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神宗年轻时的一次邂逅,惹出哪些麻烦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20: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神宗年轻时的一次邂逅,竟惹出很多麻烦事

明神宗年轻时的一次邂逅,惹出哪些麻烦事

明神宗朱翊钧,生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是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子,斯时,年方六岁。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五月,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次年改元万历,故又称万历皇帝。

万历十年之前,有忠心耿耿的大学士张居正,帮着处理军国大事,明神宗很清闲,也很轻松,每天除了跟着师傅读书练字,就是去生母李太后那里问安闲聊,也算充实。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十六岁的明神宗大婚,从全国各地选拔出了三个美少女,其中,王喜姐被立为皇后,刘氏、杨氏分别被封为昭妃、宜妃。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国家出了不少事,锦州、辽阳、广宁、义州有异族进犯,山西、江苏、安徽、河北出现灾情,扬州发了大水,张居正忍着病痛,将各项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十一月,闲暇无事的明神宗,带着几名太监又去了慈宁宫,恰好李太后不在,明神宗便闲坐了一会儿。一名端茶倒水的宫女,引起了明神宗的注意,见其颇有几分姿色,明神宗生理冲动,便“私幸之”,一番云雨不必细说。

这位宫女就是后来的王恭妃,明光宗生母孝靖王太后。当时,明神宗十九岁,王氏十七岁。说起来,王氏出身中下级军官家庭,父亲为锦衣卫百户,正六品武官。在万历六年的那次全国选美中,王氏参加海选,虽然闯过几关,但最终没能进入前三名。不久,诸多落选美女被遣回原籍,而王氏因各方面条件不错,被留在宫中安排工作,成为李太后身边的一名使唤宫女,并有幸得到了明神宗的宠幸。

事情就是这么巧,明神宗这一次“私幸”,便让王氏珠胎暗结。到了次年春天,天气转暖,王氏鼓起的肚子分外扎眼,李太后一责问,王氏吓得招了。不久,李太后安排了一场盛宴,派人叫来明神宗,问他有无此事。明神宗对这件事闭口不言,左右之人也不敢说,李太后无奈,命人取来记录明神宗活动的《起居注》。一查,事情果然是真的。期间,王氏还出具了明神宗“私幸”时,赏赐的一件首饰。

明神宗并非无情之人,他背着皇后、妃嫔,在太后慈宁宫中偷腥,只是年少一时冲动,是一次突发的生理需求,跟爱情无关。从内心讲,明神宗并不喜欢王氏,甚至不知道其姓名,只是在情急之下将其作为宣泄工具,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对于王氏,明神宗不想负任何责任,更不想让这件宫闱丑事传扬出去,故摆出一副“提上裤子不认账”的架势,硬着头皮拒不承认,但在大肚子、首饰、起居注三样铁的证据面前傻眼了,想赖账也实在赖不过去了,这才不得不勉强承认。

只要明神宗承认,这事就成了好事。明神宗大婚四年来,只有王皇后生下一女,其他后妃没什么动静,明神宗不着急,但李太后着急抱孙子。这次,宫女王氏怀孕,又让李太后燃起了抱孙子的心火,“吾老矣,犹未有孙。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在李太后的好言劝慰下,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明神宗才极不情愿地册封王氏为恭妃。二个月后,王恭妃生下皇长子朱常洛。

不痛快的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同年,郑贵妃被选入后宫,成为明神宗最宠爱的女人。尽管到了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七月,王恭妃又为明神宗生下皇四女,但一直得不到明神宗的宠爱。王皇后无子,按照立嗣制度,朱常洛应被立为太子,群臣也不止一次上疏奏请,但明神宗心仪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故迟迟不肯答应。最终,在李太后的厉声怒骂下,明神宗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十月,才违心地立二十岁的朱常洛为太子。

儿子当了太子后,王恭妃先前在景阳宫遭受的冷遇,并未见到阳光,各种待遇依然很差。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皇长孙朱由校降生,在朝臣们的极力谏言下,明神宗才晋封王恭妃为贵妃。此后,景阳宫依然是这位悲催女人的幽禁之所,她眼睛都哭瞎了。“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王贵妃最终没能熬出头,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九月,王贵妃病逝,带着一肚子苦水离开人世。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这话听起来真扯淡。身为太子之母,王贵妃死后,明神宗再次摆出了冷面孔,不许厚葬,大学士叶向看不下去了,反复跟明神宗较劲,明神宗才同意,但不许葬在定陵。

明神宗死后,战战兢兢多年的朱常洛即位,可惜,一个月而崩。朱由校即位后,将祖母迁葬定陵,跟祖父明神宗埋在了一起。一次邂逅,竟惹出了这么多麻烦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落选秀女到帝国之母:王恭妃的逆袭人生
...的母亲身份卑微,那他们的日子也可想而知。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因为母亲不受宠所以他也得不到父亲的疼爱,最为残忍的是明神宗还阻止他与母亲见面,使得他的母亲最后含恨而终。选
2024-03-22 06:16:00
...,父亲王朝窭,曾在朝廷担任锦衣卫百户。万历初年,明神宗朱翊钧大婚,于是朝廷便在民间大范围的选美。这时,年仅13岁的王氏经过了层层的关卡,终于进入了皇宫,可是令人可惜的是,王氏
2023-08-10 21:10:00
宫女遭遇强暴生下太子后,被打入冷宫,去世前对儿子不敢多说一句
万历九年,明神宗朱翊钧去向李太后请安,一抬头,发现李太后新换了个捧扇子的小宫女,豆蔻年华,生得清秀可人,心里痒痒的。于是,他悄悄跟在她身后,到无人处一把搂住了她,小宫女吓得大叫:
2025-05-05 17:09:00
她生下太子却被百般摧残,最后落得悲愤而终
...妃子是谁?为何她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呢?这个人就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妃子,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历史上习惯称呼她为“王恭妃”。王氏出身很低,父亲只是个下等军官,万历初年选
2023-04-18 11:27:00
这个宫女被皇帝临幸后生下太子,不仅没母凭子贵还被打入冷宫
...面,母子两人不敢多说一句话。她的故事得从万历年间明神宗在民间选美之时谈起,当时的王氏出身不低,但也不算豪门世家,对皇室来说毫无利益可言,因此草草落选。可王氏容颜出众,没有被驱
2023-05-22 05:45:00
大明万历朝的国本之争为何因李太后一句话结束
“你为什么不立常洛为太子?”明神宗朱翊钧去看望母亲李太后的时候,太后不高兴地问道。“常洛是宫女所生!”朱翊钧回答道,言外之意是宫女身份卑微,所以朱常洛虽然是长子,但不能被立为太子
2023-07-13 20:41:00
朱翊钧酒后到太后处请安,临幸一貌美宫女,这宫女最后竟气绝而死
...亲朱常洛的身世有些令人啼笑皆非。1581年的某一天,明神宗朱翊钧晚间饮了些许酒,他前往太后的宫殿去请安,因太后不在,他宠幸了太后身旁一位美貌的女子王氏,随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2024-12-06 10:08:00
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怎样回事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指的是明朝明神宗朱翊钧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
2024-06-26 09:45: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侍奉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王氏16岁时偶
2024-06-30 21: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