇双河村螃蟹养殖项目现场,养殖户正在给螃蟹投食。为了增加养殖收
2023-09-09 05:24:00
村美民淳产业兴——瑞金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掠影
...一个个小游园扮靓乡村,一件件文明事深入民心,一批批土特产富了百姓口袋。近年来,瑞金市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培育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美丽乡村建设串珠成链日前,瑞金市万田乡
2023-10-11 09: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楚河汉界落子定盘 山东省第十七届万人象棋(乡村组)总决赛在新泰圆满收官
通讯员 李悦 10月19日,山东省第十七届万人象棋(乡村组)总决赛在山东省新泰市清音棋院落下帷幕。经过三天九轮的激烈角逐
2025-10-20 12:14:00
通讯员 张偌晨在泰安党支部工作指导中心,一场围绕“支部工作怎么干”的实践探索正持续走深走实。这里不仅是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充电站”
2025-10-20 12:14:00
顺丰日照“物流+文旅”新生态落地,场景化服务开启行业服务新篇
日照坐拥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与丰富特色物产,每年吸引海量游客纷至沓来。为精准承接游客的服务需求,顺丰自10月以来在日照启动文旅专项服务
2025-10-20 12:14:00
从“一处美”到“一片和”:洛阳城乡共育文明花丨文明中国看河南
编者按:讲好中国故事,为何要多来河南?“豫”人为善的表述里写着多少篇真诚故事?“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团走进河南,聚焦“好人”与“善事”
2025-10-20 12:16:00
永清多部门联合护航秋收秋种
河北新闻网讯(庞趁友、王洁)近日,持续阴雨天气给“三秋”生产带来多重挑战,永清县气象局、永清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2025-10-20 12:16:00
vivo影像馆登陆泉城 打造高端数码新地标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8日,vivo影像馆开业仪式在济南核心商圈泉城路拉开帷幕。泉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小宁、山东vivo总经理王海滨
2025-10-20 12:17:00
鲁网10月20日讯郯城县杨集镇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理念,采取得力措施,精准施策,全力做好秋季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秋冬季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2025-10-20 12:17: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开展\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6日,为深化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联合民盟济宁市委组织开展“黄丝带帮教”法治宣讲活动
2025-10-20 12:17:00
55天攻坚突击!中建筑港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综合楼顺利封顶
鲁网10月19日讯 近日,由中建筑港承建的沈海高速公路南村至青岛日照界段改扩建工程服务区房建工程施工2标段项目迎来重要建设节点——黄岛西服务区综合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25-10-20 12:17:00
临沂第六中学太原路校区举行七年级建队仪式
鲁网10月20日讯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迎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的光辉节日。为传承红色基因
2025-10-20 12:18:00
临沂医保便民新举措:线上绑定“家庭共济”,即可为家人缴费
鲁网10月20日讯 (记者 李文静)10月1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完善医保惠民政策 优化便民服务举措”有关情况
2025-10-20 12:19: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荷韵花园社区“香飘邻里‘肠’相伴 反诈知识入人心”主题活动
鲁网10月20日讯为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拉近邻里距离并提升居民反诈意识,近日,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荷韵花园社区党委联合碧桂园天绘小区物业开展“香飘邻里‘肠’相伴
2025-10-20 12:20:00
京冀协同推动就业服务 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三河举办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胡静微)10月15日,由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办、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承办,三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10-20 12:21:00
鲁网10月20日讯国庆刚过,全县的高中生助学金陆续开始发放,符合条件的学生家长纷纷来到农行网点,为学生申办银行卡。为保障广大学生能够及时领取到国家助学金
2025-10-20 12:21:00
鲁网专访青岛政协委员王艳芳:深耕基层二十五载,以“她力量”绘就社区治理新图景
鲁网8月20日讯(记者 薛同春)从1998年踏入社区工作至今,王艳芳已在基层岗位上坚守25年。作为青岛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
2025-10-20 1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