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德州市第九届道德模范范书明——心系乡土,当好群众的“和事佬”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16 10:2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张婷婷 记者 孙文丽

近日,庆云县徐园子乡人民政府调解员范书明被评为德州市第九届道德模范。范书明曾在徐园子乡中学担任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他十分热爱学习法律,2015年他通过自学考取了中国地质大学法律事务专业的学历。2017年,退休后,成为了徐园子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一名专职的人民调解员。7年来,他先后调解了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达到1000余件,凡是经他之手的纠纷事件,没有一个回头上诉,调解成功率达100%。2020年他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人们亲切的称他为老范,“有矛盾,找老范!”在徐园子乡已经成为群众的共识。

德州市第九届道德模范范书明——心系乡土,当好群众的“和事佬”

说起当专职人民调解员,老范可以说是徐园子乡的第一人。还未上任,他的妻子和两个子女便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你年纪大了,退休后也该在家享享清福,别人家的事管也管不完。况且调解是件苦差事,有说不尽、做不完的琐事、难事和麻烦事,做好了合家欢喜,做不好可能还会落下多管闲事、乱和稀泥的闲言碎语。”但老范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如今,经过7年多的实践经验,范书明早已由一名调解工作的门外汉逐渐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将大量纠纷化解在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为乡村振兴了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德州市第九届道德模范范书明——心系乡土,当好群众的“和事佬”

去年6月,84岁的刘老太找到范书明,请求帮忙调解子女赡养的问题。经了解,老人有四个子女。几年前,老伴与大儿子相继因病去世,老人一直跟随大儿媳生活。由于自己体弱多病,需要子女轮流赡养,可当老人来到二儿子家,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连大门都没进去。老人很是失望,村委会多次劝说却始终没有结果。

“谁家里没有老人,谁没有变老的那天。”范书明当即接手了这个调解工作。他隔三差五的就去找老人的子女们交心谈话。老人的子女各有托词,相互推诿。范书明见状,严肃指出了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释明完法理,范书明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也都是有儿有女的人,这样对待自己的老母亲,就不怕你们的儿女有样学样吗?谁都有老的时候,将来你们老了无依无靠,被子女推来推去,你们会是啥滋味?”入情入理的话,让老人的子女们哑口无言。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愿意赡养老人。时隔几个月,范书明再次来到老人家中回访,看到老人一家其乐融融的场景,范书明觉得自己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7年来,别人“躲着走”的难事、愁事,范书明都主动靠上去,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有整整5大本工作日记,每天接待了哪些群众、解决了哪些问题,小到一棵树、一块地、几百元工资,大到40万元的经济纠纷案件,他都一一记录其中。

从2017年至今,范书明根据村民需求,开展定制式上门普法,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身边。“白天没时间就晚上去,工作日没时间就周末去。”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街边巷道,都成了范书明的普法宣传场所。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给范书明的调解工作也带来了改变,因许多群众不能外出,范书明便通过微信解答、语音视频聊天、电话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更好的开展服务工作,他还专门让女儿给他买了一台新的智能手机,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接到了群众23个咨询电话,三个月时间,他仅在线上就化解了矛盾纠纷15件。

“辛苦其一人,幸福千万家。”范书明自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不管是工作还是业余时间,只要有纠纷,他都会第一个到现场,只要有人寻求帮助,他也从不拒绝。始终保持着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心、尽心、耐心、细心。如今,在徐园子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老范也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特色工作室,他起名为“范不着”矛盾调解工作室,“多大点事啊,犯不着。”这也是老范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道德模范的称号是荣誉,更是鞭策”。范书明说,要在这间泛着泥土气息的工作室里,继续当好人民群众的“和事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德州市陵城区前孙镇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关于实施“一村多名发展顾问”计划的工作方案》,成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顾问团,指导乡镇
2024-12-07 11:29:00
新闻发布 |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2022感动德州十大年度人物”记者见面会举行
大众网记者 武琳琳 德州报道6月8日,德州市委宣传部举办“2022感动德州十大年度人物”记者见面会。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潘全介绍好人选树工作的有关情况。2008年以来,德州市积极
2023-06-08 22:36:00
壹点发布|德州召开“2022感动德州十大年度人物”记者见面会
...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文丽 实习记者 张加仪6月8日,德州市召开“2022感动德州十大年度人物”记者见面会,德州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潘全柱出席见面会,通报德州市身边好人选树
2023-06-09 08:38:00
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禹城市:围绕“五大振兴”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白聪聪 李月 德州报道7月20日,德州市召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禹城市专场。禹城市副市长李壮,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
2023-07-20 21:42:00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30日讯 近日,德州市9月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方案确定,以“铭记历史传承文化”为主题,通过“拥军爱军、鱼水情深 ”“传承文化、弘扬新风
2023-08-30 18:05:00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18日讯 近日,德州市文明办发布通知,中心城区启动第二批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共评选100名在德城区、陵城区、天衢新区生活、工作或学习时间1年以上的市民,10
2023-09-18 18:00:00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德州市道德模范、乐陵市公安局民警王忱——心中有百姓肩上有担当 □本报记者石少军本报通讯员苏安矗赵亮“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守护好这座城市人民的幸
2023-04-18 10:04:00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第八届德州市道德模范王俊霞——尽己所能让患病父母安享晚年 □本报记者石秀秀对于47岁的临邑县临南镇夏口小学教师王俊霞来说,年复一年照顾家中老人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023-01-20 10:13:00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第八届德州市道德模范肖秀霞——向阳向善 播撒阳光 □本报记者石秀秀 本报通讯员杨坤赠予资助金、自掏腰包买校服、赠送学习用品……近日,肖秀霞和庆云县向阳花志愿服务
2023-09-20 09: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高速收费站车辆冒浓烟 民警速救化危机
夏季气温持续攀升,车辆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行驶,发动机、电路等部件易因过热出现故障,自燃风险显著增加。近日,在沈吉高速东梅收费站出口就上演了惊险一幕——一辆白色客车突发引擎盖冒烟
2025-08-14 13:28:00
“岩壁芭蕾”绽放贵阳!2025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即将开赛
8月13日,记者从贵州省体育局获悉,2025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将于8月20日至24日在贵阳市观山湖公园贵州彩湖国际攀岩中心举行
2025-08-14 12:50:00
我就是一颗钉子,钉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榕江县古州镇副镇长吴坤尧与洪水赛跑转移群众
接到赶回镇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的信息,黔东南州榕江县古州镇副镇长吴坤尧知道,自己与爱人领证的约定又要爽约了。两人本计划6月份就领证
2025-08-14 12:51:00
为提升社区居民识诈防诈能力,近日,中信银行济南阳光新路支行在济南阳光100社区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活动,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2025-08-14 12:35:00
大众网记者 许洪胜 东营报道
2025-08-14 07:31:00
“我的华夏人寿保单按约定已经缴满5年,即将产生收益,却被瑞众保险的业务人员换成了新的保险合同……”8月10日上午,张女士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称
2025-08-14 07:31:00
网约车停在自家楼下,次日却不见了“踪影”,究竟咋回事?车主:全款购买车辆跑网约车,清晨却被第三方公司扣走2024年10月底
2025-08-14 07:32:00
东营市优秀百姓宣讲员展播 |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 “红豆奶奶”义务理发五十余载 15万颗红豆诉党恩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84岁,还坚持做志愿服务的人,该是什么样子?记者见到赵晓凤时,她脸上妆容精致,身着蓝色半裙
2025-08-14 07:41:00
玄武区上半年GDP增速位居主城第一“咬定”产业不松劲 壮大发展新动能□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夏雪晴7月底,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在玄武区揭牌
2025-08-14 07:44:00
签好“护身符” 建立“证据链”大学生兼职,“避坑”指南速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假期里,不少大学生涌入兼职市场
2025-08-14 07:4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伟宏)近日,为期6天的第19届全国大学生射击锦标赛在山西阳泉完赛。河北体育学院(中国射击学院)运动员表现出色
2025-08-14 07:5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昨日,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伟艺做客厦门市人民政府网
2025-08-14 07:5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吴倩倩)厦门市2024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日前出炉,我市共有3.99万户纳税人获评A级
2025-08-14 07:53:00
减排越多 收益越多我省400余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025-08-14 07:55:00
我是唐山开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主要围绕聚甲醛材料开展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工作。作为一名安徽人,我大学毕业后扎根河北15年
2025-08-14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