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耶鲁学者: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思想财富|世界观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7-04 21:02:00 来源:杭州网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薛凌桥)“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最耀眼的部分之一。其思想学说具有丰富的生态敏感性价值,它告诉我们人类不可能独善其身,因为我们与社会、家庭、自然是紧密相连的。”近日,《宇宙的旅程》纪录片放映与评介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期间,美国儒学家、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教授玛丽·塔克(Mary Evelyn Tucker)如是说。

《宇宙的旅程》由耶鲁大学环境学院玛丽·塔克与约翰·格里姆历时10年共同创作,以一种诗意和引人深思的视觉形式,集中探讨生命在宇宙中的演进过程和演进规律,呼吁人类关注地球上其他生命的存在价值,激发人们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气候与社会危机时期,与地球建立一种更加密切的连接。

活动期间,玛丽教授以及与会嘉宾还就中国的“双碳”承诺、绿色生活方式、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玛丽介绍称,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将人与自然纳入统一的有机整体,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这是儒家思想对世界生态哲学思想的伟大贡献之一。

她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思想学说之一,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绵延5000余年的关键之一。不同于西方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儒家思想将人类、自然生态和社会秩序等独立观念集合在一起。

谈及中国当下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努力,玛丽表示,中国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非常重要。鉴于中国在推动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将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

对此,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高级讲师和高级研究员约翰·格瑞姆((John Grim)表示赞同。他指出,自己注意到,人类对气候变暖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人们认为全球气温的上升应该被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而在2023年年底于阿联酋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之后,人们认为这一数值应该被上调至2摄氏度。因此,中国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努力,有助于将气温上升数值稳定在1.5摄氏度范围内。“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他表示。

六月份,在前往新疆喀什出席论坛的途中,约翰发现沿线地区设置有许多风力发电机。他认为,这对减少燃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实现能源转型非常重要。他还称赞,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关注低碳消费。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谈及这一举措,玛丽表示,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意味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拥有了法律和实践层面上的双重意义。

在访谈中,约翰还指出,中国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也是一项重要的倡议,因为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一种责任。而在他看来,这种责任会让实现碳中和等一系列目标变得更有意义,并可能对西方国家产生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博鳌候鸟“一老一小”“一红一绿”观鸟研学闪耀 2025 长沙大会
...员会和湖南中景营地文旅集团主办,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和世界观鸟研学旅行协会支持,长沙教育国际旅行社、韶山快乐假期国际旅行社、湖南鸿宇教育旅行社、孩真友趣、龙旅国际长沙第一分公司、
2025-03-20 12:10:00
...厚。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希文明蕴含的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科学观、文化观等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一定能够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
2023-02-23 04:48:00
...究学会发布第二期项目资助名单。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海内外高校
2023-12-11 20:00:00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正不断实现新进步(国际论坛)
...战,一些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够迅速有力。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有很多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借鉴。过去20多年里,我经常访问中国,看到了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成
2024-02-01 06:24:00
...37届年会暨“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三峡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新文学学会、武汉大学文学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来
2024-07-18 10:31:0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
2024-06-16 08:53:00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薛凌桥)“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重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非常赞赏其对于开展文化交流以及发展文化事业的坚持。”2024北京文化论坛召开前夕,塞内
2024-09-21 18:34:00
...网北京8月30日电(记者 阮煜琳)“生态文学创作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之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现实性。”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3
2023-08-30 18:29:00
...就是要通过提供高质量语言教育和服务,帮助塑造中国的世界观、世界的中国观和未来的全球观。”贡献教育智慧,由书籍铸就文明互鉴之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中,大学
2023-10-10 11:0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