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张广路:从“建筑商”到“农场主”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20 12: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

张广路:从“建筑商”到“农场主”

张广路认真观察黄瓜生长情况

5月15日,走进原阳县福宁集镇昊晖绿色家园家庭农场,看到的是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田间,大棚内黄瓜、辣椒、豆角等时令蔬菜鲜嫩欲滴,长势喜人。

“创办这个家庭农场的最初愿望,就是想让更多的家庭吃上绿色、安全的蔬菜!”今年52岁的张广路是这个家庭农场的主人,谈起自己的创业之路感慨万千。过去的20多年里,他在外地从事建筑业,凭着踏实的经营,他自己手里有了一定的积蓄。长年在外工作,到饭店吃饭成为常态,但他总感觉现在的蔬菜尽管看起来新鲜,但已经没有“儿时的味道”。随着年龄的增大,让蔬菜回归原来味道的念头在他心底疯狂生长。3年前,他毅然放弃了从事多年的建筑行业,回到家乡经营蔬菜大棚,当上了“农场主”。

二次创业之路异常艰辛。第一年,一场特大强降雨把即将收获的蔬菜冲得一塌糊涂。第二年,他聘请的技术员为了私利反复推销自己的种子、肥料,结果蔬菜长相一般,收益平平。

“自己的事情还要自己用心去干,别人能干好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够做好!”两年的挫折没有把他打倒,反而更坚定了他走这条路的决心。从此,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绿色蔬菜种植当中。他一边向与农场一路之隔的河南农大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实验基地专家求教,一边在大棚中观察蔬菜的长势,研究病虫害的防治。经过将近一年的刻苦钻研和实地种植,他已经成为蔬菜种植的行家里手。如今,张广路家庭农场的蔬菜大棚已扩展至47座,占地面积达230亩,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豆角等。“要想实现蔬菜的绿色安全,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张广路说,每一个大棚要使用6吨的有机肥作为底肥,农药化肥必须是生物类,虽然投入成本高,但长出来的蔬菜不仅不得病、产量高,而且口感能找到“儿时的味道”。蔬菜换茬期间,张广路还在大棚内散养了鸡、鸭、鹅,让这些家禽吃掉残存的蔬菜、害虫,粪便又排到菜地,实现有机循环。

张广路家庭农场的蔬菜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目前,郑州市民成为家庭农场会员的达800多户,每周分两次为每户配送蔬菜30斤,确保会员能吃上新鲜蔬菜。为了让会员对大棚种植的蔬菜放心,张广路还在每个大棚装上了摄像头,会员可以通过手机观察蔬菜的长势和工人管理情况。除了供应自己的会员之外,家庭农场的蔬菜还供应郑州、新乡的蔬菜批发市场。

“下一步主要是拓宽销售渠道,将蔬菜直供到城乡超市,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同时将家庭农场融入文旅元素,让更多的市民在体验采摘快乐的同时,品尝到我们的蔬菜口感,接受我们的蔬菜产品。”谈到未来发展,张广路脸上写满了自信。

(贺洪强 王彬宇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个蔬菜农场主的发展之路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贺洪强王彬宇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范亚旭夏日里,走进位于河南省原阳县福宁集镇的昊晖绿色家园家庭农场,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田间,大棚内黄瓜、辣椒、豆角等
2024-05-29 05:54:00
...卖惨炒作、消费爱心、不公布捐款流向,还有人称经营者张广兵名下有别墅、豪车,引发舆论持续关注。此次舆情,公众更加关心的是抗癌共享厨房往年收到的善款和物资是如何使用的?是否公开过
2023-04-17 05:05:00
漩涡中的“抗癌共享厨房”:公益还是生意?
郑州“抗癌共享厨房”事件,由合伙人张广兵4月10日一纸“经营困难,很有可能坚持不下去了”的公开信始,经媒体持续报道和直播,引发热议。4月11日下午,共享厨房合伙人张广兵在接电话。
2023-04-18 17:41:00
郑州发布关于“共享厨房”相关情况的调查通报
...”自称经营困难可能被迫关停后,共享厨房负责人之一的张广兵遭到外界集体质疑,包括卖惨炒作、消费爱心、不公布捐款流向、被传家里有数套房开豪车等等——不久前,这个抗癌共享厨房还是网
2023-04-16 12:53:00
让更多“农民”变“农场主”——碧江区党组织带动建878个家庭农场
...”,收入微薄。如今,他和妻子经营家庭农场,成为了“农场主”,并通过组织务工、土地承租等方式带动乡亲共同增收。转变始于一次大胆尝试。2022年,铜仁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发展
2025-03-14 00:52:00
这位济南“农场主”年赚600万元
...学硕士放弃高薪辞去编制,回村承包4000亩地这位济南“农场主”年赚600万元通过科学种植,刘英超夫妇的蔬菜“生意”越干越红火。从蔬菜大棚穿过,枝繁叶茂的丝瓜挂在藤条上,忍受着
2023-07-08 14:14:00
看坝上“无人化农场”如何“慧”种田?
...地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加之,无人农场主要是探索实现农机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减少人工的劳动量,进而实现由有人到少人、从少人到无人的过程,建立作业标准、实现自动
2024-05-18 07:51:00
金堂农民廖双炳:种养循环打造现代化农场
...屯镇天星村举行,金堂县竹篙镇小芳蔬菜种植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廖双炳以“蔬菜种植大户”的身份在现场报告了今年的丰收情况:上半年带动金堂全县种植8000多亩蔬菜,亩产达到3500斤,
2024-09-25 00:54:00
赤水长期镇:开心农场喜丰收 认购菜园欢乐多
霜降至,农事忙。走进赤水市长期镇兴旺村开心农场,农场主们在自己的“责任田”里采挖红薯,你挖我捡,忙得不亦乐乎,一派忙碌而喜悦的景象。长期镇兴旺村开心农场“退休后种菜也是种锻炼,吃
2023-10-25 22:5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