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河网讯 5月14日,河南财政金融学院350余名师生,赴河南省科技馆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科学家精神、砥砺奋进力量。
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为主线,构建起"展-讲-悟"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在"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区,师生们通过邓稼先之子邓志平的专题报告,深切感受老一辈科学家许身报国的赤子情怀。展览通过200余件珍贵实物、影像资料及场景复原,生动再现我国科技事业从筚路蓝缕到领跑世界的奋斗历程。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联合科技馆专业讲解员,运用多媒体互动装置设计教学环节,使青年学子在触摸科技发展脉络中体悟科学家精神内涵。
实践教学环节创新采用"双师同堂"模式,由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场馆讲解员共同导学。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复制品前,教师结合党史国史阐释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天眼"模型展区,通过VR技术还原科研现场,引导学生思考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这种打破时空界限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奋斗故事。
活动引发学生强烈共鸣。会计学院澹梦寒同学在参观后表示:"科学家们用算盘打出核武参数的创业精神,让我们懂得专业知识的应用价值。"金融学院庞科鑫同学通过对比科技发展时间轴感慨:"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印证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逻辑。"工商管理学院陈婷同学在互动装置前驻足良久:"邓稼先手稿上的修改痕迹,是科学家精神的最好注脚,这种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的灯塔。"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汇聚思政育人合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育人成效的有效路径。此次“场馆里的思政课” 主题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在沉浸式体验教学过程中师生不仅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也切身感受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更激发了青年学子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更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据悉,近年来,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充分利用红旗渠纪念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河南省科技馆等实践育人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参观场馆、沉浸式实践活动等形式,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思政课更加接地气、更有吸引力,思政育人成效凸显。(胡红军)
编辑:林辉审核 :孙振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2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