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直升机、无人机为何不能承担珠峰测量工作?珠峰测“身高”揭秘→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5-05-27 08:05:00 来源:锋行天下

今年是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50周年。50年前的今天,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9名登山队员首次将测量觇标矗立于珠峰之巅,精确测得海拔高程,随后我国又于2005年、2020年组织实施了珠峰高程测量。为什么要精确测量珠峰高程?测量过程如何开展?

专家表示,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的不统一的混乱局面。特别是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和遥感监测等数据,可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提供第一手资料。

直升机、无人机为何不能承担珠峰测量工作?珠峰测“身高”揭秘→

那么,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呢?我们以2020珠峰高程测量为例,具体了解一下。

测量高程首先要确定一个起算面。2020珠峰高程测量,中尼两国商定首次启用全球高程基准,登顶测量队员首次在峰顶开展重力测量,结合珠峰周边的重力测量和航空重力测量数据,构建了高精度的珠峰区域重力场模型。

此外,外业队员从日喀则一等水准点起测,将高程传递至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点。登顶测量队员完成测量觇标的架设后,6个交会点的测量队员同时开始三角高程测量和交会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是指通过在已知控制点上观测未知点水平距离和高度角,求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登顶测量队员还要架设北斗接收设备,首次在珠峰峰顶接收包括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获得峰顶精确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数据。

为准确测定珠峰峰顶岩石面高程,登山队员需要在峰顶利用冰雪探测雷达设备,对冰雪层厚度进行准确探测。这些测量数据会传输至西安,科学家进行数据综合处理,计算得出准确的珠峰新高程。

自然资源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 党亚民:从1975年到2020年,我们先后进行了三次权威的珠峰高程测量,尤其2020年的珠峰高程测量,中国联合尼泊尔两国一起把珠峰精确测量出来,获得了一个让全世界公认的珠峰高程数据,也体现了中国大国的担当和责任。

直升机无人机为何不能承担测量工作?

我国三次珠峰高程测量均由登山队员徒步登顶完成。不少人好奇,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何一定要人力攀登?难道不能直接用直升机或者无人机登顶测量吗?

专家表示,珠峰峰顶环境极端恶劣——气流极不稳定、风力强劲、气温极低,不仅是直升机,就连测绘型无人机也不能在峰顶稳定飞行,强风和低温可能导致直升机或者无人机失控,引发旋翼结冰,威胁飞行安全。

自然资源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 党亚民:珠峰测量不是说到了就马上返回,在峰顶还要待一段时间,甚至要待一两个小时。飞机螺旋桨产生巨大的气流会对峰顶作业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如果飞机先返回来,等测完了再去接也不现实,飞上去的时候天气允不允许你再飞上去,有可能上不去,就把作业人员扔山顶了。

大家可能又会想到,直升机能否直接降落在峰顶,待队员完成测量后再接回?专家解释,珠峰顶峰面积狭小,只有二三十平方米,而且它是一个长方形布局,根本不具备直升机降落条件。

此外,为确保数据精准,测量团队需携带雪深雷达、重力仪等专业设备登顶,这些仪器必须由测绘人员现场操作,无人机目前还无法替代人员完成这些复杂的作业任务。

高程测量为何集中在五月?

自1975年中国人将觇标首次插到珠峰起,我国先后三次开展大规模测绘都是选择在五月进行。为什么选在五月?其他月份为什么不行?

珠穆朗玛峰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山峰高出海面8000多米,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34℃,气候非常恶劣。每年的十月到第二年三四月是喜马拉雅山地区的风季。而六月到九月又是珠峰地区的雨季,由于印度洋暖湿气流沿山谷而上,易凝结成云雨,所以多出现雨雪交加或大风雪天气,变化也非常快。

自然资源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 党亚民:五月份珠峰的气候处于雨季和风季转换的一个时间,大概有10到20天的窗口期,这个时候峰顶的风力小,气候比较平稳,适合登山。

即使在五月也只有两三次适宜登山的好天气,而且每次只有连续两天半左右的时间,所以各个登山队正是掌握了这里的气候特点,在四月份开始做好准备,最后在五月份突击攀登珠峰峰顶。

直升机、无人机为何不能承担珠峰测量工作?珠峰测“身高”揭秘→

【编辑:刘阳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我们平时会组织岗位操作手进行单机模拟跟踪训练,利用无人机和搜救直升机进行全系统功能演练,并进行调焦、变倍和调色,使目标成像清晰、大小适中、色彩明丽,此外,我们也会利用过往的民
2024-04-30 16:18:00
印度航天局计划将一架直升机送往火星
...测量尘埃气溶胶垂直分布的痕量气体和尘埃传感器。这架无人机将能够在距离火星表面100米的高度飞行,以探测火星大气。作为对比,美国宇航局的“机智号”直升机在超过两个小时的总飞行时
2024-02-26 02:03:00
汽车“自学成才” 带你出行带你飞
...相今年珠海航展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里还有多款应用型无人机。以TA-Q20四旋翼飞行平台为例,该平台采用了先进的视觉和TOF感知技术,可以在复杂环境中实现三维建模和障碍物避障,
2024-03-26 02:24:00
实兵演训!昆明航空救援支队 开展野外开辟机降场地训练
...模投送救援力量和救援物资提供支撑。图为特勤队员利用无人机勘察地形图为测量机降场地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赵杰介绍,“开辟机降场地难度最大的是现地环境复杂,难在科学评估、
2024-03-07 17:32:00
低空经济“飞”到百姓身边(经济聚焦)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的无人机将近60.8万架,较去年年底增长48%低空经济“飞”到百姓身边(经济聚焦)本报记者 邱超奕 姚雪青 游 仪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制图:张
2024-07-24 06:50:00
...750公里,满载可持续飞行5个小时。”“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飞行环境适应性更强。这款无人直升机起飞准备时间短,可在暴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下起飞,前往高原、山地、海岛礁及受
2023-09-07 13:25:00
土耳其向伊朗提供直升机和无人机搜寻伊朗总统直升机
...其当局已向伊朗提供了一架带有夜视系统的直升机和一架无人机,参与搜寻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土耳其外交部此前表示,该国正在关注寻找莱希直升机进展,并准备向伊朗提供援助。土耳其
2024-05-20 13:43:00
...搜索、现场景象获取、电磁环境监测等任务形式,还利用无人机机动性强、灵活度高、监测范围广的特点弥补搜救盲区,通过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满足不同搜救任务需求,大大提高了搜
2024-11-05 08:11:00
天津直博会|中国直升机技术和产业加速“腾飞”
...)在天津空港经济区落下帷幕。据悉,参展参演直升机和无人机65架,交付、成交和意向成交直升机62架,涉及金额近30亿元,现场成交和签订销售合同的发动机及大型装备百余台套,共吸引
2023-09-18 18:04: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