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从去年开始,我们的辣椒就不用自己到市场上卖了,收购商提前找上门来,而且还是‘比价销售’,销路完全不用愁。”提及村里辣椒产业的发展情况,习水县程寨镇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滕利敬高兴地说。
近年来,石门村以发展辣椒和花椒产业作为“强村富民”有效抓手,纵深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奏响产业发展“椒”响曲,走出一条壮大集体经济的致富路。
石门村职业经理人赵应武(右一)、村党支部书记滕利敬(左一)与合作社务工群众共同讨论蔬菜病虫害防治情况
敢闯敢试 干出实绩“聚民心”
发展产业,首先要听听群众的意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土地是群众的命根子,早些时候,群众对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不太信任,担心土地流转给村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权属发生变更,造成‘钱地’两空。”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周鹏介绍,“土地流转”发展花椒育苗产业之初群众顾虑重重。
“因为人的思想素质有高有低,加上地块零散涉及不少户数,刚开始还是有一部分群众对流转土地搞集体经济不支持、不配合。”石门村原村主任汤德明回忆,产业起步时,群众的不支持成了花椒产业规模发展的“中梗阻”,要争取这一部分群众的支持困难很大。
针对这一问题,该镇积极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召开村民小组群众会3次,走访群众120人次,入户与群众沟通思想、宣传政策,努力争取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起初,由于首批启动资金有限,石门村采取试点先行、辐射带动的模式,充分尊重群众的发展意愿,群众愿意流转的区域先发展、不愿意流转的区域后发展。最终,石门村首次发展了20亩花椒育苗基地,经过科学种植、精心管护,石门村集体经济收获了“第一桶金”,毛收入14万余元,除去工资、本钱、土地流转金,净收入3万余元。
这一笔看似不多的收入,为石门村干部群众鼓足了发展的信念和致富的决心,也证明了石门村干部群众有搞好产业的能力和魄力。
规模发展 解决就业“暖民心”
新时代新形势,对村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要讲政治、懂政策、能力强,又要会电脑、善经营、学历高。
该镇党委政府全面推进“村社合一”改革试点,在新一轮换届过程中,严格按政策推行支书、主任、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一肩挑”责任制要求,选优配强党员干部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
“上一届村干部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加之上级各类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我们规模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创造了绝佳条件。”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滕利敬介绍。
发展产业不仅需要一支能打仗的干部队伍,还要有群众的大力支持。
“我们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村里的都是老、弱、病、残群体,还有部分照顾老人小孩的青年妇女。如果村里没有产业,这部分人的收入没法提高。”滕利敬说。
经过村“两委”的动员,村里愿意流转土地的部分群众收获了股金、土地流转金和务工薪金,为观望的群众树立了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也为后面流转土地规模化发展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
在石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群众发展了辣椒、花椒、猕猴桃、草莓和蔬菜1300余亩,提供了4000人次的务工岗位,去年石门村支付群众土地流转金28余万元。
“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附近的村民务工。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在家门口打工,一个人只要勤劳点,完全够两三口人生活费。”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周鹏如是说。
“我留在家是为了照顾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平时有空就在基地里打工,一年下来收入也有两三万。”在村门口也能务工挣钱,石门村三组村民王国勤很满意。
职业经营 联动发展“得民心”
村干部的精力是有限的,选用好职业经理人是有效组织好、配置好、使用好资源的关键所在。
为此,习水县制定了《关于规范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了一村一名职业经理人“招募令”,重点在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选拔懂管理、懂市场、懂经营的职业经理人257名,实现全县各村(社区)全覆盖。
在该指导意见的加持下,石门村的产业发展有了新方向。
日前,走进石门村产业发展基地,只见现代化厂房上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八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挖掘机正在清理河道修建桥梁,40多个群众在蔬菜大棚外忙着翻土耕种。
该村商圈朋友多、见多识广、农业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赵应武,正在蔬菜大棚给务工群众讲解反季节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石门村,职业经理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具体负责集体经济项目的谋划、组织、实施,让村集体经济的具体业务实现专业人员来实施和日常管理。
“我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农户土地按照荒地每亩200元,熟地按照400元集中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当问及辣椒种植流程和辣椒品质,赵应武如数家珍,“发展辣椒产业,我们是通过育苗、整地、起垄、覆膜、移栽、管护、采摘、销售等环节完成。我们种植的二荆条(遵辣9号)品质优、皮质较硬、保存时间长,这款产品市场销售较好,一般由商家直接上门收购。”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石门村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村级组织人才+党建指导员+职业经理人”头雁队伍,将社会事务管理和产业发展进行“双抓双促”,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成立石门供销社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石门股份经济合作社,以红色旅游为主线,以景区和园区为核心,以花椒、辣椒和特色种植业为主导,建立“334”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22年,石门村利益联结脱贫户分红25.9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20余万元,纯收入46万元,已支付群众务工工资52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
编辑 李坚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