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Vision Pro有了,谁是空间计算时代的“安卓机皇”?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4 19:30:00 来源:爱云资讯

·苹果VisionPro的发售,为空间计算平台赋予完美定义:“VR+VST”的技术路线与不低于“8K”的视觉体验;

·以“PimaxCrystal”为代表的高端VR头显设备,已展现出“空间计算时代安卓机皇”的潜质,全球销量连续突破历年同期记录;

·全球空间计算平台市场即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小派科技成就“技术优先”路线下的中国力量。

1984年,几乎是整整40年前,苹果公司发布了全新Machintosh(简称Mac)。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引发了一场到目前仍然方兴未艾的个人计算革命。

2007年,初代Mac诞生23年后,第一代iPhone横空出世,移动计算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此后十六年,苹果一直在寻找“下一个iPhone”,然而颠覆性创新却始终没有出现。

直到2023年,AppleVisionPro亮相,苹果公司CEO库克赋予了它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今天标志着计算技术新时代的开端。如同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VisionPro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

美国当地时间2月2日,VisionPro正式上市,开启空间计算时代。面对VisionPro这样的标杆,哪些公司的空间计算设备能够崭露头角,成为非苹果开放生态中的有力竞争者?

01为什么苹果“叛变”AR?

从价格上看,一台VisionPro,定价人民币2.5万元起,能抵3台iPhone,比较难起量。

从体验上看,VisionPro刷新率高,延迟很低;沉浸感十足、场景栩栩如生。

但它并未解决困扰众多VR厂商的“长期佩戴”问题——600多克的重量像是给佩戴者的头上挂了一瓶水,每天佩戴两小时,一个月练出迷人斜方肌。

Vision Pro有了,谁是空间计算时代的“安卓机皇”?

(来源:网络图片)

可以说,作为一款终端设备,VisionPro不完美,也不便宜,注定不会成为很多消费者的首选。

甚至有观点认为:VisionPro没什么稀奇,毕竟功能卖点都不是苹果首创。

但当我问你“世界上第一部智能手机是什么?”你脑海中闪过的答案很可能是iPhone,而不是1992年的IBMSimonPersonalCommunicator。

今天的VisionPro像极了第一代iPhone,它注定不只是一台消费级电子产品,而是下一代终端生态的基石。

VisionPro能够为空间计算平台的未来一锤定音。

但围绕VisionPro,此前最多争议可能是:这到底是AR还是VR?

AR(AugmentedReality)——让设备看懂真实世界,并叠加虚拟信息,达到增强现实。你看到的画面一部分是真,一部分是假。

VR(VirtualReality)——让设备实时渲染画面,以此构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你看到的所有画面都是计算机生成的,都是假的。

实际上,库克本人并不喜欢VR。外媒传言:苹果明确要求员工向用户展示VisionPro时,不得使用“VR”,但不禁止使用“AR”和“MR”。

甚至我们能发现,VisionPro的默认模式是“透视AR”。对比Quest系列,则是基本将VR作为主要模式,将“透视AR”作为一种辅助模式。

如果仅仅这样,VisionPro的定位就是一台彻底的AR设备。但无论是超过500克的重量,110°的FOV,还是拥有2300万+像素,可提供单目4K级分辨率的MicroOLED显示屏,怎么看都不像大家心目中的AR眼镜。

所以如何看待VisionPro对AR和VR的定位?

举个例子,我用电脑写这篇稿子时,虽然会专注使用Word软件,但不会将打字页面设置为“全屏”,且隐藏底部的程序坞和顶部设置栏。因为打字不需要“沉浸体验”,打工人还要随时回复微信。

但如果换作是用电脑看电影,我大概率会设置为“全屏”,尽量提升“沉浸体验”。

也就是说,在我们日常使用中,大多数软件不需要“全屏”,少部分则需要。

类比一下,VisionPro将“透视AR”设置为默认模式,即“非全屏”模式;将VR设置为切换模式,即“全屏”模式,其实非常人性化。

如果我们再将这二者简单粗暴地相加,就得到了MR,混合现实。

退一步说,如果去掉涉及VR的重量级元件,只采用更轻量的AR元件,就不能实现MR功能吗?

答案:当然不行。

目前,MR设备透视功能的技术路线包含两种:

一种VST(VideoSeeThrough),即视频透视,就是通过摄像头拍下周围的真实世界,然后经过处理之后显示在头显内,用户就可以得到一个类似于“透视”的体验。

VST本身并不新奇,目前主流的VR头显,基本上都有VST功能,但是这些VR头显所带的VST功能的核心目的,通常是为了用户在使用VR时候的安全和便利,但是苹果VisionPro的高质量VST的核心目的,则是为了让用户获得AR的使用体验。

另一种是OST(OpticalSeeThrough),即光学透视。它就像一层透明玻璃,让用户直接地看到真实世界,并在此之上叠加虚拟图像,目前市场上主流的AR眼镜,基本上都采用OST方案。

所以,VisionPro其实是一台不折不扣的VR头显,只不过被库克用高质量的VST功能营造出了AR的“氛围感”。

为什么苹果的理念和愿景明明更接近AR,却在产品形态和技术路线上选择了VR+VST方案呢?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问题答案众说纷纭,以下两种最具代表性:

一种说法是,AR眼镜技术还不成熟,比如对轻量化的追求让AR眼镜无法容纳大算力芯片和满足用户对续航的需求。

另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苹果想要实现的AR(增强现实),不止于“忠实”地还原现实世界,更是将现实变得丰富,起到真正的“增强”效果。要想做到这一点,OST就无能为力了。

而VTS因为能够管理视野中所有像素点,既可以“忠实”地展示周围环境,也能保留对真实环境进行加工、升级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虚实完美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叫真正的“增强”现实,而不是“1+1=2”的简单叠加。

这就解释了为何库克本人更青睐于AR,但依然口嫌体正直地选择VR+VST路线;为何VisionPro将“透视AR”设置成默认模式,但它不像AR眼镜,反而更像VR“头盔”。

作为世界上可能最懂营销的公司,苹果自然不会让自己陷入这些概念之争,所以干脆另辟蹊径,直接将VisionPro称为空间计算终端设备(ASpatialComputer)

02VisionPro如何描绘空间计算?

什么是空间计算?举个例子。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走路看手机撞到路人的经历?

有句话说得好:遇事千万别内耗,多从环境找原因。

而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当然也可以怪“环境”——手机屏幕里的数字世界是2D,你所处的现实世界是3D。

一个2D,一个3D。维度都不一样,有冲突当然很正常。

也就是说,看手机撞路人看似是“不小心”之举,实际则反映了:在移动计算时代中,人机交互方式难以弥合的“割裂感”。

而空间计算解决的就是人机交互的问题。通俗地说,就是人机交互由2D升维到3D,现实+虚拟+人类三者进行交互,从而拓展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边界。

在这个定义下,空间计算平台的终极形态是“脑机接口”(BCI);初级形态则是以VisionPro为代表的MR设备。

那么,标杆产品VisionPro的领先之处又在哪里?

从交互方式来看,空间计算时代对设备的要求是更“懒”,更“直接”。

苹果开发了一种“绝对直观的空间计算互动模式”。

VisionPro主打一个“眼、手、口”自然交互,将用户从现有VR产品的手柄操作中解放出来。

同时,苹果还在VisionPro下方增加了用于追踪手部动作的传感器,让用户能以最放松的姿势、最小的动作幅度使用设备,这更加符合虚拟世界中“意念操控”的理想。

从显示系统来看,VisionPro重新定义了三维显示的技术标准。

目前主流VR设备的显示分辨率基本都是4K,而VisionPro则直接将这一规格翻倍为8K。

同时,苹果考虑到近视人群的需求,专门定制了Zeiss光学磁吸插片,矫正视力的同时还不影响视觉保真度和眼球追踪的精准度。

总体来看,VisionPro集合了苹果在软硬件上的所有实力——搭载桌面级的AppleM2芯片以及R1芯片,配备高通透Micro-OLED显示屏,画面像素为2300万,内置1个LiDAR(激光雷达)、2颗深度相机、2组传感器,6个麦克风,以及内含250个原生程序的VisionOS。

不过,有反对者认为:VisionPro是一个没有经过产品剪裁的产品,而是一个堆料产品。

这么说吧,在VisionPro横空出世前,MicroOLED、3D相机、虹膜识别、OS操作系统都已经存在;单眼4K、手眼操控、巨幅全息画面等产品评判标准也都是业界共识。

但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将以上技术同时完美地“堆砌”在一起。

而且业内普遍认为,即便在VisionPro诞生后,强如谷歌、微软,短时间也很难复制出一个VisionPro。

还是那句话,虽然世界上第一列蒸汽机火车跑不过马车,但这不影响人类摆脱畜力运输,进入工业时代。

VisionPro的意义不在于单个“完美”的电子消费产品,而在于定义空间计算平台的未来。

03摸底空间计算时代的“安卓机皇”

不过,苹果向来修的是“金钟罩”,其封闭的软硬件生态,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这种“封闭”好处是能保证优秀的用户体验,劣势却是缺少广泛的兼容性——即便你是武林盟主,也不能吞下整个江湖。

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iPhone市场份额占比为20.1%,排名第一;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PC市场,苹果MAC市场份额占比为9.4%,排名第五。

同理,VisionPro虽好,但在空间计算时代,类似Windows、Android等软硬件相互独立且广泛兼容的产品生态,还是会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更广袤的未来留给了非苹果厂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自然好奇,面对VisionPro这样的标杆,哪些公司的空间计算设备能够崭露头角,成为非苹果开放生态中的有力竞争者?

既然VisionPro本质上是一台高性能的VR头显加上高质量的VST,我们先从考察VR设备通常最关注的核心硬件参数——像素数、FOV、PPD、刷新率——进行对比。

Vision Pro有了,谁是空间计算时代的“安卓机皇”?

(数据来源:VRCompare、VRPinea)

分辨率作为首要考量,关乎设备展示视觉信息的能力。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由一个个像素拼在一起,像素点越多,可展示的视觉信息就越丰富,一台显示设备的视觉效果根本上取决于像素数的多少。

FOV的宽广程度直接影响沉浸感。如果设备的FOV太小,就像“管中窥豹”,体验实在不太好。一般而言,我们人眼的水平FOV是双眼220°,但是双眼都能覆盖且有立体感的视野,大致在125°。基于此,空间计算设备的FOV能达到100°以上就算良好。在此之上,越接近人眼的220°,沉浸效果越好。

PPD的高低决定了图像细节的清晰度。PPD数值越大,硬件能够显示更多画面细节,用户对显示画面的感受就越清晰。人眼的分辨能力极限约为50~60PPD(视网膜级别PPD)。PPD越小,人眼越能感受到头显的像素晶格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纱窗效应”(SDE:ScreenDoorEffct)。相反地,如果设备的PPD越接近60,成像清晰度就越接近人眼的分辨极限,我们也就觉得越清晰。

而刷新率的高低则关系到图像的流畅度和舒适度。刷新率越高,动态图像就越流畅和自然,延迟也会更低,更不容易导致晕动症。一般而言,高性能空间计算设备需要90HZ以上的高刷新率。

在这些核心性能指标的比拼中,市场上的主流VR设备各有卓越之处,也有待提升的空间。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国投证券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研报《空间计算是一种时代颠覆且必然到来——以AppleVisonPro为基准,围绕空间计算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比较》,报告以VisionPro为基准,定性、定量地对比了当前主流的VR设备,对主流空间计算设备重点功能进行了优先级排序,并按照其对用户体验重要程度以及实现难度进行加权,在这个基础上对行业各核心玩家目前产品的空间计算能力进行了一个量化评分,其中包括PimaxCrystal、VarjoAero、MetaQuest3、Pico4Pro等国内外主流厂商的产品。

Vision Pro有了,谁是空间计算时代的“安卓机皇”?

(数据来源:国投证券)

如果按VisionPro各功能模块基准评分为10.0,行业各核心玩家的评分如下:

即,加权后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Apple(10.0)、小派Pimax(5.9)、Meta(5.0)、Varjo(4.5)、Pico(4.4)、HTC(4.3)、DPVR(3.5)、YVR(3.5)、Valve(3.2)。

虽然硬件参数是空间计算设备成功的基础,但仅有硬件的革新并不足以全面推动行业前进。

硬件能否成功也同样依赖于软件生态的繁荣和对新商业模式的探索,这意味着,除了不断提升硬件性能,构建一个支持广泛应用和服务的健康生态系统,以及开拓创新的商业模式,也是推动空间计算设备真正实现市场突破和行业领导的关键因素。

这就需要我们再提出一个问题:到底是VisionPro掀起了空间计算革命,还是空间计算生态发展到当下必然会诞生VisionPro?

从需求来看,以手机为代表的平面计算平台,用户需求已经进入饱和期,空间计算发展具有必然性。

从技术来看,以手机为代表的平面计算平台已经出现“算力过剩”,而算力的不断提升必然会推动更高级计算平台的诞生。

可以说,空间计算的技术和体验拐点已经到来。即便没有VisionPro,还会有其他优秀的空间计算设备出现。

只不过,正如1984年推出Macintosh;2007年推出iPhone;40年后的今天,苹果推出VisionPro,又一次成功预测了新计算时代的标杆产品,并将预测落地为行业共识。

正如上文所讲,VisionPro为行业带来了两个共识:

·空间计算设备主流产品路线——VR+VST

·高性能、高标准——以8K为用户体验的起点

而当我们再将目光转向赛道上的其他选手,可以发现下一代“安卓机皇”已经走出了两个方向:

方向一:“出货量优先”派——互联网产品逻辑,以Meta、字节等互联网大厂为代表。

“出货量优先”意味着“低价优先”,低价则意味着低毛利甚至负毛利。“卷价格”确实可以清空一部分竞争对手,短期之内声势浩大。但长久来看,这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自己的业务增长飞轮也转不起来。而这也是当前一些互联网大厂想着力解决的问题。

方向二:“性能优先”派——消费电子产品逻辑,用高端机教育市场,以国产厂商小派、海外厂商Varjo等硬件厂商为代表。

实际上,该方向的逻辑非常质朴。即,先将核心性能指标做到“良好”水平,较好地满足早期用户的基本需求,进而通过降本增效,实现良性循环。

在早期,产品价格一定偏高。打法是针对市场上对价格不敏感的earlyadopters形成一定的出货量,在商业上达成一定意义上的成功(至少是较高毛利率)。

在中期,通过技术迭代、供应链完善,逐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从上往下逐次形成更多层级消费者的分段渗透。

在后期,随着出货量增加,供应链整体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形成良性循环,最后实现对大部分消费者的渗透。

以及随后到来的产业生态的扩展和商业模式的探索。

比如,通过与开发者和内容创作者的合作,空间计算时代有可能引入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和游戏,丰富空间计算的内容生态。随着内容和应用生态的壮大,空间计算技术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推动其在更广泛场景下的应用。此外,VisionPro的成功亮相也可能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空间计算领域,加速产业生态的发展。

再比如,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发展,VisionPro及其他空间计算设备产品将探索和开拓新的商业模式,如“3D版抖音”“3D版微信”等,颠覆已有的消费习惯。

从目前来看,AppleVisionPro以“高性能、高标准”入局,有望将整个产业拉回做消费电子产品的逻辑,很有希望成为一个行业拐点产品。

正如22年的“元宇宙时代”由Meta引领,23年的“AI时代”由微软引领,24年的“空间计算时代”将由苹果引领。

霸主之下,更有广袤的市场等着其他领先者开拓。

你做好准备了吗?

(文/狮刀,资深AR/VR研究员、《漫话元宇宙》作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焦点分析丨iPhone 15系列发布,苹果终于正视起与安卓的差距
...年半导体行业产能过剩,内存价格出现闪崩,这也助推了安卓阵营手机厂商在“大内存”这件事情上的猛烈进攻。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安卓手机已经战略性舍弃128GB版本的手机,甚至大家在突
2023-09-13 16:05:00
Apple Vision Pro首批媒体测评发布
... Vision Pro的发布持乐观态度,并将Meta视为是市场“未来的安卓”。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Meta高管认为
2024-02-01 11:25:00
苹果Beats Studio Pro耳机规格曝光:续航超AirPods Max、支持个性化空间音频
...:优化了语音的频率响应,适合通话和播客。兼容 iOS 和安卓消息源称 Beats Studio Pro 不会使用 H2 等苹果自研芯片
2023-06-29 16:02:00
手机接口回顾:从诺基亚到苹果、安卓,发生了什么?
...上了更为主流、更加通用的TypeC口。至此,一根C口线用于安卓机、iPhone、笔记本、平板、相机等不同设备,成为了可能。不过,当我们把时间往回拨回时,就能发现,手机接口经历
2023-10-18 10:08:00
鸿蒙这四年:夹缝中长出7亿搭载量,华为能否与苹果、谷歌三分天下?
...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款操作系统的开发,甚至称鸿蒙为“安卓换皮”,认为华为只是在做一次疯狂的概念营销。四年之后,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生态设备数已经突破7亿,开发者突破220万。“生
2023-08-07 16:39:00
ios18或将实现主屏幕应用布局的重大突破
...化空间。对于忠实的果粉来说,这个改动有点大,但对于安卓用户而言,这已经是老掉牙的功能。如今,iOS18正蓄力追赶,苹果意图在主屏幕定制化的领域内实现与安卓阵营的进一步靠拢与竞
2024-03-31 02:50:00
苹果iphone15系列的升级变化
...htning接口;同时,灵动岛功能也应用于全系手机中。面对安卓阵营,这类常规硬件升级的逻辑难以打动舆论。但我们应该知道苹果一向有着自己独立的产品演进和商业逻辑,这次的iPho
2023-09-15 03:05:00
苹果大中华区营收下滑 头显新品在美上市 苹果能否延续奇迹
...星紧随其后。IDC指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尽管相比安卓旗舰产品已不具有明显优势,但iPhone的整体综合产品力依然是最好的产品之一。只是现在苹果产品的价格维持不如以前,渠
2024-02-04 09:22:00
...2D到3D的过渡,一个需要整个行业努力的事情,包括iOS和安卓生态。我们希望未来能通过一些MR厂商共同打造一个安卓的内容生态。Q:苹果在发布产品的时候,其实对使用场景没有一个
2023-09-07 13:0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