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3 14:5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李培乐

历史滚滚向前,一眨眼快40年了,可对于亓树杰来说,战场的一幕幕还像在昨天,还像在眼前,“忘不掉,永远忘不掉”。直到现在,他依然不愿意过多的去回忆,只有和战友们一起,他才会偶尔回到这段血与火的时光。他说,每次回忆起来,心里就不是滋味。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一生最危险最艰苦的岁月

也是最荣耀的时刻

亓树杰在现在居住在济南市莱芜区,穿着朴素,性格爽朗。在邻居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和气的“老头”。可是不少邻居不知道的是,他是战场归来的功臣,他是经历过血与火的勇士。说起参加过的对越防御作战,他声音低沉,“忘不掉,一辈子都忘不掉”。爽朗性格的他,只要提起战场,便会沉默,眼睛里噙满泪水,“那是我一生最危险最艰苦的岁月,也是最荣耀的时刻。”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他说,在战友们的多次鼓励下,他试着写下了当年的种种,“很多的章节,是我用笔蘸着眼泪写完的。”一想到失去的战友,他内心仍然十分难受。作为当时原67军某师597团的政委,在血与火的战场,最难受的就是听到阵亡战友的报告。

“我永远忘不了,一位老大娘说,你们回来了很好,有的人没有回来吧。”这一句话,让亓树杰双眼模糊。随后的岁月,只要想起牺牲的战友,他忍不住流泪。他说,战争是残酷的,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体会这种战友的生离死别。

黑屋子、土台子,

里面坐着一群泥孩子

亓树杰1946年12月25日出生在莱芜杨庄镇杨庄村。作为贫下中农家里的第二个男孩,他从出生起就在忍受着饥饿,在记忆里树叶地瓜叶都成为果腹之物。

但即便如此,亓树杰还是坚持读书。当时,一个屋子里有四个不同的年级,就一个老师,很多同学只能找一片破瓦片当石板。对于学校的记忆他这样描述,“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一群泥孩子。”条件虽苦,但正是这段学习时光,成就了后来的亓树杰。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在这样的状况下,亓树杰完成了初小四年,高小两年,初中三年的学业生活。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学业的他,开始在思索自己的人生路径。1963年,像人民解放军学习的热潮兴起,亓树杰也更多了解了军队,内心埋下了当兵的种子。当1964年招兵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他第一个就报上了名。

“部队苦不说,吃得真好!”

作为农家孩子,没有吃不了的苦。随着部队到了青岛,开启了严格的训练。冬天,再冷也要外出训练,五点天不亮,他们就已经集合,在卧冰踏雪,经受耐寒训练。每周一次紧急集合,往往就是打起背包,一下就是十几里地的长途奔袭。他记得,背着47.5斤重量,包含手榴弹、水壶、枪支等等。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扔手榴弹,30米及格,40米良好,50米优秀......为了练出优秀,胳膊都甩肿了。一聊起当年的军事训练,亓树杰如数家珍,没有丝毫抱怨训练的艰苦,反而很感谢当时的训练给了自己一个好的身体底子。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部队的伙食,“吃得好,感受非常强,到部队后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大米。”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亓树杰喜欢写作,在部队这一爱好得以发挥。新兵连里,他就成了连队文书。后来,在连里做黑板报被营长相中,到了营里,后来凭着前卫报上屡屡上版的文章,又被调到团机关,一路调到师政治部。“感谢部队栽培,我们营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给我们讲他抓俘虏的惊心动魄,我就写成文章投到前卫报,没想到发了。”

1800多封决心书血书

“没一个熊包”

在1984年10月,亓树杰离开机关,来到了597团,担任政委,“我当时问首长,是不是让我去带兵打仗,他说就是。”带着这份责任,在1985年,他和全团登上了闷罐车,汽笛鸣起,他们一路来到昆明。“没有一个熊包,大家积极参加战前训练,我们全团决心书和血书收了1800多封。”

虽然,开始的时候,大家难免还是有一些紧张,但是上了战场就没有任何恐慌和紧张了,亓树杰总结说,“脚一踏上战场就忘掉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他清晰记得四连的徐国光,为了争当突击队员,闹着出院。当徐国光来到昆明空军医院门口时,碰上了来看望自己的妈妈和哥哥,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快回去,别影响我回部队。”坐了四天四夜的火车来到昆明的徐国光妈妈和哥哥,结果一见面就被撵着回家。最后,一家人照了一张照片,就分开了,“他没有和妈妈说再见,一路上眼睛红红的,因为他知道可能再也见不着了。”亓树杰当时听到他的事情,很感动,就写下了《再见吧,妈妈》。好在,命大的徐国光,参加突击队执行任务只是受伤了轻伤,并且荣立了一等功。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现在看到晚霞

还会想起当年的那红色天空

说起战场,亓树杰说,那就是一个大型的施工现场,也就是“采石场”,漫天的炮火堪比最锐利的铁镐,一块块的巨石变得龇牙咧嘴,秀美的热带雨林变身白花花的乱石岗。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现在看到晚霞,亓树杰还时常想起战场上那红色天空,那嗖嗖飞过的炮弹,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经常一夜一夜的不停。在这样的生死场200多天,亓树杰说基本把一辈子的苦都吃完了。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在前线,供应充足的哨位“吃不下”,而大部分阵地是供应不上,也就是“吃不上”。“吃的基本都是压缩类食物,压缩干粮,罐头等。”他在团部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相对于前沿哨所的战士来说,条件要好很多。

到火葬场拿战友骨灰

捡出14块弹片

作为团政委,他和团长要根据战场的全局,根据战场的需要挑选队伍参战。1985年的8月份,前线决定要攻打405高地,他们决定让让四连作为主攻。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为何选择四连呢?亓树杰说,因为四连有光荣的历史传统,打过很多的硬仗,有传承。“他们解放战争中多次立大功,被成为‘钢铁四连’,这个连队善于啃硬骨头,训练严格,干部作战能力突出。”

定下主力后,部队开始做充分准备工作,了解敌军作战素养状况,还要摸清地形地貌以及比例部署,同时还要侦查清楚周围火力的配置。

一切准备就绪,1985年12月2日战斗打响,猛烈的炮火覆盖后,突击队开始冲锋。

四连副连长梁岭一进入阵地,炮弹就在身旁爆炸,弹片钻进他的腿里,他就把弹片包在绷带里,继续战斗,后来肩膀又被子弹打穿,但他依然继续活跃在炮火中。当他登上405高地后,一排子弹袭来,腰部留下几个血窟窿,高大的身躯已经无法站立。这时一发炮弹在他右侧爆炸,头部背部都被炸伤,梁岭就这样惨烈牺牲。

“我到火葬场送烈士骨灰返回故乡时,火化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在他的身上捡出了14块弹片。”后来,梁岭被评为二级战斗英雄。

后来,亓树杰曾对同样是四连的战斗英雄都昌林说,“在我心目中,梁岭如果不牺牲,以后的发展会在你我之上。”他说,梁岭是他见过的最优秀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我心中当时就觉着陨落了一颗将星。”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上去211高地1号哨位的

没有一个囫囵下来的

战场的惨烈,往往让经历的人不愿意提起,因为不敢去想那些曾经鲜活的战友。

在亓树杰的记忆里,211高地也是难以跨越的坎。当时211高地总共三个哨位,一号哨位三个人,二号哨位四五个,位于山脚下的三号哨位七八个人,这些哨位基本都是不规则的水溶洞。

这个高地,几乎天天死人。“高地周围,一天要落下二三百吨的炮弹,我们死守,敌军拼命想夺回去。就这样,这个高地就像是一台绞肉机,天天吞噬着双方军人的生命,57天的时间7连15个人牺牲,伤的就更多了。”亓树杰说,特别是1号哨位,上去几乎就没有囫囵下来的,下来的非阵亡即重伤。

“有一个代理班长叫刘国庆,他多少会点功夫,身体灵活。到了前线看到炮弹打得邪乎,就跳出洞去,把敌人的火力往自己身上引,尽管身体灵活,坚持一会也牺牲在敌人的炮弹下。还有顾立伟,上战场前说,‘假如我负伤了,千万别让别人去救我,不能为了我再搭上一个人。’当时听了顾立伟这句话,副连长气得大手一甩,‘不会说人话别说,上去是打仗的,不是送死的,都给我安安全全回来。’三连连长田传贝也牺牲在战场上。”亓树杰说,“在前线,每天的心情都很沉重”。

战前“满载”而去

归来时不少车却空了

经历了战场血与火的考验,在1986年6月份,597团回到驻地章丘。当时,地方上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看到老百姓像过节一样欢迎我们,其实心情很沉重。”亓树杰说,当时整个团牺牲了九十多人,住院的有四五百人,所以很多车都空着。

一位老大娘走向前,拍着亓树杰乘坐的敞篷车,嘴里喃喃自语说,“你们回来了,好呀!是不是很多孩子没有回来呀!”说完,大娘伤心地看着后边空荡荡的车辆,这一句话让亓树杰瞬间就破防了,他再也忍不住,“泪水一下就出来了”。

“不说了,不说了。”说到这里,亓树杰眼眶湿润,连连摆手着说道。

参战原团政委:脚一踏上战场就忘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

从部队退役后,亓树杰担任过莱芜建委副主任,曾经主持规划过钢城大街。现在的他,更愿意含饴弄孙,他内心期盼子孙不用再去经历血与火的战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山战役中,杨启良为什么被称为“英雄”?
杨启良早年参加过老山战役,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曾凭一己之力,击退过越军的多次进攻,歼灭越军18人。杨启良早年参加过老山战役,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曾凭一己之力,击退过越军的多次进攻,歼
2023-08-07 19:13:00
新春走基层丨走进雪域高原哨所 他们的青春汇聚在“无名湖”
...人民是站在一起的,心是相连在一起的。西藏军区某边防团政委 何正海:我们边防军人对五星红旗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不论是在国际赛场,还是在斗争一线,肩扛国旗我就要拼争到底,这是我们中
2023-01-25 22:42:00
老山战役中,一颗炮弹落在了韦昌进和战士们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战绩,而且在朝鲜战场上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又被称为“英雄之师”。身为199师的一名战士,韦昌进不光为自己所在的部队感到无比荣光,也为了能配
2023-08-07 19:08:00
和谐军营兵之初!这些“第一次”,值得珍藏
...秒分分秒秒都在反复提醒自己“执勤就是战斗,哨位就是战场”在月朗星稀的夜伫立哨位的他们是万家灯火的守护者今夜如此,夜夜皆然第一次集体生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伴
2023-09-04 15:26:00
维和战场写荣光!走进第78集团军某旅,感悟官兵使命担当
记者走进第78集团军某旅,感悟官兵使命担当——维和战场写荣光■解放军报记者 宋子洵 通讯员 张光轩 王麒淞维和官兵举行升国旗仪式。张 鑫摄北疆的夜,繁星点点。前不久,第78集团军
2024-01-30 13:50:00
难忘2022,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
...上将爱兵落在实处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 哨位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战斗官兵将自己的青春融入这三尺哨位用行动为青春引航为人生添彩 凌厉的眼神 充满血性的喊声官兵用汗水浸润着每
2022-12-29 16:38:00
从“闭门修车”到“放眼战场”:战术素养,保障分队的必修课
...将计就计,通过‘信息欺诈’假传命令。前送分队不了解战场态势,没有使用识别暗令对新指令进行甄别,按照对手指令行动必然自投罗网……”导调人员的一番话,让昝仁杰恍然大悟。昝仁杰复盘
2023-04-20 21:13:00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胡绪清为什么被称为“中原猛虎”?
...以优秀的成绩结业后,又先后获得了晋升,一直被提拔到团政委。1997年,戎马半生的胡绪清因为年纪大了,主动申请转业。获得部队批准后,他被安置到了重庆市国土资源房管局担任副局长职
2023-08-07 19:11:00
...夜餐’有些过期了,为啥还放在那里?”前不久,陆军某团政委在夜间查铺查哨时,发现某连哨位储存的面包有的已经过期,于是走进连部询问情况。面对政委的质疑,刚休假归队的连队指导员牛雄
2024-02-26 05: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