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帮扶实施以来,皂角精产业提质增量——
皂角树变身致富树
本报记者 陈隽逸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7日 第 16 版)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猫场镇新寨村村民彭国祥没想到,自家种的皂角树变成了每年收益超2万元的“摇钱树”。
猫场镇种植皂角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村民学会在皂荚的皂角籽中取出皂角精,销往沿海地区。经过40余年发展,猫场镇已成为西南地区大型皂角精加工集散地。“年加工皂角精4000余吨,成品1600余吨,年销售额达4.8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90%以上。”织金县皂角产业商会会长、贵州美滋堂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谢伟说。
走进美滋堂公司,20多名工人正在熟练加工皂角籽。在这里,每天加工的皂角籽不少于1.5吨。谢伟介绍,从皂角籽中剥出完整的皂角精是一项精细活,目前还没有能代替人工的机器。全县每年加工皂角精,带动6120户2.5万余名群众增收6000多万元。
“‘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实施以来,皂角精产业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谢伟说,2020年6月,在全国工商联的联引下,吉利集团通过李书福基金会向织金县捐赠50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猫场镇建设皂角精加工车间。织金建成4000余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织金黔织明光、贵州江黔、贵州韦能、贵州碧诺美等7家皂角精加工企业入驻。2023年,入驻企业总产值超1亿元,带动4500余户1.5万余人灵活就业。
织金皂角精产业的原材料和销路“两头在外”。皂角树在全县分布零散,每年最多能提供100吨左右的皂角籽,而全县每年的皂角籽加工需求量为数千吨。2019年至2020年,在全国工商联帮扶织金县“一棵皂角树”产业扶贫资金支持下,县里新增皂角种植4885余亩。如今,织金县皂角种植面积达52.07万亩。
“依托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平台,延伸皂角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将织金皂角推向品牌化、标准化、高端化。”织金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薇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