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多厉害?竟然被外国人称作神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8 12:55:00 来源:戏说三国

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多厉害?竟然被外国人称作神话

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多厉害?竟然被外国人称作神话

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多厉害?竟然被外国人称作神话

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多厉害?竟然被外国人称作神话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清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亲率2.5万兵将,风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

康熙元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圣神领土台湾。

很多人知道郑成功是个民族英雄,有着英勇的战绩,但应该很少人知道,其实他还是中日混血儿。七岁前,郑成功一直生活在日本长崎县平户市,并且被称为“日本出生的亚洲英雄”。

台湾在台的公学校曾教学童唱“郑成功之歌”。台南的延平郡王祠被改为日式的“开山神社”,并整修为神社样式,但其福州式建筑格局大致保留。战后国民政府再改为延平郡王祠,并将原福州式建筑全部拆除,改建为中国北方式宫殿式建筑并于入口牌楼加设国民党徽,以示为中国正统政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8 14:13: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乾隆帝是如何奠定我国版图规模的?他到底有何厉害之处?
...25艘。当然了,康熙帝的这个海禁措施,主要针对的是,郑成功家族的抗清势力,而不是外国人。因而,等康熙帝统一宝岛后,海禁措施,就慢慢放宽了些,开放了广州、漳州、宁波、云台这些港
2022-12-22 20:43:00
都说明朝比清朝好,是真的吗?看看是外国怎么说的?
...朝交钱了事。还有明朝灭亡后,面对荷兰殖民者的入侵,郑成功率领的明军依然将荷兰殖民者赶出了台湾。明朝军事实力之强不容置疑。说完了明朝这么多,最后再来说说清朝,鸦片战争及其以后的
2022-12-22 18:31:00
明明是中国人,却被误认为外国人的5位明星
...长相,傅隽也被邀请到很多剧中扮演老外,比如《大英雄郑成功》中的“描南实丁”一角、《大汉天子3》中的“ 乌满都”一角等等。这些剧一经播出,傅隽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他不仅没有因为“
2024-10-11 10:48:00
明清航海本可傲视全球,为何中断了
...—海禁政策。 清朝初年,很多汉人不甘于做亡国奴,以郑成功为主的很多大明旧臣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根据地就是台湾。所以,清初,顺治帝就曾下“迁海令”下令沿海居民内迁30里,“禁
2024-04-16 19:14:00
清朝时期倭寇去哪里了
...应即处以死罪。这也是倭寇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再来,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我们先来看看明朝倭寇的聚集地——当时倭寇大多是从日本渡海来到台湾,以台湾为根据地对东南沿海
2023-05-17 19:52:00
盘点大明朝的那些奇闻异事
...,永历五年朱慈煊被封为太子,也是第一个基督徒太子。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弟弟叫田川七左卫门说起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那绝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这位功勋卓著的爱国将领,
2024-05-07 21:12:00
“洋悟空”扛着金箍棒打卡山西古建:想把中国更多宝藏介绍给全世界
...文翻译,然后发布到国外社交平台。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外国人跟我一样,来到这个地方,感受中国古建的宏伟。”意大利小伙是个“中国通”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阿雷在中国生活工作多年,说着一
2024-09-14 17:31:00
《黑神话:悟空》火爆出圈 中国驻美大使呼吁外国人开启东游行
9月2日消息,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近日公开表示,随着《黑神话:悟空》火爆出圈,还是希望越来越国外人开启东游行,从而消除一些自己认知上的偏差。《西游记》是400多年前中国明代的神话小说
2024-09-02 16:06:00
西汉皇帝哪个最厉害?不是刘邦和刘彻,而是他
...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其实老百姓是多么想跟外国人做生意的,千方百计想跟外面做生意,但是如何绕开官府设立的管理机构跟外国做生意,那就是死罪!儒家系统,跟商业是天然的仇敌
2023-01-22 23: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