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斯为什么会选择拥立胡亥即位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30 21: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秦朝的灭亡,可以说与秦二世胡亥密不可分,那么作为秦朝一系列新政的设计者之一,李斯为何要选择将胡亥扶上皇位,从而导致自己的奋斗成果就此毁于一旦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解答,一是李斯妥协的根本原因,二是李斯当时面临的艰难抉择,三是《赵正书》等其他相关记载。

李斯为什么会选择拥立胡亥即位呢

李斯妥协的根本原因:成也“老鼠哲学”,败也“老鼠哲学”

早在未发迹之前,在上蔡做小吏的他,在发现仓鼠和厕鼠的不同后,悟出了“处在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作为”的“老鼠哲学”,此后便将此作为了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信奉“老鼠哲学”的李斯,坚信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身处高位、手握大权。

然而,李斯因“老鼠哲学”而奋发图强、位列宰相,同样“老鼠哲学”也导致了他在沙丘政,变中的态度。沙丘政,变中,赵高在与胡亥达成一致后,便开始了对李斯的劝说,关于两人的对话,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着详细记载,虽然这段对话极可能为司马迁杜撰,却也真实反应了李斯妥协的根本原因。

赵高对李斯的劝说,其核心其实只有两点,一是李斯在能力方面不如蒙恬,且不如蒙恬与长子扶苏关心亲近,一旦扶苏即位,必然会重用蒙恬为丞相,那么李斯如今的荣华富贵不仅会付诸东流,就连这么多年的努力也将不复存在。二是赵高负责教导胡亥律法多年,胡亥不仅同样尊崇法家治国思想,对于李斯同样会予以重用。

在治国理念方面,扶苏与李斯可以说有着根本性的矛盾,公子扶苏信奉的乃是儒家治国理念,其曾在劝谏秦始皇时说道,“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史记·秦始皇本纪》),而李斯却是法家学说的忠实践行者。因此,且不论能力高低,扶苏即位之后,不再重用李斯这样的法家人士显然极有可能。

正如央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所说的那样,“在李斯眼中,昔日变法的商鞅是他效仿的楷模,商鞅改变了一个秦国,而李斯想要改变一个时代”,李斯同样不愿自己与秦始皇奋斗多年的成果,被扶苏全盘否定。

如上所述,李斯由于信奉“老鼠哲学”,本就是一名狂热的名利追逐者,对于如今已经做到丞相高位的他来说,被弃之不用是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从这一点来讲,其最终向赵高妥协,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斯当时的艰难抉择:李斯不想做殉道者,只能选择妥协

如果说秦始皇是在咸阳驾崩,那么在皇位继承人这件事上,身为丞相的李斯由于是百官之首,其话语权将会极重。然而,秦始皇却是在东巡归途中病重,而当时在东巡队伍中,李斯的丞相身份其实起到的作用非常小。

在东巡队伍中,除了秦始皇之外,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实只有三人:一是护军统率蒙毅,其手中掌握着扈从车队的军队;二是中车府令赵高,其主要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驾和近侍,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三是皇帝幼子胡亥。

由以上可知,这三人之中,蒙毅和赵高手中握有实权,而胡亥由于是跟随在秦始皇身边的唯一儿子,地位极为特殊。而李斯这个丞相虽然是百官之首,但由于车队随侍官员不多,加上赵高掌握了玉玺和发布命令的权力,李斯的作用根本难以发挥。

更为要命的是,当秦始皇在平原渡口病倒后,蒙毅便奉命折回会稽祷告山川,而秦始皇病逝之时,蒙毅尚未赶回,而此时有资格、且能够调动东巡兵马的,其实只有身为秦始皇幼子的秦二世胡亥。

沙丘政,变中,当秦始皇已经病逝,由于诏书和印玺均掌握在赵高手中,而兵马又在胡亥掌握之中,因此当胡亥和赵高两人联手之后,其实已经完全能够册立胡亥为继承人。之所以拉拢李斯,只是为了后续稳住朝中局势罢了。

如上所述,只要李斯不傻,便能清楚的看出此时局势已经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他即使不愿扶立胡亥,恐怕也只能拿自己的一条命去换一个忠臣的名声罢了。或许正是由于李斯乃被迫妥协,导致胡亥即位之后,李斯开始逐渐被排挤出了朝廷核心决策层。

《赵正书》等其他相关记载:胡亥即位乃是名正言顺

其实关于胡亥是否篡位,目前尚有争论,尤其是随着近现代越来越多史料的出现,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开始广泛受到质疑,目前关于胡亥即位名正言顺的说法,主要出自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诏书木牍,根据其中记载,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曾向全国各地官府下达过一份诏书,其中写道,““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

当然,由于这封诏书乃是胡亥即位之后所发,因此其可靠性目前尚待商榷,毕竟哪怕胡亥即位不正,他自己也不会承认。

二是出自《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三卷的《赵正书》,根据其中所载,秦始皇病重之时曾就继承人问题与李斯等大臣进行了商议,丞相李斯、御史冯去疾均建议,“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对于这个提议,秦始皇只说了一个字“可”。

按照其中记载,由于当时秦始皇于东巡归途中病重,距离咸阳路途遥远,如果此时召见臣子商议继承人问题,恐怕中间会出什么乱子,而胡亥此时恰好跟在秦始皇身边,因此李斯等人建议立其为帝。

如果《赵正书》的记载为真,那么李斯拥立胡亥就毫无问题了。毕竟,当时胡亥可是极受秦始皇喜爱的,且后来的各种劣迹其实尚未显露,为了朝廷的稳定,立其为帝似乎并无问题,李斯等人的拥戴,应该更多出于公心。

综上所述,如果胡亥真的是篡位即位,那么李斯之所以会拥戴胡亥,一方面源于其对权力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源于当时形势受限;而如果胡亥的继位名正言顺,那么李斯的拥戴便毫无问题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6: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始皇东巡的时候,在沙丘的时候意外暴病而亡,这个对于秦王朝来说,简直是把顶梁柱折了,这次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很高,毕竟当时不到50岁的他,身体没有什么问题。沙丘这里,曾经是饿死赵武
2024-05-24 06:19:00
...—秦朝,而他自己也被誉为“千古一帝”。“千古一帝”秦始皇很多皇帝都喜欢外出巡视,嬴政也不例外,在建立了秦帝国之后,秦始皇曾经先后五次带着浩大的队伍东巡,关于东巡的目的,无非有
2024-05-20 09:54:00
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和赵高有没有关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他的第五次东巡过程中,在沙丘行宫突然暴毙。对于他的死,正史的记载很简单,就两个字“暴毙”。原本一件无可非议的事,却由于他死后所发生的一切,使得人们对他的死
2023-07-22 20:24:00
胡亥与扶苏:秦朝末年的兄弟争位与李斯的抉择
秦朝末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留下遗诏由长子扶苏继承帝位,但是秦皇遗诏却在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的联合之下篡改为由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继位。李斯和赵高将胡亥继位的消息放出
2023-11-22 06:39:00
秦始皇最后的布局:沙丘政变的背后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对秦始皇来说,是很不吉利的一年。先是发生了预示着帝王有灾难的天象,之后不久在原来齐国的土地上又降落了一颗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字样的陨石,社会上
2024-02-22 05:16:00
李斯被誉为千古一相,辅佐秦始皇一统了天下,他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至此开启了华夏两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他提出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车同轨的建议均被秦始皇采纳,
2024-06-08 06:00:00
秦始皇为什么不提前选择继承人
秦始皇病逝后,胡亥继位,但这并不是秦始皇的本意,秦始皇并没有选择胡亥作为继承人。从秦始皇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也能看出秦始皇并不糊涂,秦始皇虽然宠爱幼子胡亥,但也明白长子扶苏比幼子
2024-04-30 22:57:00
李斯为何要帮助赵高篡改遗诏,他不知道这么做是大逆不道的吗?
...斯算一例,可见是忠是奸只在一念之间。李斯前半生辅佐秦始皇,为秦并六国出谋划策;后半生助纣为虐,与赵高合谋篡改始皇遗诏,改立胡亥为帝。难道他不知道这么做是大逆不道吗?李斯是战国
2023-01-06 21:03:00
李斯反对矫诏杀扶苏,赵高说了什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携幼子胡亥开始了生命中最后一次东巡。当浩浩荡荡的出巡人马行驶到沙丘宫(今邢台广宗)时,秦始皇突发疾病,并且病情一日比一日严重。或许是预感到大限将至,秦始皇急
2022-12-14 10:29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