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5 18:0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一提起陈科,在靖西市新甲乡多甲村的可谓家喻户晓,特别是脱贫户们都交口称赞,夸他是能办实事、办好事,把工作做到家的好书记。陈科是广西烟草专卖局选派到多甲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村13个自然屯,走访了636户农户,查看了2164亩耕地,做到村情、民情了然于心。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

陈科在养牛场喂牛。冯俊杰摄

兴产业、振乡村,针对多甲村荒坡山地多和劳动力少的特点,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陈科积极引导农户养牲畜、种佛手瓜苗、药材等特色产业。采取“党建+企业帮扶+合作社+能人+农户”的模式,着力推进肉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发挥村集体领头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户发展种草养殖育肥牛,牛存栏量达2000余头;同时依托群众淳朴勤劳优势,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3+1”特色产业优惠政策,采取“致富能人+基地+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柑橘、桑蚕、优质稻、油茶、养猪等产业,拓宽农户劳动岗位和增收渠道,联农带农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不管是单芽还是双芽,芽一定要插到土里,株距控制在60公分,像这种有芽的最好是斜插种植……”在多甲村牧草种植基地里,陈科耐心地指导农户培育牧草苗。陈科以肉牛养殖产业链上游为突破口,锚定饲草的大量需求,多次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号召群众种植牧草,探索“以养带种、以种供养”的产业发展模式,将脱贫群众和监测户纳入肉牛产业发展的利益链条上来,促进脱贫增收。目前,该村种植牧草200余亩,肉牛产业走上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

陈科在帮助群众移栽烟苗。冯俊杰摄

走进多甲村爱心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充当起“收银员”的陈科一边引导群众挑选兑换物品,一边认真核对积分台账记录。“我们村脱贫攻坚任务虽已如期完成,但乡村有效治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多甲村党支部书记黄明暖说,第一书记驻村后,经过大量学习交流、调查研究和反复检验,去年中旬正式实行积分制,打造“爱心超市”,把兑换商品与乡村治理工作相结合,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关爱邻里、敬老爱亲等活动。

“目前,全村约有350名群众参与到积分管理项目中,开展‘环境整治行动’上百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累计兑换积分2480分,兑换物品112件。”陈科介绍。在积分制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村庄环境变得整洁有序,“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等意识在群众间良性传播,逐步建立起村民共参共建社会治理新体系。多甲村于2023年被评为百色市乡村治理示范村。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

陈科向群众了解红白喜事操办情况。冯俊杰摄

“以前村里办红白喜事,一次需屠宰几头猪,铺张浪费严重,有的家庭还为此背上沉重债务,导致了返贫现象发生。”村民阳世伙在与陈科交谈中说道。为有效破解过去群众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问题,陈科牵头成立多甲村红白理事会,推行农村党员家庭、模范户“挂牌亮户”,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深化移风易俗示范村建设专项行动,将村规民约制定成通俗易懂的6条。每每村里操办红白喜事,陈科都会联合村红白理事会介入,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如今,“人情”减负成了群众心中的文明新风尚,这是多甲村推动移风易俗的喜人成果。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

打井作业现场。冯俊杰摄

多甲村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属岩溶山原地貌,山多地少,季节性缺水严重,多甲村弄月屯用水极度紧张。陈科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一起,经多次勘察地形、多方征求意见,寻找到了水源,并积极向后援单位申报,很快得到了后援单位自治区烟草局的支持,捐赠了打井取水资金11.5万元。伴随着打井机械的轰鸣声,满山的石头缝里,终于引出了“致富水、幸福水”,解决了弄月屯85户人多年的畜饮水问题,群众欣喜不已,将这个井称之为“感恩井”。(翟汝萍 冯俊杰 李钊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2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产业发展探路者 为民服务贴心人
...,再到当选忻城县人大代表,覃铭的视线一直聚焦在带领群众致富上。覃铭早年干过电车修理、办过木材加工厂,如今,在人们眼中不起眼的牧草,却是他的得意之作。“我们思练镇有南方牛都项目
2023-07-12 00:04:00
百万村的产业升级路
...影响力,带动和培育新型农民加入产业升级队伍,让更多群众从产业升级中获得实惠。在龙潭社区的带动下,卡斯镇已有5个社区、30多家农户发展共计400余亩的水果采摘庄园,形成了特色水
2023-10-14 16:15:00
宕昌庞家乡:“党建红”引领乡村振兴“产业红”
...根根肥硕的黄芪被翻出土地,药农将挖出的药苗一个个从泥土中拾起,装进农用车里运走。“这几年,随着县乡不断加大农业基础投入,田间道路全部修通,机械直接开到地里釆挖药材省时又省力,
2023-11-13 01:33:00
245户农户喜领村集体经济“红利”
...常高兴。”9月20日,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岭屯群众刘兴德乐呵呵地说。当天,该乡在弄勇村弄岭屯湖羊养殖场举行了弄勇村养殖助农增收暨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为206户群众发放
2023-09-26 01:48:00
...平果市果化镇布荣村)的分红现场,布荣村276户入股脱贫群众领到了分红资金。“2021年我通过流转4亩多土地,用1000元入股合作社养牛,今天获得分红1243元!”领到分红的布
2024-01-21 08:42:00
镇里产业兴旺 村民分红过年
...筷、广场舞服、艾草、牧草、吊瓜子、桑葚等产业,拓宽群众就业门路,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据统计,2023年泥江口镇竹筷产业外贸出口额近6500万美元,广场舞服产值达
2024-02-03 08:03:00
岷县:做好猫尾草文章助力产业振兴
...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了政策全面支持、产业稳步发展、群众稳定增收的良好局面。资源赋力,做强品牌提价值。岷县猫尾草,又名提摩西草,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强
2024-02-27 07:43:00
“跑山猪”跑出致富路
...的100余亩闲置土地种植牧草、玉米或甘蔗,长期与100余户群众签订秸秆收购协议,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洪敏牧草养殖合作社推行的“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是
2024-01-31 01:23:00
“贵牛”唱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饲草成本过高,导致养殖成本陡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养牛积极性。为加快饲草料体系建设步伐,近年来,沿河自治县提出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做好“草文章”,加快打造“西南牛城”步伐
2024-03-14 06:4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