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个高山村由内而外的变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17 09: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通讯员 肖静

“李书记和老百姓打交道不摆架子、不绕弯子,做事有干劲,管理讲方法,我们都服他!”在巴东县金果坪乡鄢家墩村,谈及全票当选的李书记,老党员鄢运乐赞不绝口。

鄢运乐口中的“李书记”,名叫李才涛,是“95后”选调生。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靠一腔干事热情,获得了群众的赞成票。

鄢家墩村是偏远村,海拔1800米,属典型的高山村。

3年前,作为深度贫困村的鄢家墩村,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春风下,在高山农田里建起致富产业田,用电卡口、信号盲区现象成历史,断头路不再“断头”,危房变身安居房,彻底摘掉“穷帽子”。

起初,李才涛工作压力不小,因为鄢家墩村一直戴着“后进村”帽子。他认为,“后进村”要铆足后劲,群众才能保持争先创优的劲头、势头。

后劲从哪儿来?李才涛在“握拳拧绳”上寻找着力点,将全村23名党员、25名村民代表、23名公益岗位工作人员集聚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阵地上,明确岗位,划分责任,用心用情种好“一亩三分地”。

同时,借助屋场院子会、小组会,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坐在一起,听民声察民意,让急难愁盼在严格程序、统一标准的流程办理下,让民声有回声、民意能落地。

“干部当好群众的助手,让大家的事一起办!”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岁,有“90后”工作人员3名,在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接力跑赛道上,释放“头雁带群雁”的力量。

鄢家墩村拿出一系列支持市场主体的硬招,持续释放减免租费等红利,为红新药材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流转、吸纳务工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带动60余户农户就业。

如今,鄢家墩村贝母、天麻、独活等特色药材遍地开花,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压舱石”。

袋中有钱,心中也要有精神食粮。鄢家墩村着力推进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制定接地气、个性化的村规民约,评选出16名先进群众代表,打造村级“一群好人”群像和精神高地,掀起“弘扬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文明风。

“时刻保持党员本色,做先进示范的代表者,也要做干事创业的冲锋者,一辈子都要不负党和人民。”老党员张友贵在2022年村级最美系列评选中入选“敬业奉献”类,他把荣誉当作动力,时刻提醒自己要“干在先、冲在前”。

一场由内而外的乡村变迁正在鄢家墩村发生。

在人居环境整治冲锋号下,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到农家庭院宣讲政策,和群众一起清扫公路沿线、房前屋后垃圾,让“扫干净、摆整齐”成为习惯,还请来畜牧专家指导养殖大户建设标准粪污处理设施,申请改造公路项目、提升安全饮水项目,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每位群众都是共同缔造舞台上的主角,都了不起!”李才涛说。村里群众当起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身边人解决身边事,党员、群众代表主动进入各自所在的网格,精准参与共建共治,托出一个干部务实、群众满意的善治新村。

“从摘掉‘穷帽子’到摘下‘后进村’帽子,鄢家墩村向内要内生动力,向外要合力推力,迎来发展‘第二春’。干群在‘比学赶超’中兴产业、淳民风、淬精神,让组织阵地强起来,产业基地壮起来,精神高地立起来,用干部为民务实的脚力,换取村级治理向下扎根、向上开花的生命力。”金果坪乡组织委员朱兵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10:11: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高山村,高山,变迁的资讯: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
2025-05-11 18:19:00
玉州区高山小学一百岁啦
...一堂,礼赞高山小学百年芳辰,共绘高山小学美好蓝图。高山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高山小学利用高山村特有的古村落、古宗祠,带领学生读经典、育经典、悟经典,
2023-12-11 14:03:00
基层问计 | 高山发展有高招 传统村落也能“赶时髦”
...你听过吗?跟随浙江在线记者脚步,带你一窥丽水龙泉市高山村发展的“秘密”。高山上的围炉煮茶 见习记者 高雅 摄环境整治 看到绝美山水画卷走进高山村,群山环绕,满目葱茏,目光所及
2023-10-23 21:22:00
人民网专访广西人大代表、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高山村党总支部书记牟盈
...。”1月16日上午,广西人大代表、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高山村党总支部书记牟盈接受人民网专访时如是说。牟盈代表(右)接受专访。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高山村于2007年获评为玉林
2023-01-16 19:45:00
...赣边的“兄弟村”——大瑶镇李畋村和江西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在张维烈士陵园联合开展清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静默肃立,高山村党支部书记吴贤明、李畋村党总支
2024-04-04 12:15:00
《我本是高山》编剧回应魔改争议,面对质疑破口大骂:我就是高山
最近由海清主演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引发热议,随着电影正式开启点映,有关剧情魔改的质疑越来越多,目前《我本是高山》两位编剧出面回应了。不得不说,《我本是高山》两位编剧的态度有些不适
2023-11-19 15:19:00
7年共播讲故事1900期:“兜兜爸讲故事”音情传千里 故事育童心
...记忆。截至目前,江苏省如东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高山创办的公益故事平台“兜兜爸讲故事”共播讲1900多期,全网总播放量超过8000万次,收到各类回复和反馈5000多条,惠及
2023-06-06 11:33:00
万亩高山蔬菜绿油油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万亩高山蔬菜绿油油鲁绍林 罗静漪近年来,赫章县双坪乡充分利用高海拔地区冷凉气候,长线布局,大力发展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收益高的“短平快”蔬菜产业,打
2023-06-17 06:29:00
稻谷飘香虾正肥
...: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袁 野近日,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高山村的稻虾种养基地迎来了丰收。每天早上,来自北京的货车从这里运走一箱箱靛蓝色的龙虾。“这叫蓝龙虾,学名红螯螯虾,比一般
2023-09-21 02:5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权威发布丨节气交替之际,这份中医养生指南请收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8月1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鲁医健康说”——筑牢健康防线·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5-08-14 19:18:00
有一种生活叫黔西南|一碗羊肉粉,地道“酱香”味
“老板,这是我的粉吧?”身体前倾,双手微举,手指触碰到瓷碗边缘的瞬间,陈娅忍不住说了声,“哇,这个好烫。”8月13日上午
2025-08-14 1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雁峰谈子宫腺肌症,中医帮你“缓解疼痛”
刘雁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为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之嫡孙女首都国医名师肖承悰教授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
2025-08-14 16:08:00
突然感冒发热、嗓子疼?当心“续命空调”变成“健康刺客”
近期,不少人出现发热、嗓子疼,咳嗽以及全身肌肉疼痛等感冒症状。在炎热的伏天,当人们将注意力放在防暑降温上时,在冬春季更为常见的感冒却在夏天频频出现
2025-08-14 11:52:00
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任加峰医生:下雨就关节痛?壮医认为可能是天、地、人三气断联了
任加峰副主任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经筋疗法”第五代传承人,师承经筋泰斗黄敬伟之嫡传人黄艺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运用“非遗壮医经筋疗法”手势手法
2025-08-13 14:14:00
青少年抑郁:别让“隐形的痛”困住青春
当15岁的小林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连续一周拒绝上学时,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孩子口中的“没意思”或许不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近年来
2025-08-13 14:26:00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近期,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2025-08-13 14: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乔占兵:肿瘤是不治之症吗?
乔占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长期从事肿瘤的医疗
2025-08-13 15:15:00
便秘自救指南:摆脱泻药依赖 10款缓解便秘产品深度解析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工厂”和“排毒器官”,它的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便秘问题却困扰着众多现代人,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
2025-08-13 16:50:00
立秋食养正当时:燕安居以鲜燕窝诠释节气里的温润守护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到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去秋来,更承载着"阳消阴长"的养生智慧。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
2025-08-13 17:06:00
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绿A冻龄虾青素为延缓衰老“加码”
在当下外卖平台激战正酣、高油高糖外卖屡屡引发公众血糖焦虑的背景下,营养学专家给出了一份科学“抗老食谱”: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
2025-08-13 17:07:00
美食争霸赛来了,德州鲜味虾肴出战,快给家乡味道投一票!
山东虾味江湖,风云再起!“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美食争霸赛即将火热开赛!8月14日—17日德州鲜味虾肴将携运河之畔的鲜美精髓强势出征!此刻每一票都是让德州风味“燃”爆全场的燎原星
2025-08-13 18:00:00
健康问太和 | 骨科机器人助力微创手术 破解跟骨骨折治疗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跟骨,俗称“脚后跟”,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也是人体负重和行走的重要支撑。当受到强大外力冲击时
2025-08-13 20:10:00
11个月女婴确诊先天巨结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帮其解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梅董昱近日,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小儿外科的诊室。“医生,我们孩子一直便秘
2025-08-13 23:36:00
女子采到巨型蘑菇 网友:第一眼以为是冬瓜
齐齐哈尔一女子挖到巨型蘑菇,称重超8斤,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
2025-08-13 2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