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8 11:35: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古以来,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君王都对国家的开国元勋或者是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功臣有所忌惮。除了像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那样在酒席上谈笑风生间就拿到兵权,和自己的武将手下和解的这些少数的特例之外,无论是秦始皇逼死吕不韦,还是刘邦杀掉韩信,他们这些历史名臣的下场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

那么他们到底是“自古忠良多枉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奈,还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的活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历史上功高盖主,但下场却是兔死狗烹的历代名将都有谁?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一、文种

在说文种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段典故。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一雪前耻打败了吴国的故事我们大家都比较熟知。但是勾践的成功除了他个人强大的意志力以外,还有两个关键的人物,一位是越国的大夫范蠡,一位是勾践的谋臣文种。在勾践整顿越国内政,商议讨伐吴国之时都是这两位大臣在其左右出谋划策。当时他们两个里应外合,范蠡陪同勾践在吴国当奴隶,文种留在越国一方面加大国内生产,另一方面又给吴王夫差送去美女、木材等使他放松警惕,在文种与范蠡的共同努力下,勾践成功的打败了吴王,成就了一番霸业。但在论功行赏之时,范蠡却不见了踪影,相传他与西施泛舟西湖,才子佳人终成佳话。

相传范蠡在离开越国时曾留给文种一封信,信中道: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也要收起来;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犬也会被煮熟吃掉。越王他是一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你为什么不离开?“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一典故就出于自范蠡的这封信。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但文种并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离开,首先他帮助了越王灭亡吴国,是当之无愧的大功臣,荣华富贵此时应有尽有,如果离开那么所有的功劳苦劳都会化为泡影。其次越王让他当本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种无法割舍这些富贵荣华,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可他本就是自恃功高的人,自然在成功以后看不上任何,在治国方略上也与越王背道而驰,针锋相对。冲突愈发激烈,越王此时已经无法再容忍他,于是就派人送给他一把伍子胥自杀时用的剑,让他自行了断。文种这时才明白范蠡对他说的话,可无论如何也为时已晚,于是他只能拔剑自尽。

文种这一生确实为越国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本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能臣,可惜最后落得个悲惨结局。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文种的死可能就是历朝历代“人之本性”与“王者之道”不可共存的必然结果。

二、白起

武安侯白起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因为他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在辅佐秦昭襄王时,屡立战功,是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领之一。

秦昭襄王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战略,因此急需白起这样的精兵强将,而白起受到举荐来到了秦昭襄王身边为他四处征战。白起确有将相之才,没有辜负秦昭襄王的信任,为他打了数十场战争未有败绩,不负所托。经历伊阙一战后,白起攻魏,为秦国夺取大小城池六十一座,不仅斩杀魏国将军士兵近百万,而且也为秦国日后东出崤函打下了基础。华阳之战、陉城之战白起连续攻破两城,声名远扬。

不过白起最巅峰的一次战争乃是长平之战,白起在此战中带领秦兵先后斩杀、俘获了45万赵国兵卒,战后赵国已然元气大伤。自此之后,六国中再无哪个国家有实力能与秦国抗衡。

长平之战大获全胜,此时白起主张乘胜追击,一鼓作气一举灭掉赵国,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但是秦国的丞相范雎妒忌白起战功赫赫,觉得白起是自己的威胁,于是在没有和白起商议的情况下,就擅自答应了韩、赵两国割地求和从而罢兵的请求,他的从中作梗,彻底破坏了白起灭赵的计划。次年,秦王准备再度起兵攻打邯郸,但邯郸都城内早有防备,死死抵抗。秦王迟迟攻破不下,遂即命令白起重新挂帅参战,但白起因为丞相一事,心存芥蒂,便一直称病不愿出征。屡次拒绝秦昭襄王之后,秦王被白起的态度彻底激怒,偏偏这时范雎在秦王身边煽风点火,诬陷白起。最终秦王将白起免为士卒,赐死在杜邮,一代战神就此而陨落。

三、李牧

李牧是战国名将,用兵如神,骁勇善战。他和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起初李牧被安排在赵国北部边境地区守卫边防,他在边疆地区时抗击匈奴,重拳出击,大破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此等功绩名震战国。后期李牧被调回都城,赵王派他去抵御秦国。在宜安一战中李牧的表现尤为出色,他带领军队重创了秦军,使得秦国将士忌惮他的威名不敢贸然出兵,因此也在坊间中流传有“李牧死,赵国亡”的名句。

后来秦王嬴政派出大将王翦,领军几十万准备围堵赵国的都城邯郸。但王翦知道李牧是赵国的军事支柱,如果不扳倒李牧就无法扳倒赵国。于是他施行了反间计,首先他派奸细进入赵国都城,花重金收买赵王身边的近臣郭开,郭开本就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于是他在朝中大肆地散播李牧勾结秦军反叛赵国的流言。赵王此时昏聩无能,他没有证实流言的真假就轻信了李牧真的会反叛赵国,于是他连忙派赵葱去代替李牧的位置。

李牧在外打仗,听到此等流言只觉得荒唐可笑。在面对赵王的命令时,他出于“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和确确实实地为社稷和赵国的军民考虑,不愿意上交兵权。赵王看到李牧不听自己的命令,就更加证实了流言,他暗中设下圈套骗捕李牧,并当场将他斩杀。王翦见此情形,心中大喜,乘时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最终大败赵军,赵国也因此走向了灭亡。

四、韩信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楚汉争霸时的一代名将。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他因为受到萧何的举荐,来到了刘邦的军营,但刚开始刘邦并不重视他,于是他便离开刘邦的阵营,刘邦知道后大惊失色,连忙派萧何去追赶,因此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后来韩信受到了刘邦的重用,他也不负所托,依次打败了魏国、燕国、赵国、齐国,还在最后协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夺得了江山。

韩信曾受到过胯下之辱,但他自己却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他的一些军事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战术典故,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拔旗易帜、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等这些我们所熟知的军事策略。

不过韩信他虽然在经历安邑之战中俘虏魏王、井陉之战中破赵灭代、潍水之战中降燕夺齐,立下赫赫战功,名震天下之后,仍然不满足。他居然在刘邦被项羽大军围困荥阳之时,派人向刘邦上书想要独自称王。刘邦本来非常生气,但萧何和张良劝他,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不如先答应他的要求,保住性命,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可尽管如此,韩信在用水攻击败大将龙且,项羽规劝他反叛汉朝加入楚国阵营之时,他却态度模糊,既没有答应项羽的条件,也没有遵守他与刘邦的约定和刘邦的军队会师。

最终垓下决战,项羽兵败自刎,楚汉争霸就此结束。刘邦还至定陶后第一件事就收夺了韩信的兵权,并将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这时有人上书控告韩信想要谋反,刘邦便将韩信贬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因为韩信心中有怨气,于是在陈豨等人商议谋反之时,韩信在其中为他们出谋划策。最后萧何和吕后两人联手将韩信给骗杀并且诛灭其三族。

五、周亚夫

周亚夫是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儿子,有胆有谋,才学过人。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在他父亲死后,他接替父亲成为绛侯。细柳阅兵之时他的表现突出,因此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随后吴王联合楚王、齐王等七个小国在汉朝发动七国叛乱,周亚夫被汉文帝指派,出兵解决七国之乱。他运筹帷幄顺利地平定了战乱,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汉景帝时任命周亚夫为丞相,景帝想要废掉太子刘荣和周亚夫商议,但周亚夫这人太过刚直,不懂得变通。他认为不符合礼治于是就和景帝公然唱反调,并且此类事件不止一次,汉景帝就慢慢的不再与周亚夫共同议事。

后来周亚夫的儿子周阳见他已经年迈,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等他去世后发丧使用,但当时国家是禁止个人售卖甲盾的,于是就有人偷偷告发了他,周亚夫因为并不知道儿子做的事情,拒不承认过错,出言不逊。汉景帝因此更加地疏远他,将他抓到监狱。监狱的审理大人出言讽刺羞辱了他,他见自己如此地受屈辱,于是就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而亡。

六、邓艾

邓艾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他文武双全,深谙兵法,是灭亡蜀汉的第一功臣。早期司马懿采纳实施他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及广积军粮,开通漕运的建议,使得魏国的实力大增,可以说曹魏在三国时期的实力很强绝大部分都是邓艾的功劳。后来邓艾屡立战功,他在军营里体恤民众,在战场上大战姜维,随后偷渡阴平,直捣蜀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立了军功,所以在巨大的胜利面前他开始持功自傲。他不仅擅自地分封蜀汉官员,甚至修筑起了高台作为景观来宣扬自己的战功。他经常矜夸自己,而且在公开的场合不加掩饰公然地说别人都不如他,从而引发了钟会、卫瓘等野心家的嫉妒和不满。

随后他向司马昭提出了灭亡吴国的战略,虽然仍被采纳,但是钟会、卫瓘等人联合起来一起向司马昭诬告邓艾谋反。于是为了调查此事,朝廷就派卫瓘逮捕邓艾父子,将其押往到洛阳。谁知其后钟会竟然伙同卫瓘起兵谋反,于是朝廷剩余的势力和钟会的军队进行双方混战,在此期间卫瓘派人诛杀了邓艾父子。

七、斛律光

斛律光是北魏到北齐时期的名将。自小便立志从军,武艺出众。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他在跟随父亲出征时,就战功赫赫,后面因为被人赏识就跟随了世子高澄,担任起亲信都督,后被人尊称为“落雕都督”。在他从征出塞时,虽说历经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但他都勇猛异常,身先士卒,先驱破敌,未曾挫败。因此他的才名远播,声震关右。

随后周军发动洛阳之战,他在此战中大败周军;汾水之战后他又大破北周。在军队时,他治军严明,铁律铮铮,先后多次地带领部队击败外敌进犯。他的官职一升再升,先拜左丞相,后封咸阳王,功高盖世,可谓冠绝一时。

但是后来,他与尚书祖珽和领军将军穆提婆均有不和,不经意间就结下了仇怨。也因为民心甚高,风头过盛从而引起了齐国君主高纬的猜忌和怀疑,正巧这时,佞臣祖珽进献谗言,齐王信以为真便在凉风堂设下圈套将斛律光设计残杀,不仅如此他还发布诏书将其家族满门抄斩。

八、高长恭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文襄帝的第四个儿子,同时也是北齐名将。他温良敦厚,长相俊美,在古代时也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可他虽长相俊美,气质却不孱弱,从军之时,骁勇善战,数次征战,屡建奇功。

在经历邙山之战时,北周将士大举进攻洛阳。在此战中,高长恭担任将军一职,在战场上,他认真分析局势,寻求破敌之法。随后他便头戴面具,率领五百骑兵突破了周军包围,北齐将领本来没有认出戴面具的他,随后他将面具摘下,北齐士兵和他里应外合,随后成功地解围金墉城。经此一战后,他名声大振,所戴面具也逐渐的具有代表性,成为了他的标志,随后他便升任司州、青州等地方长官。

虽然邙山之战,他一举成名。可他自己也明白风头正盛,功高盖主,势必会遭受其他人的忌妒。所以他一直收受贿赂,认为用这种方式就可以败坏自己的名声,可这种方式并不能使他心中好受,他每日都心中郁结,愁容满面。他的亲信看他这样于心不忍,于是就建议让他假托生病在家,不再插手国家政事。可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尽管他对齐王忠心耿耿,可他还是逃脱不了被怀疑、忌惮的命运,齐王最终派人送了一杯毒酒给他,他饮鸠而亡,了此余生。

九、岳飞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岳飞的母亲自小教育他要精忠报国,他也一直在践行这一信念。从他二十岁起,他曾先后四次从戎,带兵打仗,守卫国土,讨伐乱臣。他参与、指挥过的大小战斗超过百次,威名赫赫,早已响彻大江南北,有大量追随着他的有志爱国青年组成岳家义军,也都像他一样精忠报国。

在金军进攻江南之时,他举兵迎敌,誓死抗金,遂即收复建康。而后收复襄阳,六郡归宋,率师北伐,转战江淮,也顺利地攻取了商州、虢州等地。金人首领完颜宗弼撕毁曾经的盟约大举攻宋时,岳飞他长驱伊洛,给敌人以痛击。各地义军也都积极响应岳飞号召,跟随岳家军共同夹击金军。随后,岳飞又挺进中原,先后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地,大败金军,直捣黄龙,进军朱仙镇。

本来已经一路高歌,胜利在望。然而当时社会佞臣当道,秦桧等阴险小人陷害忠良。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在抗金问题上一直主张求和,他们为了讨好金人,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岳飞班师回朝。在宋金议和之时,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了岳飞入狱。宋高宗听信他们的谗言,将岳飞及其长子岳云,忠臣张宪一并诛杀,此后十年功废,岳飞一代忠臣终成千古奇冤之人。

十、蓝玉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从军之时,隶开平王常遇春帐下,做事有胆有谋,是有大将之才的奇人。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后来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而蓝玉这人确实很有打仗的才能,他在打仗之时,屡立战功,便一路升职任至大都督府佥事。朱元璋派蓝玉领兵平定西蕃叛乱,蓝玉表现出众,最终顺利平定战乱。随后他又领兵征讨云南,北上破元,平定西南,成为西南边区的大将。而他的官职也一路晋升封到永昌侯,最后成为了鼎鼎大名的征虏大将军。

可最后蓝玉却因为持功自傲,横行霸道了起来,他犯下了许多过错却仍不知天高地厚。朱元璋欲封蓝玉为凉国公,尽管告诉了蓝玉他犯下的过失,还要把这些过失放到他世袭的凭证中,但蓝玉仍无所畏惧,出口傲慢,始终不肯居于人下。

最后有一锦衣卫指挥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就以谋反罪将蓝玉逮捕下狱,并将他剥皮实草,抄家灭族,传示各地。

十一、袁崇焕

负君王不负社稷,负袍泽不负本心。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袁崇焕是明末抗清名将,进士及第,好谈军事,常与退伍老兵讨论边塞之事,自称为边才。

在袁崇焕抗击清军的时侯,他表现的非常勇猛,曾先后取得了宁远、宁锦大捷,本该加官进爵,可却因为大宦官魏忠贤不喜欢他,继而辞官回乡。到明思宗继位,袁崇焕受朝中其他大人推举,重新被启用,时任兵部尚书之时督师蓟、辽,后又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可谓盛极一时。

后来他在打仗时,因为政见不合就擅自斩杀了将领毛文龙,因而被魏忠贤等人抓住了把柄。虽然他在后面的己巳之变时勇猛出击,顺利击退了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但金军退兵以后,魏忠贤余党等人以其“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此时机实施反间计,挑拨离间,袁崇焕最终被治罪,凌迟处死,抄没家产,家人被流徙三千里。

十二、年羹尧

年羹尧是清朝前期重要军事人物,他进士及第,实力斐然,历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等。

历史上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12位名将

后来,雍正帝派他去西北任职,他在奔赴西北时曾先后任四川巡抚、四川总督和川陕总督,管理的地区和晏海清,进一步地表现出了他的实力超群。随后他又担任起了抚远大将军,其用兵如神,灵活多变,最后顺利地平定了罗卜藏丹津之乱。在年羹尧坐镇边陲之时,他管理青海,少有外敌来犯,立下了不少战功。

雍正帝对年羹尧极其信任,还娶了他的妹妹为妃。在一些国家大事上,雍正帝经常喜欢和年羹尧交流讨论,可谓关系极好。可越到后面,年羹尧愈发爱慕虚名,喜欢那些来阿谀奉承他的大臣,而他经常向雍正举荐一些向他行过贿但却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官员。因贿而荐、荐举泛滥导致了雍正帝对他非常的不满,君臣之间嫌隙渐生。最后雍正帝和他没了最后一点情谊,他的下场就是贬官削爵,被赐自尽。

纵观历史长河,君王大多都喜欢能臣,但更喜欢的却是自己能够驾驭的忠臣。“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为人臣者,应当掌握好进退之道,方能善始善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1:46: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细数历史上的军事人才
...法》,可以说正是这一本书,成就了后来历代王朝的很多名将,无论是兵仙韩信,还是近代史上的毛泽东,都深受他的影响。正是在《孙子兵法》上学到了孙子的很多精髓,所以,才造就了韩信和毛
2023-10-23 08:49:00
白起、李牧、韩信等九大名将,皆因功高震主而遭杀身之祸
...国的军队都曾败于白起之手,在《史记》中写道这位秦国名将沾染上了至少一百万人的鲜血。但是,创下了不败战绩的白起会被秦昭襄王赐死呢?这是由于白起生性固执,拒绝了秦王让他去攻打邯郸
2023-11-02 05:41:00
从白起到岳飞,历史上八位名将的英勇与悲剧
...事战略方面的独特天赋。另一位与白起共同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就是李牧。他的军事才能与武功天赋丝毫不输于白起。李牧是赵国人,由于赵国位于偏东北的位置,与北方匈奴接壤,他奉命守卫
2023-10-03 15:49:00
盘点中国历史上含冤被杀之10大文臣武将
...(?—公元前257年)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人。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
2024-06-20 15:52:00
同样是名将,韩信真的看不起白起吗
白起是历史上尽人皆知的一位名将,作为历史上的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白起最有名的战争就是谋划了长平之战,这一战让白起的名字印在了古代史的名将录中。白起,也称公孙起,其人生
2024-06-28 13:29:00
盘点战国时期不得善终的六大名将
自古名将难善终,不是死在战场上,就是死在朝堂之上;哪怕侥幸撑到晚年,也是各种暗疾缠身。而名将辈出的战国时期,自然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不得善终的战国名将。一、
2024-02-01 11:04:00
王翦、白起与李牧,战国末期三大名将及他们的成就
蒙恬最大的功绩应该是筑长城,击匈奴,但是没有将匈奴围歼,应该是利用30万的军团优势击溃匈奴。匈奴一旦靠近长城便会被射成刺猬,所以不敢南下,毕竟那时候匈奴的武器装备还是落后于中原各
2023-10-04 07:57:00
吴起、白起和韩信,谁的军事才能最厉害
...。为什么说吴起最弱呢?因为吴起是战国人,战国有四大名将,这四大名将可以说是那时候最为杰出的将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而且白起还是四大名将中,最为强悍的一个。同
2024-10-19 12:39:00
10、白起,武安君,秦国首席名将。长平之战,白起统帅50万大军,将赵军分割包围,前后斩杀45万。此前,白起攻打魏国、赵国、楚国,也都是带着20多万,阵容豪华。9、王翦,战国“四大
2024-07-11 14: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