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科普达人”陈浩:亮出医生“好声音”,对伪科普说“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8 13:21: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腺样体肥大,到底切不切?口吃,能治好吗?如何看懂喉镜报告?这些问题在“嗓音那些事”的微信公众号上都能找到答案。

这个公众号的创立者陈浩,是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嗓音外科的青年医生,更是一名“科普达人”。从临床常见病到少见病,从发音训练到护嗓妙招,60多篇生动实用的科普文章权威解答了与嗓音健康相关的一个个问号,亮出了嗓音外科医生的“好声音”,也击碎了一些网络上让患者深信不疑的“伪科普”。这些文章或视频基本源于陈浩在临床一线的实战经验。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之余,陈浩希望通过科普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嗓音健康,让患者少走弯路。

“科普达人”陈浩:亮出医生“好声音”,对伪科普说“不”

做科普的初心:希望患者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们对孩子的嗓音问题也越来越关注。”陈浩说,今年他们尝试开展了安徽省首期儿童暑期嗓音训练营,为来自全省各地的小朋友们进行嗓音健康科普、发音训练治疗等活动。在嗓音小课堂上,他和同事们采取游戏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一步步认识嗓音嘶哑的原因、如何预防以及如何正确用嗓,“反响很好”。

“科普达人”陈浩:亮出医生“好声音”,对伪科普说“不”

在陈浩看来,线下的科普活动能和孩子、家长们面对面交流,很亲切也直观。而线上的科普能打破时空界限,传播范围更广,能让更多患者受益。三年前,陈浩注册了“嗓音那些事”公众号,此后,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一直在持续更新关于嗓音健康的科普知识。

“现在很多群体需要长时间用嗓,比如老师、销售、主播等。过度用嗓很可能导致声带小结、息肉之类的疾病。还有一些喉癌患者,因为对疾病认识不足,发现问题时已到晚期,很让人惋惜。”谈起做科普的初衷,陈浩坦言,老百姓普遍对嗓音不重视、对嗓音相关疾病不了解,很有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他想通过做科普呼吁大家保护好自己的嗓子,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就诊。

在公众号创办之初,陈浩发现关注者寥寥,内容很难得到推广。因此,他决定从临床接触到的患者实际需求出发,和团队讨论后确定科普选题。比如,患者经常关心的“声带息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喉癌激光切除到底靠不靠谱?”等有针对性的问题,及时化解患者心中的疑虑。

做科普的力量:同行带着患者来治疗、交流

嗓音外科手术十分精细,所以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严苛,目前不少基层医院还没有细分出嗓音疾病相关的亚专科,陈浩接诊的患者中也不乏一些人走了弯路。

“科普达人”陈浩:亮出医生“好声音”,对伪科普说“不”

一位14岁的小患者让陈浩记忆深刻。这位男生从两岁开始,颈部就反反复复出现感染、化脓,家长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做了多次手术,但疾病并没有得到根治。陈浩通过喉镜检查发现,孩子患的是“梨状窝瘘”,通过激光治疗,终于为十多年的奔波和痛苦画上了句号。

在征得孩子家人的允许后,陈浩在公众号上分享了这位小患者的经历,一些患者慕名而来,同时也引发了同行的关注。

“一位广西的医生看到文章后,推测他的一位小患者可能也是得了这种病,于是亲自带着小患者来我们医院做检查,最终也被确诊为‘梨状窝瘘’。”陈浩说,通过这样的线上科普,同行之间的学习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有了这次经历,陈浩又调整了自己的科普思路,确定以两大群体作为自己科普的主要受众。一类是患者和普通市民,针对患者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让更多人学习到预防嗓音疾病的知识,保护好自己的嗓音;另一类则是同行,向他们介绍一些罕见案例,分享相关疾病的诊疗经验,介绍先进的诊疗技术、标准术式,以公众号为载体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做科普的原则:科学、准确、实用,对伪科普说“不”

能切实帮助到患者,是陈浩做科普的初心和动力。在临床诊疗中,陈浩发现,有些患者在做完甲状腺或者颅底手术后,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医学上称之为“声带麻痹”,这给患者日常交流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是很多患者不知道,这类术后导致的声带麻痹症状,通过专业方法是可以改善的。

“在我们推出发音训练、手术治疗的相关科普文章后,有一百多位甲状腺手术导致声音麻痹的患者前来治疗。国内很多同行看到后也非常感兴趣,我们还特地举办了一期声带麻痹的学习班,国内很多医院也会拿我们的科普视频教患者做康复训练,效果挺不错。”陈浩说。

健康中国,医者先行。“嗓音那些事”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陈浩也日益感受到健康科普的重要。“医生不仅会看病、会做科研,能做好科普同样也对老百姓的健康有帮助。”陈浩说,医院近年来也在大力推动和鼓励一线医护人员投身健康科普,医院的科普氛围也越来越浓厚。2022年,微信公众号“嗓音那些事”获了医院科普大赛“优秀网络账号”称号。

“得不得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听到患者或者同行医生说,看了我的公众号文章才过来的,是一件特别满足的事情,说明我们的科普发挥了作用,很有成就感。”

陈浩坦言,现在获取科普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问题也随之出现。“有些自媒体为了博取流量,打着科普的幌子‘贩卖’焦虑,比如现在关于孩子腺样体面容的‘伪科普’就特别多,引发了父母的焦虑,其实很大一部分孩子是不需要治疗的。”

“科学、准确、实用,是我对科普内容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围绕大家感兴趣的健康问题,总结临床上的经验,脚踏实地做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为患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在陈浩的带动下,如今这支科普团队也在不断壮大,为患者提升嗓音健康认知、为同行提供经验不断发出健康科普的“好声音”。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通讯员 方萍 方雯 实习生 潘亦欣(受访者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丈夫为遗产谋害妻子,不料瘫痪多年的妻子竟站了起来
...林清雅,曾经我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坐在轮椅上,依靠丈夫陈浩的照顾过完余生。然而,这些年来,我逐渐发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清雅,你今天感觉怎么样?”陈浩一边温柔地喂我吃药,一边问道
2024-10-09 20:31:00
...发,求真务实,初心不改,为“科普”奉献余热。他就是陈浩,今年10月,他被云南省委老干部局表彰为2023年度全省“最美银发志愿者”。科普“领路人”“要安享晚年,更要老有所为”是
2023-11-05 00:14:00
姐姐离婚后,我嫁给了前姐夫,没想到他竟然偷偷喜欢了我5年
...向而理性的人,而李雨则完全相反,热情而冲动。李晴与陈浩的关系源于一场公司组织的工作研讨会。陈浩是公司的项目经理,以其出色的演讲和卓越的工作能力获得了李晴的敬佩。然而,正当李晴
2024-06-25 11:00:00
丈夫为了初恋抛弃了我,但当我带着新男友出现时,他却像疯了一样
...,此刻的表情却是愁云密布。“李娜,我们需要谈谈。”陈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破了房间的沉默。李娜转身,面对着陈浩,她的丈夫,曾经的大学同学,现在却是让她心痛的来源。陈浩的眼神闪
2024-06-25 11:37:00
“男丁格尔”传递爱和温暖
...析液……作为血液净化中心里唯一的男护士,1米8身高的陈浩不仅承担了苦活累活,还练就了“一针见血”的穿刺本领,养成了耐心、细心的性格。面对心情焦虑的患者,陈浩会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2023-02-01 10:26:00
陈浩民摔下楼骨裂!被医生笑骨骼精奇,与一男星拄拐同台太有缘
昨日,陈浩民与太太蒋丽莎、麦大力与女友简淑儿、余香凝、温碧霞、沈震轩等到尖沙咀出席周年派对活动,陈浩民扶拐杖脚踝包扎现身,更与同样脚伤的麦大力合影。 陈浩民与太太受访,透露早前
2024-03-28 17:56:00
渣男出墙逼妻子离婚,妻子:做梦!我不开心你们也别想好过
...来的菜放好,顺手开始整理了一下家里的杂乱。她打算把陈浩的西装送去干洗,好让他下周出差时穿上。当她翻找西装口袋时,意外摸到了一封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封。她心想这可能是陈浩不小心落
2024-06-26 10:03:00
陈浩民脚骨裂拄拐逛商场无人识,小16岁娇妻只顾看手机各走各路
54岁陈浩民与小16年内地模特儿蒋丽莎于2011年奉子成婚,五年抱四,诞下三女一子。陈浩民早前与太太出席活动时,撑拐杖现身,休息近两周,近日陈浩民夫妇到商场逛街被网民捕获,见到他
2024-04-12 09:53:00
男友出差失踪我着急寻人,一条信用卡消费记录,让我起疑心
...李晓丽焦急地等在家中,窗外已是数不清的雨季交替,而陈浩的音讯却像是被远方的云雾吞没。浩浩,一个总是行走在商业风云中的男人,他的身影时常在飞机场的轮廓间一闪而过,留给晓丽的,是
2024-06-25 09: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