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维维
7月31日,记者来到福泉市陆坪镇甘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一眼望去大豆玉米两种作物有序间隔种植,一高一低相得益彰。飞防技术人员将无人机飞上庄稼地上空,精准沿着大豆玉米地来回穿梭,喷洒下的农药液雨雾均匀洒落在大豆玉米地里,整个过程快捷高效。
“无人机飞防作业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是人工作业效率的数倍。另外,我们大豆玉米播种机较为先进,通过北斗定位达到规范化种植及产量单产提升。全程机械化,每亩玉米种植密度可达3500株以上,每亩大豆种植密度1.2万株到1.3万株左右。”福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万江红说。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有了机械化“助手”。该示范点总面积5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300亩、辐射带动面积200亩,采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合作社+全程机械化”模式打造。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提升土地宜机化水平,后引进福泉市江君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在种植管理过程中,我们从药剂拌种,到机耕、机械化直播,再到无人机飞防及后期机收,实现全程机械化。该示范点预计实现亩产玉米500公斤以上、大豆85公斤以上,总产值达109万元,同时亩均成本降低300元。”万江红说。
看完福泉市陆坪镇全程机械化助力一地双收后,记者又前往黔南州农科院贵定盘江基地,溯源一粒种子的“前世今生”。
位于贵定县盘江镇狮扑村的黔南州农科院粮油作物科研试验基地,基地上的试验田“奇形怪状”,有的试验田中间留一块空地、两旁规律地稀植秧苗,有的旱地水田交替种植,有的试验田水稻颜色各异……通过标准量化并进行不同条件的杂交试种观察后,最终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插标牌的这一片,是我们农科院收集的种质资源,我们总共收集8000多份,有2000多份今年必须要进行重新种植保持活力。这几天,我们自育水稻品种‘德优281’刚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株叶型较好、茎秆较坚韧、剑叶挺直、分蘖力较强等生长性状。”黔南州农科院粮油所所长、高级农艺师毛木亮说。
做强种子“芯片”,保障粮食安全。多年来,黔南州农科院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有20余个,其中,贵州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交稻品种“汕优窄八”为黔南州农科院自主选育,选育的“黔南优2058”是贵州省第一个被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2007年审定的优质杂交籼稻“香早优2017”,2010年至今一直作为贵州省早熟水稻区试对照品种。黔南州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已在千万亩以上,其中香早优2017推广面积600万亩以上。
科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同时,黔南也让粮油加工企业大有可为。
走进位于长顺县威远工业园区的贵州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新厂,新投产的年产能3万吨菜籽油物理压榨生产线及6条全自动生产灌装线轰鸣不断,自动化的操作,让工作效率有了质的提升,预计年产值将达6亿元。
该生产线是目前贵州省物理压榨生产规模最大的全自动化、智能化、规范化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及粮油储备与配送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新建浓香压榨二级菜籽油和脱皮冷榨菜籽油生产线产品将为“熊八妹”系列产品打造成贵州特色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以中裕华农、佳穗、金晨、十里香、熊八妹等为代表的黔南粮油加工企业,在省内拥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占有一定市场销售份额。
粮油产业质量高,端牢饭碗底气足。黔南全州上下聚焦“双保”任务目标,把粮食作为主导产业来打造,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压实“党政同责”责任,落实各级领导领办单产提升示范田1018个、面积56万亩,发动全州2000余名农技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服务。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旱情,始终坚持把守好粮食安全底线作为政治任务,成立抓抗旱保生产促增收工作专班,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专职抓抗旱工作,春耕夏种工作有序推进。截至6月25日,全州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04.53万亩,占计划数的100.04%。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