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80后女大学生在田间奏响奋斗之歌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20 03: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回村十年创下全国高产纪录

80后女大学生在田间奏响奋斗之歌

80后女大学生在田间奏响奋斗之歌

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亭子坝村。

80后女大学生在田间奏响奋斗之歌

奉欢在田间进行机械化作业。

5月16日,孟夏时节,上午9点多,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亭子坝村,空气中已能感受到阳光的灼热。

遮阳帽、口罩、冰袖,站在大学生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试验地旁,奉欢“全副武装”指导当地村民田间作业。按照计划,这些工作得赶在中午之前全部完成。

回村十年,田地里的工作,奉欢早已轻车熟路。这些年,她改进大豆玉米专用播种机,补齐了无人机作业的短板;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效率,降低用工成本,2022年遭遇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创造了当年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纪录。

此外,她还带动周边三个村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近2万亩,通过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比传统单一种植每亩多增收1200元,农场案例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年)》。

留下来的年轻农场主

“我是被我爸拐回来的”

“我还真是被我爸拐回来的。”5月16日上午,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试验地旁,奉欢拉开货车车厢护栏,随即打开了话匣子。1997年,她的父亲奉光荣从新疆回到遂宁,购买了遂宁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开始创办家庭农场和合作社。

2014年,而立之年的奉欢接到父亲电话:“回来吧,村里需要年轻人。”

电话里,父亲告诉她,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越来越突出,村里老龄化严重,留下来的人文化程度不高,跟不上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步伐,需要她回来“搭把手”。

当时奉欢就答应下来了,最初只是想帮助父亲把农场发展推向正轨,这不过是个短期工作,并不影响自己再度外出,没想过会一直留在村中。

那一年,奉欢和父亲在亭子坝村流转土地300余亩办起了家庭农场。为了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奉欢和父亲挨家挨户上门协商;为了找人插秧,父女俩每天早上开车将从东禅镇燕窝村雇请的工人拉到亭子坝村。在路上,奉光荣给女儿讲起了过去学农机拜师被人拒之门外,硬着头皮“蹭课”逐渐熟练掌握农机操作技能的经历。

这一干就是四五年。

“觉得自己走不了,也不能走了。”奉欢说,在和父亲一起打拼的过程中,她看到了农场发展和村里变化,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未来,“那就留下来,我相信农村大有可为。”

机械作业+技术创新

创下全国高产纪录

在亭子坝村,奉欢承包了近1100亩土地推行农业自动化生产。

当时,当地正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点,而家庭农场正好有连片的土地,农机合作社的农机设备也算齐全。2021年在政府倡导下,奉欢引进四川农业大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母校西华大学农机装备研究院建立合作,针对川东丘陵地区土地不集中成片、不宜机械化耕作的特点,奉欢对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创造条件实现机械化大规模耕作。

长年田间实践,毕业于西华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奉欢找到了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的症结,她大胆创新,改进大豆玉米专用播种机,制作复合种植专用除草机,补齐了复合种植无人机飞防无法作业的短板,此外她还针对玉米大豆种植特点,研发集整地、开沟、开种植行于一体的相关机具,申请了多项专利,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种位置可调式收获机割台扶禾装置”发明专利证书。

这些创新发明提高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在2022年遭遇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全国农技中心对其农场的示范基地玉米开展测产验收,亩产玉米617.66公斤。农业农村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大豆进行测产验收,亩产达180.2公斤,创造了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纪录。

此外,她还带动附近周边三个村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近2万亩,基地所在村发展村集体经济300亩,辐射相邻3个村发展村集体大豆产业1000亩,带动4个村实现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通过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比传统单一种植每亩多增收1200元。农场案例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年)》。

回乡十年离不开家人支持

“农村需要更多的年轻人”

采访过程中,奉欢的电话不时响起,她在电话里聊起的,大都与农业生产有关。

村里的生活忙碌而紧凑,最近农忙,她盼着早点到周末,孩子放假可以从成都到遂宁来。

回乡十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他(丈夫)十分理解我回乡发展,也在背后一直支持我,农场里自动化农业的各种文字消息、数据、后期记录都是他在做。”如今,她把对农村、农业的热爱,都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给女儿看,“就像父亲当年希望我回来一样,我觉得如果女儿对农业感兴趣,我是支持的,毕竟农业不仅仅是种地,还涉及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

奉欢说,目前农业机械设备、种植技术已日趋成熟,除了依然会“靠天吃饭”,她认为农村人的观念,也是关乎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现代化需要有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熟悉和把控各个关键点,这是环环相扣的。这些都要靠年轻人,农村需要更多的年轻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随春风而至  在丰收时结果
...阳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机旱作农业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以山西省寿阳县为例》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展实习实
2023-08-24 00:12:00
全链条培育“新农人” 走好乡村振兴“兴农路”
...干措施》等系列支持政策,招引“农科生”50余名,吸引大学生返乡395人,回引320名优秀农民工带资金、技术等回乡发展特色工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产业,实现人才、技术、项目、资
2024-10-12 11:32:00
宝鸡:农业“智”富路打开现代农业新图景
...让种地“老把式”们没想到的是,一个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大学生竟让农活变了模样,在看到植保无人机的优势之后,他们纷纷联系齐昆,希望使用他的无人机喷药。 助力科技赋能农业,鼓励人才振
2023-12-20 07:43:00
北大荒宝泉岭:“苗”准高产强化大田管理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及时跟进农艺措施,保障苗后田间管理环环相扣不脱节,为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打牢基础。“今年,我们计划水稻插秧323万亩、大豆播种122万亩,从昨天的最新
2024-05-10 13:52:00
四川苍溪:27万亩早玉米丰收在望 玉米单产预计再提升
...有两米多高,在农场主韩小勇的带领下,农技人员正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玉米长势情况,仔细观看玉米籽粒饱满度,指导农户科学管护。韩小勇的家庭农场今年种植玉米1200余亩,其中早玉米30
2024-06-28 20:01:00
山东广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序进行
...。李永亭口中所说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指在玉米田间套种大豆,利用作物高度差达到土地空间利用等优势,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广饶县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实施
2023-06-16 16:40:00
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
...力不从心。目前正值春播好时机,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的大学生前来帮忙播种,一方面解决张碗村劳动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张碗村为学子们提供了劳动实践场地。张碗村还组织了8名当地
2023-05-06 08:24:00
农业农村部:全国夏播粮食播种已过八成夯实粮食稳产基础
...在黑龙江富锦市,农技人员通过智慧化平台,24小时观察田间作物长势,判断什么时候该浇水,一次浇多少水,再利用配套的智能灌溉系统进行实时灌溉,做到精准施肥。农业农村部:制定科学防
2023-07-02 03:15:00
村里喜讯捎北京|太和县:爷孙上阵 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助力粮食增产增收
...都会影响大豆生长,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田间气候,及时浇灌、及时排涝。所以,今年在我们这个千亩示范园里,夏粮大豆、秋粮玉米产量都还有增长。”9月20日,安徽省太和县
2023-09-24 14:1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