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简介温恢历史事迹及人物评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9 10: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温恢,字曼基,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生于汉灵帝熹平七年(178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他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中曹操所属的重要谋臣和地方官。他先后担任曹操的县令、丞相府主簿、刺史、郡守。他举荐贤能,招揽人才,出谋献策,为曹操统一北方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温恢出身于仕宦之家,其父温恕,为东汉末期涿郡太守。汉献帝初平三年(193年),温恕病死于任上,为了安葬父亲,温恢同家人一起,由涿郸回到故乡。是年,他才刚满15岁。但他少年有志,不以守财治业为生,决心投入当时纷争的社会之中,实现自己济世匡国的志向。因此,他将家财倾散于同宗,表明自己的心迹。他的这一举动,恰巧与西汉时他的同乡清名之士郇越相仿佛,州里将他比之为郇越。

步入仕途

后来,温恢得举孝廉,便历经三县县令,两郡太守,被曹操选任为丞相府主簿,监察吏治。曹操方与群雄角逐,意在统一全国,渴望得到—批辅弼之才。温恢深明曹操的用心,多方招贤引士,帮助曹操建立自己的基业。在温恢看来,凡能扶危济困、有节又孝行者,即使因此而犯法,也可举荐为官为吏,甚至可以重用。丞相府的司空军谋椽孙礼,于汉末丧乱中与母亲离散,后得知其母为同郡人马台奉养,对马台十分感激,就将其全部家财赠予马台。不久,马台犯法当斩,受押于县牢,孙礼便利用自己的职权,打通县令的关节,纵放马台越狱。马台虽然得救免死,但他认为自己奉养孙母,是义气所使,而并非图得日后报答,因此,他并不感激孙礼救他越离死地。孙礼的孝母、忠友,与马台的义胆侠肠,都深为温恢赏识,他便将这些情况详细秉告了曹操,两人都得到曹操的宽免,并且,孙礼还得到曹操重用。

忠友孝亲,见义勇为,本质上都与忠君思想是一致的。忠友孝亲是忠于君主的保证,侠肠义胆,恰可以为君王死心踏地尽力。这正是曹操以及历代封建君主所需人才的起码道德标准。温恢所以赏识孙、马二人的行为,正是以这一道德标准为依据的。尤其是在曹操求才若渴的情况下,温恢能使孙、马得到宽免,甚至重用,更说明曹操的用人标准,以及温恢对曹操的深切了解。

曹操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温恢出任扬州刺史。扬州即今安徽淮南地区,南与孙吴对垒,又是曹操东南粮仓,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曹操才把他派到这里。正象赴任前曹操对他说的那样,曹操本想温恢留在亲近,但以此州事大,需重臣镇守,只好派他前去。临行,曹操又用“股肱良哉,庶事康哉”的话来勉励他。这句话山自《尚书·益稷篇》,原意是歌颂伯益与后稷辅左大禹洽国的功绩,说只是由于有了伯益与后稷这样的良臣作为股肱,才使大禹的事业成功。曹操以此作为对温恢的勉激,说明对他寄予厚望。温恢到任之后,曹操又将楚地名士蒋济推荐与他,作为他的副手,并特意关照当时驻守于扬州的大将张辽,乐进等人,要他们多与温恢商议军事方面的事情。所有这些,既说明他与曹操政治关系及个人感情的密切,又充分说明他本人多方面的才能。

远在扬州的温恢,确实没有忘记曹操对他的慰勉。他身在边州,心怀全局,为曹操的整个军事行动操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历七月,孙权举兵进攻曹操领地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企图夺取淮南之地。为防御孙权的进攻,曹操方面除张辽等将领率7千人军队戍守淮南之外,还调集各地州兵在此屯成。曹操亲率主力西出汉中,荆州以北只有曹仁,于禁等屯集于襄阳、樊城,而荆州正在蜀汉大将关忌羽的掌握之中。对曹操来说,正形成两翼强大,中间空虚的局势。温恢深为这种局势担忧,他预料,关羽必会乘曹军襄、樊弱势,北上进攻;而时值盛夏,曹军又不熟悉水性,—旦关羽真的北上,曹军就要陷入困境了。果然不出温恢所料,不久,襄、樊即被关羽围围。

襄、樊被围后,曹操京畿之地颇受震动,曹操亦感局势严重。然而,他唯恐军心摇动,只是密令戍守淮南大军及各地州兵火速赴援,以解襄、樊之围。曹操这—用意,温恢也是心领神会。他在淮南,祁助曹操组织援兵,督促诸路州兵急速上道,前往襄、樊。当时,率兵于淮南屯戍的兖州刺史裴潜开始接到曹操宜他晋见的诏书后,颇不解其意。温恢对他说:“这必定是为了襄阳方面的军事,你需赶快动身。”果然,就在裴潜刚要起程时,曹操第二道密旨又到,裴潜急令军士放弃辎重,轻装就道。

襄、樊被围数月,最后终于得以解救。从局势的前后发展变化来看,都与温恢所料情形相差不远。这除了说明他对曹操整个战局的关心之外,更说明他聪明睿智,具有统观全局的见识和多谋善断的才华,足堪将佐帅辅之任。正象他死后魏文帝下诏褒奖他时所说,他“有柱石之质”,服事曹操“功勤名著”。

魏文帝即位后,温恢为侍中,不久又出任魏郡太守。文帝黄初四年(223年),凉州刺史张既病卒,温恢被任为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于上任道中病卒。文帝为之深为惋惜,特下诏悼念他。

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咸精达事机,威恩兼着,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三国志魏书十五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太祖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温恢)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

文帝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着。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愍之!”(《三国志魏书十五温恢传》)

史书记载

三国志·温恢传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於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入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太祖曰:“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邪?”时济见为丹杨太守,乃遣济还州。又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

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数年,迁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道病卒,时年四十五。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朕执事,忠於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愍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生早卒,爵绝。

恢卒后,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魏略曰:建字公威,少与诸葛亮俱游学。亮后出祁山,答司马宣王书,使杜子绪宣意於公威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投靠宋文帝薛安都生性勇猛,善于骑射,喜欢结交勇武侠义之人。最初仕巍,以军功为雍州、秦州都统。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因与魏东雍州刺史沮渠秉谋反事泄,遂逃奔宋文帝刘义隆。薛安
2023-08-19 11:36:00
彭翼南(1536年—1567年),土家族,字晋卿,号北江。湖南永顺人,明朝政治人物,永顺土司。为原溪州刺史彭士愁后裔,袭永顺宣慰使。曾两次奉调率土兵赴苏、松参加抗倭斗争。联广西“
2023-08-18 15:37:00
...史,谥穆侯。撰有帝王制度十八篇,称为《国典》。人物事迹少年经历王慧龙出自东晋名门王氏,其祖父王愉为尚书仆射,父王缉为散骑侍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荆州(今湖北江陵县)
2023-08-19 10:27:00
沈容姬(414年—453年8月18日),籍贯不详,宋文帝刘义隆的妃子,宋明帝刘彧的生母。初封美人,受到宋文帝的宠爱。生下儿子刘彧后,进封婕妤。元嘉三十年(453年),沈容姬去世,
2023-08-18 15:37:00
简介唐朝宰相周墀人物生平
...。不久以本官与马植同平章事(即宰相),监修国史。历史评价周墀在朝屡进正直之言,以大公无私、直言敢谏、不避权贵、荐贤不避亲仇著称。后因议河湟(西戎)事,不合皇上旨意被罢相,改拜
2023-03-08 21:58:00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生平江西第一状元王季友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
2023-08-19 10:35:00
钱倧(929年—975年),原名钱弘倧,字隆道,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七子[1],吴越忠献王钱佐异母弟,母鲁国夫人鄜氏,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第四任君主,947年三月―947年十二月在位
2023-08-18 15:38:00
...,与其弟刘濬共谋杀害宋文帝即皇帝位,终年47岁。人物评价总评对宋太祖刘义隆的评价,世人颇受争议。通常有以下三种说法:评价一:中国战争史上不可多得的英豪人物。宋太祖在位三十年,
2023-10-22 20:24:00
慕容顗(?-386年),一作慕容凯,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主,鲜卑人,前燕帝慕容皝之孙,宜都王慕容桓之子。386年,西燕帝慕容冲因不欲东回鲜卑故地导致军心思变,左将军韩延遂杀慕容冲,
2023-08-18 15: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