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扎根,是最深情的告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8 07: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

扎根,是最深情的告白

本报记者 郗海琴“我死后要葬在李家塔。”张帼英笑着说。

张帼英,90岁,浙江余姚人,1955年随丈夫来铜川支援煤矿建设,那时铜川还没建市。60多年过去了,余姚成了她回不去的故乡,铜川成了她难以割舍的故土。60多年来,她深深扎根在铜川这座西北小城,奉献了青春和热情,也见证了铜川的发展。

扎根

张帼英生在江南水乡,长在余姚城里,说一口吴侬软语,有着江南女子的婉约和细腻。那年,20岁出头的张帼英满怀建设大西北的热情,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来到了铜川,谁知在他乡生活并不容易。

初到铜川,张帼英被分配到一所小学当老师。但是,一口吴侬软语让她在工作上碰了壁。“我听不懂学生说什么,学生也听不懂我说的话,没办法沟通。”张帼英遗憾地说,那时她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后来,她被调到供销社当售货员。工作上不顺利,生活上更是有很多不习惯。

“在余姚一般都吃米饭,到了铜川天天吃面,住的是窑洞,肉倒是不缺,但是没有鱼。”

生活习惯的骤然改变,让张帼英很难适应。几个月后,她请了假,一个人回到了家乡余姚。“很不习惯,就想回家去歇歇,回家后终于吃上了鱼和米饭,感觉又活了过来。”在余姚的那段时间张帼英的心情十分复杂。有亲人陪伴的日子很开心,但她思念丈夫,又挂心着工作。在这种思绪的影响下,没多长时间她又毅然返回了铜川。

1955年底,张帼英的大女儿出生了,没几年儿子也出生了,双职工夫妻的日子过得手忙脚乱。“邻居们特别好,我们上班,就把孩子托付给邻居照顾。有一次我因为工作连续一个月没回家,孩子吃喝拉撒都在邻居家,我也特别放心。”提起印台区王石凹街道李家塔的邻居,张帼英满是感激。

融入

“刚来的时候,铜川市里的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必须穿长雨靴,走路时脚都拔不出来。现在的文化宫那块还是麦田、西瓜地。”张帼英告诉记者,那时的生活也很艰难。

供销社的售货员,在当时人的眼中可是个好职业。“买布需要布票,一尺白布要2毛9分钱,家家都缺布。一匹布处理完剩下的瑕疵布、布头,不要布票,十分抢手。”张帼英是卖布的售货员,每回有瑕疵布,她总是偷偷告诉邻居们赶紧来买。“谁家困难,谁家穷我就给他们多留点。”因此,张帼英在李家塔的人缘特别好。

除了卖布,张帼英还参与了不少铜川建设大事。漆水河是铜川的母亲河,但曾经也是一条“大雨洪成灾,天旱河断流”的河。1973年,响应号召,各单位都义务去修河堤,李家塔煤矿去了七八个人,张帼英就是其中的一员。

“那时候,大家都争着报名,只有工作表现好的人才能被选上。我们修的是从五一路到三里洞这段河堤,当时自己带被子,合伙做饭,每天在河道搬石头、拌水泥,从来没人喊苦喊累,结束后还发了个杯子,可惜搬家的时候弄丢了。”张帼英遗憾地说。

“我和老头是半个铜川人,儿女、孙子都从小在铜川长大,他们是地地道道的铜川人。我看着铜川越来越好,尤其这几年变化更大。”如今的张帼英说话有点吴音,又有点陕味,很是特别。

归处

20世纪90年代初,张帼英和老伴已经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儿女们都在铜川上班,每天就做做饭,去人民公园转转,我们还回过几次浙江,到那边天天吃米饭,反而不习惯了。”张帼英笑着说,如今的她就爱吃些软软的旗花面。

几年前,张帼英的老伴因病卧床,年近90的她感觉照顾老伴有些吃力,便主动提出要住养老院。儿女们当然不同意,但张帼英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要忙,他们生活上、饮食上和我们也不一样,容易产生矛盾,伤了感情,再说我和老头都有退休金,住养老院也挺好的。”经过多次考察,最终二人入住了王益区火车站附近的乐龄养老院。去年老伴去世,家中晚辈又提出让张帼英回家去养老。但她不同意。因为,儿子儿媳去云南给孙子带孩子,女儿去世后,外孙一家已经定居青岛。跟孩子们一起生活,就意味着要离开铜川。

“我每个月有4000多块的退休金,铜川有熟人,地方也熟,像我这年龄,离开了要回来就不容易了。”张帼英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她在养老院的生活也确实过得不错。

在养老院院长崔秋玲的眼中张帼英可是个时髦的老太太。“90岁了还能使用智能手机,生活非常自律,也是养老院的义务监督员,平时经常给我们提一些养老院管理方面的意见。”

走进张帼英的房间,桌子上放着快递盒、红色笔记本。快递是张帼英自己网购的降血脂的药。“我一般在网上买些药和衣服。”张帼英说。翻开红色的笔记本,刚劲的字体一点也不像90岁老人写的。“我早上六点多起床,跟着网上的视频做做操,锻炼锻炼身体。吃过早餐后,看看报纸和手机,摘抄一些养生知识,没事的时候会翻着看看。”

今年年初,外孙来西安出差顺道来探望外婆时又提出让她去青岛,张帼英的回答依然是:“我哪里也不去,在这里生活很舒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波折迷离、爱恨情仇!湖人的一场交易引发的狗血剧情
...们想通过交易的方式得到中锋肯定是行不通了,然后就是养老院大将伍德紧急宣言:“I will be back soon
2025-02-13 10:01:00
相知相守大半辈子 老人重温爱情时光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老人共度浪漫时光(养老院 供图)本报讯 (记者柯丽娟)浪漫至死不渝,老年人也需要有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方式。近日,南安市龙人伍心家园福利养老院为院区老人订制“爱—
2023-02-23 09:15:00
...过。27年来,她为脑瘫儿童、留守儿童捐款,为新区福利养老院捐款,为河南水灾捐款……队员们都知道,这些年她和老伴省吃俭用,退休金大部分都让她用来干公益了。成为光“汶静,你这人热
2023-12-03 08:08:00
...菜市场买菜还要提着爬到4楼。尽管如此,他从没想过去养老院。“居家养老作为符合当前老年人养老习惯的一种模式,在民勤县街道、社区普遍存在。”民勤县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王新瑜说,该县
2023-06-22 10:23:00
有温度服务是新华人最长情告白……
...广泛动员队伍,通过组织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商业区、进养老院、进农村等活动,将教育宣传常态化,向老年人持续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金融素养。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华保险将继续
2023-10-26 15:51:00
余姚市文化年味“彩墨华章郑登桥玄道国画展”火热启动”
...品的宝贵补充,更是郑登桥先生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份深情厚谊。它象征着艺术与历史的交融,让古老的城市因艺术的滋养而更加生机勃勃,也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国画的魅力,激发对传统
2025-01-17 15:03:00
提供普惠式服务  打造“大养老”格局
...运动,咱得做百岁明星啊!”10月20日,在汤阴县韩庄镇李家湾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医护人员为80岁村民苗树堂检查身体后悉心叮嘱。为让全村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李家湾村投资16余万
2023-10-25 08:03:00
《上错花轿嫁对郎》哑妹齐燕笙:无声的守护,深情的告白
...默不仅仅是一种自我保护,更是一种无声的守护和深情的告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齐燕笙目睹了表哥柯世昭派人放毒蛇咬死了二少爷。她的母亲担心柯世昭会对齐燕笙下手,于是逼迫她继续装病
2023-12-03 22:49:00
湖南城建职院:万人国旗观礼 深情告白祖国
...自:人民网-湖南频道湖南城建职院:万人国旗观礼 深情告白祖国。学校供图9月30日,湖南城建职院在高新校区、新湖校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国旗观礼仪式。当日是
2024-10-02 23: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