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一些年轻人开始离开传统意义上“光鲜亮丽”的工作岗位,选择回村种地,一头扎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5月7日《新周刊》)
年轻人辞职不难理解,但为什么选择种地?
有人归因于工作。网友调侃:“为什么中国人一失意就想要回家种田?因为香蕉不会半夜十一点打电话给你说它明天想结石榴……”焦虑、高压等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让一些人对快节奏城市生活产生倦怠,对宁静致远的乡村生活萌生向往。有人归因于传统。很多人认同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的观点,中国人喜欢种地,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有“归田思想”,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正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洪应明晚栖禅寂,有了《菜根谭》的百世流芳。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种地象征了一种有格调的雅痞生活,是实现个人意志的绝佳选项。
有趣的是,不论哪种归因,都没有跳出一个逻辑:种地于年轻人是一项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事实上,在不少返乡年轻人的视角里,土地意味着机遇。比如,有人放弃央企铁饭碗回乡种桃,带动了当地振兴;有人返乡种田,成为当地“种粮大户”。农业不再是高投入低回收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与创新的领域。而年轻人返乡拥抱土地,带回技术、信息和新理念,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种地”冲上热搜,这其实是一种信号,反映了年轻人观念的转变。顺应这种趋势,加大政策、资金、平台等支持和保障,相信“年轻人+土地”能迸发更大的能量。 (庹亚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