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母亲抛下4岁闺女私奔,二婚后不闻不问,却在遗物中留下母爱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3-06 11:30: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2020年,彭佳怀着改变自己内心母亲形象的决心,试图解开长久以来困扰她心灵的纠结。

之前,她从未愿意接受“李爱军”这个称呼,对她心存怨恨,也从未感受到母爱的存在。

“李爱军”对于她只是一个名字,一个几乎朦胧的影子。

李爱军在她四岁时就离弃了她,与他人生下了另一个孩子,似乎从未在意过她的存在。

当彭佳即将大四时,李爱军因肝癌离世,无论她是否承认这个母亲的存在,这个角色在她生命中都将不再出现。

母亲抛下4岁闺女私奔,二婚后不闻不问,却在遗物中留下母爱

彭佳长时间以来郁郁寡欢,被“没有被亲生母亲宠爱”的情感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一提起就让她心痛不已。

为了挽救自己的情感,重新雕塑心中的“母亲”形象,她着手创作了一组关于生母的摄影作品。

她回到姥姥家,取回了李爱军的遗物,没想到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意外的事物……

四年前,李爱军离开了彭佳。那时,彭佳只有四岁,记忆已经模糊,只能依赖奶奶的描述。

奶奶回忆说:“你当时还是个小家伙,跟在她后面哭得很伤心,可她却一点都不回头看看你……”

或许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和,每当奶奶提起李爱军时,总带着冷漠和不满。

不止奶奶,其他亲戚也曾向彭佳描述过这一幕。有人说李爱军生活放荡,有人表示同情彭佳,还有人指责彭佳的爸爸不争气。

故事错综复杂,然而,所有人都默契地忽略了那个四岁孩子的内心。

她当时“那么小”,懂得什么呢?

母亲抛下4岁闺女私奔,二婚后不闻不问,却在遗物中留下母爱

如今成年的彭佳回想起来,感觉自己四岁时就领悟了《七武士》的深意。

无论谁离开,生活都得继续。李爱军离去,彭佳却必须成长。

亲戚们问她,母亲不要你了,你该怎么办?

彭佳心中无法确定,但她下意识觉得,与其让自己依赖李爱军,她也许可以选择不依赖于李爱军。

在家族成员们的窃窃私语中,她度过了幼儿园和小学,一路走到小学四年级,就在父亲再婚的时候,她迎来了继母的加入。

婚礼上,继母递给她一个红包,彭佳毫不犹豫地将“阿姨”这个称呼改成了“妈”。

“母亲”的地位,似乎已经不再完全属于李爱军。

在女孩成长的旅途中,拥有一个成熟女性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彭佳不情愿承认,但每当她目睹继母和父亲争吵时,内心总是充满恐惧。她频繁地道歉,期望继母不离开父亲,不离开这个家。

然而,由于非亲生的关系,继母身上弥漫着明显的负面情绪。

她指责彭佳的身体状况,总是推脱让父亲陪同她外出就医。尤其是在她亲生儿子降生后,继母的偏袒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有一次,继母陪她逛街买衣服,彭佳试穿了几件心仪的衣服,询问是否可以全部购买。

继母笑了笑,却果断地拒绝她:“想得美。”

母亲抛下4岁闺女私奔,二婚后不闻不问,却在遗物中留下母爱

成年后,面对继母明显的偏心,彭佳会不时与她辩论几句。

“毕竟不是亲生的,我做不到。”

对于继母的坦诚,彭佳却变得无言以对。

“母爱”这种无私的奉献,连自己的生母都无法实现,她有什么理由去期望一个陌生人呢?

彭佳的心理纷繁复杂:她对生母一无所知,只知道生母不愿意留下她;而对继母的感情寄托,却又被继母坦言不够深厚。

很长一段时间里,彭佳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差劲了,以至于无人肯善待她?

她时常向上天发问,为什么自己不能拥有一个正常的家庭?为何偏偏是她?

在生日时,李爱军有时会前来看望她,带来一些适合小女孩的礼物。

然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而言,最渴望的是情感上的交流,而这一点她从未经历过。因此,彭佳逐渐形成了偏激的性格——她坚信李爱军并非自己的母亲,因此从未主动去寻找她。

直至彭佳进入大学,李爱军主动拨通了电话,声称自己身患晚期肝癌,生命垂危,急切希望能与她最后一次相见。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彭佳毅然回到了家乡,见到了昔日强健的李爱军如今瘦弱不堪的身影。

李爱军已经身体极度虚弱,她告诉彭佳,当时医生诊断她患有晚期肝癌,如今她购置了大量中药试图以此延续生命。

这次相遇依然短暂,两人之间未能深入交流。

在告别之际,李爱军赠送了两幅小小的十字绣给彭佳,一幅留作纪念,另一幅则送给她的父亲。

母亲抛下4岁闺女私奔,二婚后不闻不问,却在遗物中留下母爱

两个月后,李爱军在病魔中离世,彭佳失去了她在生命中的"母亲"。

彭佳的外婆将李爱军的一些遗物交托给她,其中包括当时看病的报告和结算单。彭佳惊讶地发现,李爱军体内曾有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瘤,然而治疗费用却寥寥无几。

面对这一切,彭佳的亲生家庭似乎并未怀有拯救之心。亲生母亲、亲生兄弟对她的冷漠,使她感到无法释怀。

李爱军活得或许并不算成功,但彭佳自己也深陷失败的境地。李爱军去世后,彭佳陷入一连串的噩梦,于17年开始寻求心理咨询,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似乎患上了抑郁症。

在与心理医生交流的过程中,彭佳逐渐认识到,她的很多叙述都与李爱军有关,这些记忆一直在不断地折磨着她。

于是,她决定重新雕塑内心中“母亲”的形象,拯救自己的心灵,并重新审视这位一直陌生的存在。

重新认识一番彭佳前往外婆家,搜罗所有与李爱军有关的、未被丢弃的物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巡访了曾经一婚和二婚时居住过的小区、工作地点,甚至墓地也一一走访。

在这个不易的过程中,彭佳逐渐填满了对李爱军模糊的印象。

“母亲”这一角色仿佛变得更加立体而鲜活。

母亲抛下4岁闺女私奔,二婚后不闻不问,却在遗物中留下母爱

由于彭佳对李爱军了解甚少,因此这个认知过程更像是一个陌生人在审视,她开始觉得从陌生人的视角看,李爱军这一生似乎过得相当精彩,颇具趣味和胆识。

她与彭佳的爸爸在迪厅跳舞相识,两情相悦,李爱军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国企的安稳工作,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结婚生子。

然而,这段仓促的婚姻并不幸福,彭佳的爸爸经常外出,不顾家庭也不进取。

面对一再的磨难,李爱军认为跟随这个人不会得到幸福,就像当初决定结婚时一样果断,选择离开这个家庭。

离婚后她恋爱过几次,却都不顺利,数年后再婚生子,彭佳直到她去世后才见到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通过弟弟的介绍,彭佳填补了一些信息空白,知道了李爱军爱吃巧克力,还了解到她喜欢抽硬盒的烟。

离开国企后,李爱军尝试过开桑拿店和麻将馆,却没有取得什么大收入,一直到生病也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为了保持精神状态,她每天都浓妆艳抹。

整理完所有的遗物,彭佳在李爱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拍摄了大量照片,逐渐感觉到内心的释怀。

她觉得这十分奇妙,当她不再以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期望来看待李爱军,而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理解她,心中的悲伤也就不再那么深沉。

大家都是普通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

而且在遗物中,她发现了一些之前从未注意过的东西,让她确信李爱军确实曾深爱过她。

有一样东西是奶奶留给她的,原主人是李爱军,那是一个空烟盒,里面没有香烟,取而代之的是一捆小棍。彭佳对这些小棍的用途一无所知。

奶奶告诉她,小时候她数学一直很差,可李爱军知道后就亲手搓了一盒这样的小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她学好数学。

母亲抛下4岁闺女私奔,二婚后不闻不问,却在遗物中留下母爱

还有一样是一张照片,拍摄的是彭佳两岁的模样。照片背后有着一行字迹清晰的字:调皮捣蛋,说话利索干脆,学会骂人了。

在整理这些遗物的过程中,彭佳已经能够辨认出那是李爱军的笔迹。

“学会骂人了”,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些不满,却又伴随着一份骄傲。这行字既有宠溺,又带着莫名的柔情。彭佳忽然感受到“母爱”这个词的具象化,五个简单的字让她的鼻子发酸。

莫名其妙的是,即便李爱军之后真的离开了,她想要的并不是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满足,只要确认自己的母亲曾经怀有这样的情感,就足够了。

再见了,李爱军,再见了妈妈。完成了有关李爱军摄影作品的创作后,彭佳开始频繁地前往墓地,探望她的母亲。

刚开始的时候,彭佳觉得活着的时候都没见面,死了更没必要见了。

每次带着一束鲜花来到墓地,对着一个曾经关系淡薄的躯体,仿佛在演戏一样。

可是,她变得有些不同寻常,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情不自禁地走向墓地。就连那位守墓的人都劝她少来,说这样的地方来得越多越不好。

看着她为母亲精心布置的墓碑,彭佳放上了一些巧克力,还有一些烟和酒。

小女孩长大成人,不再站在曾经的执念中。她逐渐理解了李爱军曾经的一些做法。

或许她与大多数母亲不同,但归根结底,她毕竟是亲生母亲,而且确实爱过她。

人际关系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演变,彭佳感觉自己长大后,对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对李爱军的了解也变得更加充实。

母亲抛下4岁闺女私奔,二婚后不闻不问,却在遗物中留下母爱

尽管她仍无法完全释怀她们之间那段脆弱的“母女”情感,但她已经不再为此而困扰,开始真实地对母亲产生了一些情感。

彭佳甚至认为,李爱军其实是个挺豁达的人,一生都在追逐着自己心中的渴望,坚韧而勇敢。这一点让她深感敬佩。

“妈—妈—”,她仿佛重新学会了这个称谓,就像个初学说话的婴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6 18: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贾玲路演惊艳全场,佩戴妈妈遗物手表感动网友,母爱如此伟大!
...款古董手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款手表据悉是她母亲的遗物,贾玲曾在拍摄《你好,李焕英》期间将其修复,其背后的情感故事让无数网友感动。贾玲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对个人魅力的再次证明,而
2024-02-17 22:14:00
《新生》:错位的人生与内心的挣扎
...泽瑞之所以能够在这个家里都是因为继母可怜他,得不到母爱的他,头一次被继母眷顾,还是有求于他。这是费可答应帮助弟弟的真正原因所在,更何况在他年轻的脑袋里,压根就不知道这样做的后
2024-05-16 18:29:00
继母去世,我出了3万,葬礼过后,继母的两个女儿把我喊进屋里
...思虑片刻,认为姑姑说得有道理。再加上我还年幼,急需母爱的呵护,所以他答应了再婚的建议。接着,亲戚们为父亲介绍了一位继母候选人,也就是我的继母。继母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女性,她的前
2024-05-09 17:34:00
扬子晚报网7月3日讯(记者 万凌云)“昨晚12点后你去哪里了,走了158步,我担心不知道什么情况。”7月3日早晨刚到7点,镇江市档案馆的茆女士便接到妈妈发来的信息,问她7月2日晚
2023-07-05 09:20:00
张兰晒家庭出游照,马筱梅尽显母爱,汪小菲新家庭和谐温馨
...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待这种家庭的相处模式?是不是也觉得,有时候,血缘不如心缘来得重要?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
2024-07-08 00:53:00
爸爸住院,带18万存款赶回,病房外听到继母打电话,我绝望离开
...跟随姨妈到上海打工,见到了亲生母亲,才真正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在母亲的鼓励下,赵爽接受了电脑培训,并进入一家公司工作,成为办公室的一名助理文员。虽然她希望与母亲住在一起,但她
2024-03-06 12:04:00
盘点中国古代二位可为后世楷模的继母
...阳光倾洒大地,倾尽所有呵护着细嫩的寸草。那份博大的母爱,就像阳光能够包容大地上的一切,而小草似的受尽恩泽的儿女,又怎能报答得尽呢?
2024-05-06 19:10:00
90岁老人步行90分钟看70岁女儿 母爱无界
...老人一大早就步行一个小时来到女儿家门口,一边喊着“闺女”,一边拿出手机拨打电话。老人的女儿已经70岁了,平时每天都会给父母打电话或回家看望他们。前一天,女儿没有打电话,老人打
2025-05-11 13:28:00
李卓轩炫耀名下3遗物,林靖恩行踪成谜
...,这种行为一直持续至今,毫不停歇。李卓轩炫耀名下3遗物在7月31日这一天,李卓轩再次公开了他从父亲那里获得的遗产,并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他继承了父亲的三件珍贵宝物。李卓轩声称,他
2023-08-04 05:5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如何帮孩子远离“开学焦虑” ?池州儿科医师支招
大皖新闻讯 据媒体报道,2025年秋季,各地中小学迎来近10年来最长的学期。在我们身边,总有些孩子甚至家长“每逢开学总焦虑”
2025-09-03 11:58:00
漏斗胸导致胸闷憋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微创重塑10岁男孩的“挺拔人生”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每年暑假,许多家长都会选择利用假期时间,解决孩子存在的健康问题。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
2025-09-02 12:12:00
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高效理赔获赠锦旗
近日,客户徐女士将绣有“服务热情周到,理赔及时高效”字样的锦旗送到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以此表达对新华保险高效理赔和周到服务的感谢
2025-09-02 16:57:00
心理科护士妈妈:孩子已开学,这样化解“假期归零焦虑”更有效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魏莉 菏泽报道如今,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不少家长本以为“开学即解脱”,却发现孩子仍被“假期归零焦虑”困扰
2025-09-02 20:25:00
“什么是情?这就是情啊!” 这些“老三届”们又聚会了
“毛主席的光辉,嘎拉亚西喏喏,照到了雪山上……”8月26日上午,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内,歌声伴着舞蹈,100多名西安市三十四中的“老三届”们正在聚首
2025-09-01 21:24:00
学生校内玩闹致伤,责任就该学校负吗?法律说……
在我们的习惯思维里,学生踏入校门,其安全便由学校接管了,因此,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问题,都应找学校,由学校负责。本着这一理念
2025-09-01 15:19:00
帆书“闪亮的书友”上线:在平凡叙事中解码生命的韧性与微光
诗人泰戈尔曾写下“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而在这个信息纷扰的时代,每一个平凡人用阅读接纳生活、回应世界的姿态,何尝不是一首温柔而坚韧的歌
2025-09-01 19:10: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学习走神、坐不住,3招轻松找回孩子“消失”的专注力!
你家娃是不是干啥都三分钟热度,新玩具的“宠爱”时间顶多几分钟;新绘本刚开始爱得不行,但过了几分钟就拜拜了。孩子还小时,好奇心重
2025-09-01 16:31:00
孤独症儿童交流困难?这6大技巧在家就能轻松锻炼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赖兴兵医术精湛和蔼靠谱
虽然语言迟缓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但沟通障碍在孤独症儿童中很常见。除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非言语也是他们的沟通方式。孤独症孩子的语言发展明显缓慢
2025-09-01 16:34:00
“我不要上学!”——开学第一天,幼儿园上演“拉锯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秋红编辑 袁航二审 谌贵璇三审 李玲
2025-09-01 16:49:00
今日天光|周一早高峰与开学高峰叠加,家人们请早一点出门
今天是2025年9月1日,周一早高峰与开学高峰叠加,家人们请早一点出门。
2025-09-01 09:20:00
抱上没写完的作业 10岁男孩负气离家出走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蔡燕菁)当被警方的巡防队员找到时,10岁男孩开口的第一句话却是“警察叔叔,我作业写不完了怎么办呀
2025-08-31 08:43:00
秋季开学啦!和孩子们一起上开学第一课!
吉刻新闻记者陈振昂 张宁设计 王丽华
2025-08-31 21:08:00
九旬老太房产全留给干儿子 法官为啥把“遗嘱”给否了
干儿子对九旬老太体贴入微,亲生子女却不管不顾?干儿子拿着老太遗嘱状告其亲生子女和孙子,要求独占全部遗产,这份背离常理的官司背后
2025-08-31 07:51:00
东湖评论:高校开学季,关爱永不离
开学季,又一批年轻面孔将拖着行李箱,在父母不舍的目光中走进大学校园,开启独立生活的第一篇章。这背后,是中国式家庭一道经典的情感课题
2025-08-30 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