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习水县石门村:支部领着干 奏响产业发展“椒”响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5 16:4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从去年开始,我们的辣椒就不用自己到市场上卖了,收购商提前找上门来,而且还是‘比价销售’,销路完全不用愁。”提及村里辣椒产业的发展情况,习水县程寨镇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滕利敬高兴地说。

近年来,石门村以发展辣椒和花椒产业作为“强村富民”有效抓手,纵深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奏响产业发展“椒”响曲,走出一条壮大集体经济的致富路。

习水县石门村:支部领着干 奏响产业发展“椒”响曲

石门村职业经理人赵应武(右一)、村党支部书记滕利敬(左一)与合作社务工群众共同讨论蔬菜病虫害防治情况

敢闯敢试 干出实绩“聚民心”

发展产业,首先要听听群众的意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土地是群众的命根子,早些时候,群众对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不太信任,担心土地流转给村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权属发生变更,造成‘钱地’两空。”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周鹏介绍,“土地流转”发展花椒育苗产业之初群众顾虑重重。

“因为人的思想素质有高有低,加上地块零散涉及不少户数,刚开始还是有一部分群众对流转土地搞集体经济不支持、不配合。”石门村原村主任汤德明回忆,产业起步时,群众的不支持成了花椒产业规模发展的“中梗阻”,要争取这一部分群众的支持困难很大。

针对这一问题,该镇积极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召开村民小组群众会3次,走访群众120人次,入户与群众沟通思想、宣传政策,努力争取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起初,由于首批启动资金有限,石门村采取试点先行、辐射带动的模式,充分尊重群众的发展意愿,群众愿意流转的区域先发展、不愿意流转的区域后发展。最终,石门村首次发展了20亩花椒育苗基地,经过科学种植、精心管护,石门村集体经济收获了“第一桶金”,毛收入14万余元,除去工资、本钱、土地流转金,净收入3万余元。

这一笔看似不多的收入,为石门村干部群众鼓足了发展的信念和致富的决心,也证明了石门村干部群众有搞好产业的能力和魄力。

规模发展 解决就业“暖民心”

新时代新形势,对村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要讲政治、懂政策、能力强,又要会电脑、善经营、学历高。

该镇党委政府全面推进“村社合一”改革试点,在新一轮换届过程中,严格按政策推行支书、主任、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一肩挑”责任制要求,选优配强党员干部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

“上一届村干部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加之上级各类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我们规模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创造了绝佳条件。”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滕利敬介绍。

发展产业不仅需要一支能打仗的干部队伍,还要有群众的大力支持。

“我们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村里的都是老、弱、病、残群体,还有部分照顾老人小孩的青年妇女。如果村里没有产业,这部分人的收入没法提高。”滕利敬说。

经过村“两委”的动员,村里愿意流转土地的部分群众收获了股金、土地流转金和务工薪金,为观望的群众树立了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也为后面流转土地规模化发展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

在石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群众发展了辣椒、花椒、猕猴桃、草莓和蔬菜1300余亩,提供了4000人次的务工岗位,去年石门村支付群众土地流转金28余万元。

“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附近的村民务工。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在家门口打工,一个人只要勤劳点,完全够两三口人生活费。”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周鹏如是说。

“我留在家是为了照顾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平时有空就在基地里打工,一年下来收入也有两三万。”在村门口也能务工挣钱,石门村三组村民王国勤很满意。

职业经营 联动发展“得民心”

村干部的精力是有限的,选用好职业经理人是有效组织好、配置好、使用好资源的关键所在。

为此,习水县制定了《关于规范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了一村一名职业经理人“招募令”,重点在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选拔懂管理、懂市场、懂经营的职业经理人257名,实现全县各村(社区)全覆盖。

在该指导意见的加持下,石门村的产业发展有了新方向。

日前,走进石门村产业发展基地,只见现代化厂房上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八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挖掘机正在清理河道修建桥梁,40多个群众在蔬菜大棚外忙着翻土耕种。

该村商圈朋友多、见多识广、农业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赵应武,正在蔬菜大棚给务工群众讲解反季节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石门村,职业经理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具体负责集体经济项目的谋划、组织、实施,让村集体经济的具体业务实现专业人员来实施和日常管理。

“我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农户土地按照荒地每亩200元,熟地按照400元集中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当问及辣椒种植流程和辣椒品质,赵应武如数家珍,“发展辣椒产业,我们是通过育苗、整地、起垄、覆膜、移栽、管护、采摘、销售等环节完成。我们种植的二荆条(遵辣9号)品质优、皮质较硬、保存时间长,这款产品市场销售较好,一般由商家直接上门收购。”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石门村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村级组织人才+党建指导员+职业经理人”头雁队伍,将社会事务管理和产业发展进行“双抓双促”,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成立石门供销社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石门股份经济合作社,以红色旅游为主线,以景区和园区为核心,以花椒、辣椒和特色种植业为主导,建立“334”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22年,石门村利益联结脱贫户分红25.9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20余万元,纯收入46万元,已支付群众务工工资52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

编辑 李坚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习水县程寨镇:一村一业 强村富民
...1万斤,目前已经销售6000多斤。“这两年虽然经济下行,产业发展受到冲击,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确实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合水村党支部书记胡孝明介绍,全村通过土地入股、
2024-12-23 15:06:00
...,一群人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石门村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评先选优等方面各抒己见。“那我就讲几句。”村民杨怀生接过话头,“这两年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非常不错,我推荐赵应武为致
2023-10-27 03:19:00
习水县程寨镇:奏响春耕“椒”响曲
...进辣椒、花椒等特色产业集群化、标准化发展,积极打造产业发展示范区、种植技术推广样板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4年,计划种植“大豆+玉米+冬豆”复合种植示范带2500亩
2024-03-04 17:21:00
拓展产业链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隆兴镇新光村葡萄地里套种的南瓜,喜获丰收;程寨镇石门村枇杷树下套种的时蔬,蔬果飘香;民化镇丰坝村柚子地里套种红薯,硕果累累……今年以来,全县林下种植利用林地面积约4.37万
2023-09-23 05:33:00
春粮种植100万亩 习水掀起春耕热潮
...象“耕”新中勤劳的习水人用双手绘就“丰景”。程寨镇石门村农户在田间整地。走进程寨镇,随处可见村民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平整土地,田间临时育秧棚内绿油油的玉米苗正茁壮成长。该村职业
2024-03-22 08:25:00
村里来了“乡村CEO” 助力集体经济“加速跑”
...断层,常常让他力不从心,经过不懈学习与尝试,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显著提升,也增强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农村职业经理人又称“乡村CEO”,是指组织带动群众发展村集体生产经营项目,
2024-04-06 09:38:00
...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分别前往习水县隆兴镇新光村和程寨镇石门村,开展葡萄枝条冬季修剪、辣椒育苗、草莓高效栽培等农技指导服务。2020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与习水县签订“校地合作”协议
2023-01-03 09:44:00
遵义习水:“绿”韵悠长 “富”景在望
...林下中华蜂养殖、花椒、本土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等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局面。时下,正值程寨镇中药材铁皮石斛采收季节,
2024-10-31 10:39:00
井陉县小作镇北石门村多措并举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北石门村积极谋求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从平整村南土地为切入点,购置拖拉机旋耕机,引进先进育种技术,开展玉米、油葵、大葱等作物种植,为村集体增收16万元。
2023-11-16 19:3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