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为了“一泓清水永续北送”——记河南省淅川县渠首民兵连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14 10:4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初春时节,草长莺飞,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和湖北省十堰市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库宛如镶嵌在崇山峻岭间熠熠生辉的宝石,水天一色,碧波荡漾。在这青山碧水间,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民兵分队——河南省淅川县渠首民兵连就值守在这里。

淅川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县域边界的丹江口水库更是肩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要使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渠首民兵就参加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移民迁安建设和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后他们虽几经调整,却一直发挥着守护“一泓清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2023年,由渠首沿线乡镇3个南水北调民兵护水分队骨干组建而成的渠首民兵连正式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巡山护林、守江治水、抢险救灾、应急处突……该民兵连成为高扬在丹江湖畔的一面旗帜。

“让英雄的基因代代相传”

——优良传统润渠首,民兵接力护清流

初春时节,凌晨的丹江口水库水汽氤氲,依旧冒着丝丝寒气。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渠首民兵连的民兵驾驶小船划开水面驶向前方的太子山林场,开始了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

“这片22平方公里的林区,我和其他民兵一起守护了40余年,亲眼见证了这里从荒山到林海的转变。”渠首老民兵、太子山林场场长陈人范看着眼前的碧水青山感慨地说道。植树、护林、保水已经成了他和渠首民兵生命中的一部分。

陈人范一家是典型的“民兵之家”,他的父亲是渠首民兵连前身之一的香花镇民兵营的民兵,曾参加过丹江口大坝工程建设。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香花镇民兵营作出调整,由党员骨干带领部分民兵投入到绿化荒山、植树造林任务之中,陈人范就是在此时加入民兵队伍,成为太子山林场的护林员,且一待就是一辈子。受父辈的影响,陈人范的儿子陈博韬长大后主动申请加入民兵队伍,以渠首民兵连民兵的身份接过了父亲手里的“接力棒”,他还发动亲人一起参加保坝护水、巡山护林工作,他们“一家三代当民兵、男女老少护红旗”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在淅川县,当地群众还口口相传着“独臂老人五十年坚守大坝”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渠首民兵连的老民兵李进群。1970年,李进群与其他民兵一起参加了修建渠首闸的任务,他每天挥汗如雨奋战在工地上,然而在一场事故中一根失控飞扬的钢丝打断了他的右臂。“我的战友们还在等我,我要回去!”没等养好伤,他又回到了工地上。建坝工作结束后,李进群又主动申请留在大坝上值守,数十年如一日护水守坝。现在,每年渠首民兵连有新民兵入队,都会来到大坝上听李进群声情并茂地讲述老一辈民兵建坝、护坝、守坝的故事,老民兵们在建坝过程中研发的“履带拖拉机牵引架子车爬坡”和“飞车”下滑等技术让大家听得入了迷,一颗颗“红色种子”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

“让英雄的基因代代相传。”漫步在山清水秀的丹江口水库岸边,经常会遇到巾帼宣讲团成员为前来游览的群众进行宣讲。这些宣讲团成员都是渠首民兵连的民兵,她们用自己和身边亲人的经历宣讲渠首民兵的故事、宣传淅川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成为了广受欢迎的“轻骑兵”。

“渠首民兵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宣讲好他们的事迹、讲述好渠首故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90后”的鲁亚楠是渠首巾帼宣讲团的成员,她的父亲也曾作为民兵参加过建坝会战,她打小就听着渠首民兵的故事长大。作为宣讲团的一员,她走村入户搜集整理渠首民兵的故事,加班加点锻炼提升自己的宣讲能力,很快就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宣讲之星”。

在渠首民兵连,这样几代传承接力的故事并不少见。能加入渠首民兵连,是渠首附近乡镇村民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在渠首周边乡镇,一家三代当民兵的有34户,两代都是民兵的有58户。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和传承,才使得渠首民兵的“英雄基因”代代相传。

“当好应战应急的急先锋”

——迷彩守护丹江口,任务一线写担当

“勘测完毕,水质正常!”日前,在河南省军区组织的一次专项演练中,渠首民兵连的民兵操作水下机器人熟练完成水底勘察、水质监测、垃圾清理,受到其他参演人员的一致赞扬。

“当好应战应急的急先锋。”渠首民兵连连长张云虎介绍,近年来,该民兵连紧贴应战应急任务需求和自身实际,探索走开了常态组织的基础训练、灵活组织的技术骨干小模块自训和与有关单位联合组织的挂钩训练等训练模式,同时注重融入当地其他应急分队开展水污染防治、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任务行动训练,在推进训练体系融合中集智聚优、提质增效。

此外,渠首民兵连还与陶岔派出所建立起巡逻防控、安保勤务、多方联动、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与陶岔管理处、库区执法支队、清漂公司积极构建起常态护水长效机制,结合每月库区清漂、每周巡逻防控等任务的开展,有计划组织民兵参加各类应急任务演练,引导民兵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扛红旗、当先锋、打头阵。近几年,淅川县人武部先后投入40余万元为渠首民兵连完成“三室一库”升级建设,同时购置了大型无人机和水上水下机器人,使该连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去年汛期,南阳市多地突发洪水,渠首民兵连闻令而动、逆行而上,分别奔赴社旗、唐河、新野三县参加当地抗洪抢险。在洪水奔涌的大堤旁,该连民兵与其他抢险力量一道传送沙袋、封堵管涌、搜救和转移群众,他们一趟又一趟穿梭在洪水里、奔跑在大堤上,即使双脚泡得肿胀且伤情不断,也未曾有一人畏难退缩。

越是危难越向前。据统计,渠首民兵连及其前身各民兵分队曾多次参加各类应急抢险行动:1999年参加肖山火灾扑救任务,2000年参加新野县抗洪抢险任务并解救被困群众186人,2009年参加上集镇李营村移民转移任务并转运移民500余人次、物资300多吨,2010年参加当地抗洪抢险……“退缩从来不是渠首民兵连民兵的选项,越是危难关头、越是急难险重任务,渠首民兵连越是冲锋在前。”淅川县人武部领导自豪地说道。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这一库清水”

——丹江两岸展新颜,库水长清映初心

天色熹微,在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水面上,一艘带着“航运清漂”字样的小船格外醒目,渠首民兵连的老民兵赵建峰身着安全服、头戴工作帽、手持大抄网站在船头,开始了新一天的水上清漂工作。

赵建峰原本在淅川县丹江口水库从事航运工作,参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后又成为一名护水民兵继续参与保水护水工作,如今虽已退休却依然坚守岗位。十几年来,时常有熟悉的人向他发问:“老赵,这项工作这么苦、这么单调,你图个啥?”面对各种疑问,赵建峰总是憨厚一笑,“看着亲手建起来的水库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我就感到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淅川县境内水源区面积506平方公里,库岸线长1050公里,丹江、灌河等水库主要支流贯穿全县15个乡镇,环库沿岸及支流垃圾对水库水质影响较大,呵护水质任务艰巨。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这一库清水!”近年来,渠首民兵连积极汲取老前辈们的护水经验,主动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搭建联动护水共治网络,实现护水民兵与其他守水护水力量有机融合。在渠首沿线乡镇,他们探索推开“渠首民兵连民兵+普通村民”的力量运用模式,为县域边界守水护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完成护水任务的同时,渠首民兵连每年组织民兵开展植树造林、义务护水等活动,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建成近3000亩的“民兵生态护水林”。他们还把治山整地与治水、保土、保肥、修路配套结合,发动沿渠各村普通民兵在防护林带内种植果树、毛竹、芦苇等经济作物,惠及库区2800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春风习习,天气回暖。春节过后,前来丹江口水库踏青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在水库东岸百米远的小伟农家乐小院内,渠首民兵连民兵张小伟和妻子正为前来就餐的游人清洗野菜、准备食材。张小伟自幼在丹江口水库边长大,祖孙三代以捕鱼为生。前些年,为了守护“一库碧水”,身为民兵的他积极响应号召,在禁渔期“上岸”办起了农家乐。从2020年起,淅川县禁渔期延长至半年。在一年里,张小伟一半时间开网捕鱼、一半时间经营农家乐,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生态建设打头阵,精神文明当先锋。近年来,渠首民兵连充分发挥民兵亦兵亦民的属性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渠首绿色生态建设工程,经常深入机关、乡村、校园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同时还与退休老干部“渠首银发志愿服务队”、共青团“河小青志愿服务队”联合开展环保宣传、库岸垃圾清理等工作,在共建共治行动中扛起了守护“一泓清水”的光荣使命。 (胡振芳 竺俊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4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10年 为北方“搬”去4400多个西湖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渠首所在地——南阳市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输水量近650亿立方米相当于4400多个西湖站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大坝上,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2024-06-12 15:03:00
1.14亿人家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安不安全?记者实地探秘……
...0周年。2014年12月12日,清冽甘甜的丹江水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奔涌而出,沿着千里长渠一路北上,滋润沿线26座大中城市,累计向京津冀豫4省市调水680亿立方米,直
2024-12-12 10:40:00
...,也是为家乡水质保护尽一份力。”正月初六,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一大早,穿着“渠首银发护水队”字样红马甲的九重镇退休干部王光军就跟几位队友一起,来到渠首大坝附近,开始了
2025-02-05 15:28:00
骑行赏渠首  竞技展风采
...自行车公开赛(淅川首站赛),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淅川县九重镇激情开赛,来自蒙古、哥伦比亚等国和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骑行爱好者踏春而来,相约淅川,用车轮丈量渠首,在骑行中领
2023-05-04 02:33:00
...伯,乃楚宛三户人也”。清《方舆考证》载:“三户城在淅川县西”;1986年版《辞源》记载:“三户在河南省淅川县西南”;范蠡是范氏的得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同时范蠡被视为淅川顺阳范
2023-10-16 09:02:00
...荆紫关古镇明清古街,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淅川县坚持“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主线不动摇,大力实施“文旅兴县”行动,把全域旅游作为引爆点,不断擦亮南水北调文旅品牌,描绘
2024-05-29 09:47:00
...让‘生态绿’成为淅川最动人的底色。”南阳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当年亲手栽种的松柏,有手指那么细,如今长得比脸盆还粗。”淅川县太子山林场场长陈人范看着眼前的片片绿林
2024-03-14 10:08:00
...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渠首所在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淅川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切实维护保障好亿万民众饮水的安全线、复苏万千河湖的生态线、畅通南北经济的生命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
2024-12-10 16:22:00
...物力投入,实现库区环境卫生全面改善。”3月12日,河南省淅川县召开库区环境综合整治“雷霆”行动动员会,安排部署丹江库区岸线清理整治和入库河流“清四乱”工作。相关乡镇和职能部门
2025-03-17 11: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两台到158台、5亩到20万亩|从一个农机合作社看毕节市农业机械化发展
秋收一到,找杜苏林得“追着农机跑”。历经几次跑空后,10月6日中午,记者终于在黔西市金碧镇新兰村的一块玉米地里见到了这位大忙人
2025-10-07 22:24:00
2025国缘V3济南国际网球公开赛盛大开幕 泉城再迎国际体育盛事
鲁网10月7日讯泉涌济南,盛事如约。10月5日,2025国缘V3济南国际网球公开赛在济南奥体中心网球馆正式启幕。作为济南市体育赛事版图中的重要一环
2025-10-07 15:42:00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安徽省高速公路迎来出行高峰。为保障群众安全、便捷、舒心出行,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执法人员坚守一线
2025-10-07 15:50:00
金秋送爽,好礼如雨!邮储信用卡青岛分行气球雨惊喜派对引爆李沧万达
鲁网10月7日讯(记者 刘伊雪)金秋十月,双节同庆。10月6日,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在李沧万达中庭打造的“周六5折 天天立减 气球雨惊喜派对”迎来高潮时刻
2025-10-07 16:17:00
平乡县入户慰问+志愿服务暖人心
河北新闻网讯(王雪峰、胡树栲、杨晓波)秋阳和煦,丹桂飘香。双节期间,平乡县委社会工作部携手平乡高盛老兵志愿服务队,带着满满的关怀与节日的祝福
2025-10-07 16:19:00
10月7日12时许,记者从高速长春分局获悉,受返程高峰影响,长春北(亚泰大街)收费站出口当前车流量极大,车辆通行缓慢,为避免耽误您的行程,提醒计划从此站驶出的司机朋友,及时调整路
2025-10-07 13:01:00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